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五十四章 大桓救世谕(求月票) (第1/2页)
; “此处南方,便是堪比王城的谅山巨城,还有毗邻不足万里的凭祥巨城。我方当前之际,便是先拿下两座巨城,以之为基地、为跳板,尽快打造大型传送阵,做为传送援军、物资等枢纽站!” 没有解释自己会用什么方法突袭,剑殇霸道定下了战略方向。 听剑殇所说,诸将也知多说无益,鲜血需要鲜血来偿还,生命需要生命来祭奠。 .. 王贲暗叹了声,掏出一卷布帛,双手高捧奉上说道: “太尉大人早料陛下不会改变主意,特留下《大桓救世谕》一书,请陛下定夺!” 绝武侯韩信虽然没参与此次南征之举,却是桓国太尉,职责上统帅桓国所有军马,总领军事全局,所以也有权力和义务参与桓国任何战局。 “《大桓救世谕》?!!” 剑殇疑惑接过,展开…… “华夏源远流长,文化璀璨,地大物博,人各有业,乃世人公认之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然,越军暴戾如兽,冷血如蛇,凶残如狼。 枉顾苍生掀起圣战,撩起民族之争,一月攻城四十余座,屠戮人口过亿,九成九皆为无辜平民,实乃天怒人怨,万恶不赦之举,世人唾弃。.. 苍天有眼,仁者为王。 雒龙王无道,终为桓王亲出斩杀,此乃大快人心之举,民心所向,天意所指。 大桓秉运而生,虽为新立,却是邦定国安,民安业稳。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今大桓听闻越国痼疾,秉上天有好生之德,王者有仁民济世之心。整军南下除垢,救越民于水火,展苍天之仁道。 亦因平民枉死越军之手,农业迟滞,矿脉荒芜,急需人手维持,望越民扪心自荐,各展所长为业。 然,腐烂之rou。需冷厉之锋,古今之变革,皆需鲜血与生命洗礼。 孤,桓王剑殇,甘负尸山血海之骂名、罪恶,纠正越国兽xing,匡扶越民苦难,恢复朗朗乾坤。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大桓敕令,阻天之仁道者。苍天唾弃。 凶残暴戾者,杀! 兽xing难改者,杀! jiānyin掳掠者,杀! 冥顽不明者,杀! 负隅顽抗者,杀! 聚众非议者。杀! 滋扰救世者,杀! …… 救世之无奈七杀,乃上顺天意,下应民心。 浴火凤凰舞霓裳,铁血丹心破苍茫。 不忍苍生尽悲伤。我以我血述衷肠。 ……” “……” 看完之后,剑殇不由得一阵咧嘴牙疼,没想到韩信竟然还有如此心机文笔。 更歹毒的是,文中明明是想把越民变成矿奴、农奴,用来填充桓国人口不足,百业迟滞的局势,却说得冠冕堂皇,而且把罪责归咎到入侵的越军身上,说得体恤苍生,一片仁心。 明明是怀着灭国之心入侵的侵略军,硬生生被太尉韩信说成是震古烁今的救世之举,而且丝毫不提任何“复仇”字眼…… 所谓“救世之无奈七杀”,几乎一网打尽,只要想杀的人,总能在其中找到一条理由! 以前怎么不知道韩信竟然如此yin险无耻?! 不得不承认的是,韩信也知道无法阻止桓王的怒火复仇,所以曲线“救人”,把越民贬为农奴、矿奴,好死不如赖活嘛。 “陛下!凡事争不过个理字,战争不外乎个名字。所谓师出有名,救世总比侵略、复仇好些……” 看剑殇眼神古怪看着布帛,王贲低声提醒道。 剑殇扬了扬手中布帛,嘴角微微抽搐问道:“太尉的意思是……状宣越国,公告天下?!” 顶着剑殇的犀利眼神和浓溢威压,王贲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因为此事王贲也有参与,也知道以陛下的xing格,反感戴着大义的帽子,行龌龊之事…… “既然是大家的意思,孤并非一意孤行的固执之人,那就这样吧!” 剑殇卷起布帛,递给身旁禁卫淡淡说道。顿了下,语气平静缓缓说道: “人,照杀;财,照抢;城,照屠。救世谕……照发!” 在场诸将齐齐神情一僵…… 忽然发现,其实陛下,也是……挺虚伪! 嗯,也挺minzhu!如陛下所说,他不是一意孤行的固执之人! …… 第二天。 四千万桓军正式开拨,漫山遍野南下,一路浩浩荡荡,声势惊人。 行走百里左右后,桓国大军便分为两路: 一路由通武侯蒙恬、战天侯王贲、金虎侯高龔、武罗侯李同四侯率领,直袭凭祥巨城。 一路则由桓王剑殇亲率,战龙侯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