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6章 诬陷?存疑? (第4/4页)
得那些事情,他其实小时候就知道了。 他被家人抱出去送给故交时,父亲在他的衣包里塞了一封信,大致写了薛家改拥藩王为帝的原因,其实从内心里,他觉得家里人有些迂腐,明明已经有了从龙之功,只要当做不知道这件事,恐怕薛家的声望日后便会到无人能及的地步。 但长大之后,他便知道,如果父兄和祖辈是这样投机之人,那薛家就不会是这个清流的薛家,也不会是这个让世人敬重的薛家。 他改变不了什么,他不过是一个“遗孤”。 他走到这里,其实也还怀着几分探究真相的意思,他想知道薛家满门的坚持,是不是一种无畏的庸人自扰,还是坚持的真有价值。 可现在离真相已经一步之遥了,他却又不愿意再探寻什么真相了。 这个国家千疮百孔,皇帝**支撑到现在,已经算是不容易。坐在那个位子上的,到底是姓刘还是姓萧,其实对百姓来说毫无不同。 虽然施展抱负的时机看起来还遥遥无期,可薛棣希望自己登上的舞台,不是一片破烂不堪的废墟。 薛棣站在紫宸殿的角落里,一站就是一个多时辰。由于他的手腕和肩部都疲劳成疾,在他被皇帝赶出来后,也没有人特意去召他做些什么。 然而没过一会儿,薛棣看到紫宸殿走出了一个内侍,其人眼神阴骘,表情冷肃,正是皇帝身边的心腹,专门负责传达一些见不得人的命令。 薛棣心中一个咯噔,心跳的无比迅速,一种强烈的危机感迫使着他小心翼翼地尾随着这个心腹,看着他去见了一支金甲卫的首领,而后领着这群金甲卫…… 等等? 这群金甲卫是去冷宫? “坏了!” 薛棣一跺脚,掉头就往紫宸殿的小书房里跑。 大部分时候,刘凌都在那里替皇帝分类公文,分发内城各衙门。 此时刘凌眼睛酸涩,正在不停地搓揉,见到薛棣像是见了鬼一样扑进书房,倒被他吓的站了起来。 “怎么了?是父皇身体不适吗?” 刘凌道。 “不是!殿下,快去冷宫!陛下派了一支人马去冷宫了!” 他把刘凌拉出门外,向着冷宫的方向一推! “快去救人!” *** 太常寺。 “你说的话,可有证据?” 太常寺卿寒着脸,眼神肃然地问着面前的陈太医。 陈太医捧出那本《仙家药集》,翻到《八物方》那一页,送呈太常寺卿看。 “这本书曾经被李明东借阅过,借阅过之后不久,太医院里有好几位太医见他询问过别人rou芝是什么,还曾向御药局一位药官打听过云母。除此之外,李明东配药那天,下官进去过药室,药室内残留的气氛,定然是八物方的炮制方法无疑!” 太医院归太常寺管辖,医官任免文书、考核结果、医案的重审,一律都从太常寺中进出,所以一旦太医院中有用药不慎的情况,陈太医自然是向太常寺卿禀报。 至于为什么不向太医令这个名正言顺的长官禀报,一来陈太医发觉孟顺之有点由着李明东的意思,怕是李明东捏了他什么把柄,二是怕孟顺之其实也是皇帝的人,参与了此事,如果报了上去,便是“打草惊蛇”。 但凡皇帝被“蒙蔽”,直接和皇帝直谏便是自寻死路,只有借助外力,将皇帝身边的“jianian险小人”铲除,才能以畅君听。 除此之外,陈太医也有些私心。在太医院中,除了孟顺之之外,他资历最老,如果孟顺之有了什么不对,他便是当仁不让的太医令人选。但孟顺之的医术确实超出他不少,又是两朝的老人,很难自己出什么差错。 但如果他治下不严,用人不慎,太医令的官帽就要被摘掉了。 太常寺卿翻了翻那本《八物方》,被开头的功效吓了一跳。 “什么叫为升仙之人料理俗事而设?” 陈太医的脸色也不太好看:“道家之人,临死之前都有预感,很多道门的魁首甚至能推算出自己还有几天阳寿将尽。这药便是道门鬼才葛元子创出来的,可让身体极度虚弱之人如同常人,也可以让将死之人一直维持回光返照的身体,用以交代后事……” 太常寺卿手中一抖,那本医术啪嗒落地。 “什,什么?你说陛下他快要……” “不不不!”陈太医吓得连连摆手,“此药即使是普通人用也无什么大害,只是不能长期服用。依下官看,陛下只是拿这种药提神罢了。只是这样的药用的时间长了,会有极为可怕的后果。须知一个人的精气神是有限的……” 陈太医正准备以医礼的角度长篇大论,最烦躁太医院这点的太常寺卿连忙伸手打住:“好好好,你别说这么多,你的意思是,李明东给陛下长期服用这种药,对陛下有大害,是不是?” “正是如此!” 陈太医赶紧点头。 “本官明白了,你这本书留下,等明日其他同僚都来坐班了,本官再和他们商议下该如何处置那李明东。” 太常寺卿拍了拍陈太医的肩膀。 “此事你做的很好,只是这李明东恐怕是受了陛下的命令才配置此药,若让陛下知道是你举报的此事,恐怕你会有大祸。为了保护你的安全,本官暂时不能告诉别人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你也不要乱说。等那我等清君侧之后,必定会为你论功行赏!” 他露出一个“你知我知”的表情。 陈太医跑这一趟,原本就只是为了踩下李明东。得了这个保证已经是极为满意,自然是千承诺万肯定,满脸笑意地离开了太常寺。 待陈太医一走,太常寺卿从地上捡起那本医书,在手中拍了拍,若有所思。 “来人!” “在!” “去请宗正寺卿吕大人来!”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见。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