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太子来断葫芦案(上)(新书求收藏,求票票,感谢)  (第1/1页)
    乾元殿前,太子殿下和姚逵,欢欢乐乐的一同来上朝。    路上,正碰上同样高兴的武三思。    武老贼眯着眼睛,瞄了他们一眼,心道,小子,你们就乐吧,都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等我收拾了这帮老顽固,再来收拾你们!    李俊和姚逵二人相视一笑,不置一词,老贼,鹿死谁手,还不一定,走着瞧吧。    几人按照固定排位,依次站好。    糊涂蛋皇帝李显,见久未露面的儿子上朝了,想到他在马球场上受伤的传闻,礼貌性的问了一句:“俊儿啊,腿伤好些了吗?”    李俊报以灿烂的微笑,连道:“都好了,多谢父皇挂念!”    李显俯视一圈,装模作样的坚持了一会,立刻想到了自己的标准台词,他清了清喉咙,开始准备:“众位爱卿,无事……”    这时,武三思抽出状子,大声宣布:“陛下,微臣要参劾侍中桓彦范!”    满殿哗然,大臣们议论纷纷。    李显心道:怎么着,现在是一个两个的都合起伙来,就是不想让我回去歇着是不是!    “德静郡王你过分了,桓侍中一把年纪,巡省州县,辛辛苦苦的,你还要参劾他?”    “桓侍中一生清白,能有什么问题!”    “桓侍中问题再大,也大不过郡王你啊,你也真好意思!”    李俊心想,嚯,让我看看这是哪个大臣,竟然敢公然辱骂武三思,不怕他给发快死金牌啊!    他定睛一看,原来是大理寺少卿,卢静章。    不错,不错,勇气可嘉,这人以后可以栽培栽培。    武三思现在一心挂在扳倒桓彦范这件大事上,根本没工夫理会他们的闲言碎语。    李显把乡民们的状子拿在手里,也没用心看,只眯缝着眼,听武三思唱诵。    “侍中桓彦范,贪墨赈济款,黄金一箱,邺城百姓民情激愤,状告桓氏,请陛下圣裁!”    听了他的诉说,李显再看看,乡民的状子,写的清楚,红手印,户部官员的核验,样样俱全。    这个问题可就难办了。    在他心里盘桓已久的那个念头,又渐渐显现。    千盼万盼,难道真的盼到了把这些老头子打包轰回家的时刻了吗!    他强行按捺一下,淡淡道:“桓侍中一向中正,怎么会有贪墨之行径,这状子是不是有假?”    武三思等的就是这一句,他立刻禀道:“陛下,桓侍中多年勤勉,微臣也看在眼里,只是,这次不仅有灾民的状告,微臣还得到消息,桓彦范已经将赈济款运回洛阳府中了。”    “竟有此事?”    “正是。兵部尚书宗楚客也可证明此事。”    李显状似吃惊,可李俊却从他的表情中,读出了一丝不一样的味道。    总觉得这个糊涂蛋老爹竟然有几分欣喜。    果然和他料想的一样,李显早就想除掉几个老臣,只是苦于没有借口罢了。    武三思积极送上材料,李显当然高兴了。    李俊捅了捅身边的姚逵,让他睁大了眼睛看清楚,闹剧就要开始了。    这时,一向狂妄无比的武三思,却站在大殿上,不吭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