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993章 帝国动乱的开始 (第1/1页)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事情是说不清楚的。 正是因为说不清楚,所以才会有各种各样的争端。 如今这种争端已经蔓延到了整个朝廷。 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让人蒙蔽了双眼。 他们在自己的领域中已经超越了太多太多的人,所以现在开始弄自己人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自然是很高兴的。 虽然他之前也希望手下人能够团结起来。 但是作为帝王,他还是要多考虑一些。 有些事情离开了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没有支撑的。 皇帝和方中愈心里都很清楚,接下来的事情,不会太简单,但也不会太难。 毕竟,这么久了,想要完全从皇帝手中和方中愈的谋划中逃出去,那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这也是建文皇帝朱允文的底气所在。 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讲。 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不需要让更多的人知晓。 大臣们的态度,使他们在表现出来的。 至于是不是真的。 这一点,谁也说不清楚。 就算是,掌控了那些大臣们的起居的锦衣卫都无法判断。 毕竟,不管怎么说,这些人都是其中之一。 兵部尚书齐泰,在听到登闻鼓的响声之后,叹息了一声。 谭翼也听见了大人的叹息。 虽然大人有不少的事情没有和他说过。 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自己的判断。 这些年来,除了康石,兵部的其他人根本没有想过要和他争锋。 所以呢,那些人都有各自的负责方面。 齐泰如今也看出来了,以后,兵部还是会交到这两个人的手中。 他们,一个是新生势力的代表,一个是老旧势力的不代表。 当然,并不是说,谭翼就是固执的。 毕竟,如果他是固执的。 现在的他根本就没有资格站在这里。 方中愈当年的清洗,早就落到他身上了。 别人或许不清楚。 兵部尚书齐泰客户知道的,那就是这些人在最简单的时候,获得了副作用的认可。 所以当初兵部进行调整的时候才可以留下来。 否则的话,早早地就打发到外地去了。 这件事情很多人都是知道的。 这些人都不是傻子。 后期也能看出来一点。 当然,从此之后,这些人也非常的清楚,有些事还是要谨慎一些,不然的话,带来的肯定是麻烦。 “大人,怎么了?您为什么叹息?” 谭翼看向了兵部尚书齐泰。 兵部尚书齐泰看了看他,有些担忧,“多事之秋啊,之前以为会结束的,毕竟之前派遣了调查组前往了山东曲阜。 可是现在看来似乎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登闻鼓又响了。” “大人,登闻鼓响了很正常啊。 朝廷设立登闻鼓,就是为了给那些有冤屈的人一条可以伸冤的道路。 如今有人敲响登闻鼓,这说明,有人伸冤啊。” 兵部尚书齐泰看着谭翼,果然,大家现在看问题越来越简单了。 当朝廷的行政命令开始占据主导之后。 官员们已经习惯了花时间去做事。 没有向以前一样,去琢磨了。 兵部尚书齐泰不是说赞成大臣么都去瞎捉摸。 但是至少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可是,年纪越大,官龄越长,似乎不再有当年的那种气魄了。 “谭翼啊,如果实在平常,这些事本就没什么,可是在这个时候,登闻鼓又响了,那就不是一件小事了。 接下来看来又有一场大的祸事发生了。” 齐泰有些心惊胆战。 之前方中愈和他商量的时候,曾经提到,要用议事长这个职位换他的支持。 那个时候的他,也是没有经受住诱惑。 看这个样子,现在问题来了。 谭翼听了这一番话。 再加上,大人如此严肃的表情。 他也明白啦,事情大发了。 “大人是说,这一次的登闻鼓响了,还是因为孔家的事情?” 谭翼不敢相信,毕竟,之前可以说是意外。 但是现在这些人又有些不太好的想法。 “八九不离十啊。 就是不知道这一次又是谁冒出来了?” 兵部尚书齐泰很是担心。 自己这一次算是玩了火。 演示真的出了什么事情的话,最倒霉的就是他们了。 在这种角度上来看,他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大人,虽然属下也是读圣贤书的,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朝廷这些年的考试制度,已经远远地超越了恩科考试。 所以儒家的衰落是必然的。 朝廷虽然没有想过完全废除儒家文学,但是学子们会根据他们的想法自己来判断。 如今,朝廷的各个部门招人,还有派遣外驻的官员,更多的是从各部属学院招人,也就是会说,他们更多的人,是会从这里面出来的。 他们到底还有多少儒家文学的底子,现在可就说不清楚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现在得到的可是因为方伯爷,想要让他们继续支持儒家文学占据朝廷,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啊。” 这是谭翼的想法。 也是众多和他一样的人的想法。 事情变得不再那么扑朔迷离。 兵部尚书齐泰看着自己手下的这意味兵部郎中。 也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有道理。 正是因为有了像你一样的的人,现在大明帝国的文坛和思想领域才会出现这么大的碰撞啊。 “既然如此,你是认为孔家的覆灭是一定的了。” 兵部尚书齐泰也张嘴问了一句。 也算是考教的意思。 谭翼又仔细地思索了一番。 算是想了想把。 当然以前肯定也想过。 只不过没有像今天那样,把自己的话说出来罢了。 “是的。” 思索片刻,谭翼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这不是一个选择题,自然也不需要,他去做选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