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四章 (第2/2页)
后退去。 手使用方天画戟那人却闷哼一声,硬生生的挡了赵云一枪,向后退了一步,才要向前攻去时,自己同伴的那把三尖两刃刀居然被赵云的银枪挑了过来,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暗器向这人袭来。 这人身形下沉,大喝一声,用手中方天画戟又硬挡了一下。 岂知这一下比赵云的第一枪还要力量惊人,气血方腾下,又退了两步,赵云的银枪一闪,向这人的额头袭来。 已经放开三尖两刃刀的那人本来想要抽出短兵器抢前帮忙,谁知道自己的身前莫名其妙涌来的一股大力,令他行动不得。 前面的文聘此时因为赵云幻化出来的光点已经散去,所以自然可以看得清楚赵云银枪的走势。 文聘心知手使方天画戟的那人危在旦夕的,舍命向赵云攻来。 赵云一枪点在了方天画戟上,震得那人再次颓然后退七步,然后跌坐在地,口喷鲜血。 赵云的银枪一摆,恰到好处地挡住了文聘的银枪。 文聘被震得双臂发麻。 银枪上光点再次闪起。 文聘在惊涛骇浪的枪法里左右躲闪,铁枪来回封挡。 电光火石,血光迸起。 赵云和文聘擦肩而过。 文聘的战马颓然倒地,文聘却一跃而起。 肩膀、大腿、面颊,一共留下了三处伤痕。 虎口爆裂,鲜血长流。 这时,那个手使三尖两刃刀的人才能行动。望着正在策马狂奔的赵云,这人双手伸至腰后,抽出两把钢叉,用尽全力,向赵云的背后撇去。 转眼间,一连向赵云的身后撇了十二支钢叉。 赵云的后背和跨下的战马均在攻击的范围内。 赵云连头都未回,手中银枪一闪,钢叉纷纷被跳落。 更有一支钢叉被赵云神乎其技地击了回来,直接向撇钢叉那人飞去,直接插到了那人的头盔处。 那人连躲都为躲开,吓得面色苍白,一下子坐在了地上。 “今天留你等三人性命日后再来取” 赵云扬长而去。 文聘深吸了一口气对手使方天画戟之人道:“鲍隆,你没事吧” 鲍隆才回过气来,苦笑道:“以我射杀双虎的力量仍不是太史慈的对手,此人不愧是青州战神。” 另一人更是惊骇莫名道:“这太史慈竟然可以连头都不回,连挑我陈应十二根钢叉当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文聘深吸一口气道:“我们不管那么多了,赶快向主上报告,太史慈非我等所能拦得住的,唯有黄忠可以挡住此人” 荆州的将领们终于深切地体会到了青州战神太史慈的勇武,虽然这太史慈乃是赵云假扮的。 而此时,天下大事正在风云变幻中。 仅仅几天的时间,在郭嘉等人的蓄意挑拨下,下邳的豪强地主阙宣称帝,就以下邳为自己的都城。 阙宣此举一出,天下哗然。 尤其是在郭嘉等人的刻意宣传下,一直依靠阙宣来稳定地方的陶谦更成了阙宣的背后主使人。对于原本就焦头烂额的陶谦来说,这无疑等于雪上加霜。 青州地大儒管宁等人立刻编写檄文,开始声讨阙宣,其言语中更是隐隐带出来了对陶谦的不满。 在青州强大的舆论攻势下,陶谦惶惶不可终日,结果一病不起,州郡的事务交给自己的手下打理。 在此契机下,青州第一军师郭嘉正式任命虞翻为将,带领五千青州骑兵,开始自徐州的北面向徐州攻来来。同时调动早已经集结在徐州边境的臧霸大军,由化县、莱芜、平阳三郡攻入徐州。 不过关于郭嘉的军事调动,青州内部的意见并不统一,管宁的人只要调动臧霸大军就可,实在没有必要派虞翻自北面进攻徐州。因为郭嘉打的旗号是讨伐阙宣,攻击下邳只需调动臧霸大军就可以了。 但是青州改制后,每个部门分工不同,对于郭嘉这位青州第一军师的军事调令,管宁等人是无可奈何的。 这种现象自然瞒不过那些有心人。 袁绍的谋士郭图越发的认定郭嘉此时已经是怀有异心了,王允之所以那么肯定太史慈不在青州,也是郭嘉暗示的结果,郭嘉就是想要置太史慈于死地。 至少从表面上看去的确是如此。 郭图和袁绍欢喜得连夜谋划大事,兴奋得根本睡不着觉。 而大白天争得面红耳赤的管宁和郭嘉等人此时却在被窝里暗暗好笑。 不几日,臧霸便传来了捷报,下邳的阙宣根本就是不堪一击,面对臧霸大军,这个阙宣居然放弃坚守城池,主动出城邀战,被臧霸手下大将尹礼上前一矛刺于马下,死于非命。 阙宣的手下本就是乌合之众,一见阙宣死于非命,登时作鸟兽散。 臧霸大军顺利进入下邳城。 阙宣已死,郭嘉却并未放弃对徐州的进攻,他令臧霸坚守城池,虞翻大军继续南下,屯兵琅琊即丘。 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臧霸大军的孙观部和孙康部在进入到东海郡和彭城郡的时候遭受到了抵抗,孙观和孙康现在仍然滞留在两郡中,唯有臧霸军穿过两郡,直接进攻下邳。 徐州方面见郭嘉在取得胜利后依然不依不饶,仍然不肯退兵,不由得大急,派出人来询问青州方面何时退兵。 郭嘉的答复是何时陶谦为东海郡和彭城郡对青州郡的阻碍行动作出一个解释,青州军就何时撤退。 陶谦万般无奈下,唯有求救于豫州袁术,希望他能够救援徐州,但是这可能么 袁术此时正在积极筹备称帝事宜,现在陶谦向自己求救立时引起了袁术的兴趣,他认为陶谦的行为正好可以说明他自己就是真命天子。故此痛快地答应了陶谦的请求。 随后,袁术派出秘使到兖州去见张燕。果然如郭嘉所料,袁术策动张燕造反,并且许诺事成之后封张燕为兖州刺史。张燕假意大喜,又故意和袁术讨价还价,令袁术以为张燕真心反叛。于是更加积极的准备起了一切。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