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缘起耀灵 (第1/1页)
诗云: 青闺窗前踿秋千,红梅娇俏点眉间。 珍珠撒乱白装素,泫然悲歌叹流年。 索衣何掩秋霜志,茹荼难阻凤鸣天。 朱颜绣裳朝堂笑,娟月随香入玉帘。 仁宣二十九年 二月时节虽已度岁,残雪还未化,天气十分寒冷,晨曦向耀灵城撒下金色的光芒,使得这软红香土的北芮都城,更加艳丽耀眼。 且不说这城中多少王孙贵胄,重臣权贵,但说巍峨耸立的耀灵皇宫,便是别处见不到的华美景色了。这座位于耀灵城中心的皇宫之大,怕是连历代皇帝都不能准确说出它有多少座宫殿,也没有一个人完整的走完这里的每寸土地。 各宫中的侍女内侍们,早就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日复一日的重复着辛苦又枯燥的工作,冷眼看着这座奢华宫殿的人与物,并不在意这繁华下的悲凉,更不在意其中危险的暗潮。 云台门门前的守卫刚刚换过早班,那些彻夜守护皇宫的士兵们已经精疲力尽,他们终于熬到做完这累人的差事,只想早些回到住所美美的睡上一觉。 大臣们的马车在门口短暂的停留,带着难以琢磨的微笑彼此寒暄,他们都挺直腰背,步伐矫健,不失风度的穿过长长的宣明路,前往高大威严政德殿面见君上。 皇宫之外,八街九陌,鳞次栉比,时常有装饰精美的马车穿梭其中,帷裳外的铃铛发出的清音,早已被街上来往百姓的谈笑声和忙着讨生活的市井小贩们的叫卖声淹没。 这个才苏醒的繁华城市,日复一日的上演着相似的情景。 宽敞平坦的玉安街,比别的街道更加热闹些,一个纳履踵决的女子,踉跄的穿梭在人群之中,那些仿佛看惯沧桑的耀灵城百姓,并不会为之驻足停留片刻。 只见她头发胡乱的挽着,用一支木簪插住,穿着一件破旧的粗布夹袄,因反复浆洗而看不出是何颜色,使得上面五颜六色的补丁更加刺眼。身材高大的她因那不合身的粗布裙,更显得拱肩缩背。这姑娘五官还算清秀,浓眉杏眼,透着一股英气,她双颊冻得绯红,搓着满是冻疮的双手,不停用嘴哈着气。 她本是欣州凡烟郡人,本家姓柳,家中兄弟四个,因是幺妹所以叫做四娘。她原是个猎户家的女儿,有些拳脚功夫又懂些草药医理,母亲早逝,自幼跟随父亲兄长在山中以打猎为生,虽不富裕也能温饱。 谁知家中突遭变故,父亲兄长相继去世,本有叔婶可以投靠,怎奈叔叔好赌,家中孩子又多,生活十分艰难,想要卖了她换些赌资,好在婶婶心善,偷偷给了她些钱让她逃了出来。 她沿途做些粗活苦工,稀里糊涂的便到了耀灵,如今已经三日水米未粘牙,身上又没有分文,想着是要命丧于此,不由得思念起家中已故的亲人来,心中一阵悲凉间,脚步不稳,跌坐在地上。过路的行人不过当她是个褴褛乞丐,并不在意,四娘更加悲伤,掩面痛哭起来。 这时一辆马车在她面前停住,那车上挂着金铃铛,暗纹锦缎的帘帐,赶车的小厮放下脚凳,一个面容姣好的年轻婢女掀开车帘,只见一少女款款从车上下来,她走到四娘身前,问道:“姑娘,你为何在此哭泣?” 四娘闻声抬头看,这少女年纪虽小却出落的芳菲妩媚,梳着倭堕髻,头戴镶红宝石四蝶金步摇,一对珍珠耳坠衬得她更为灵动可爱,肤白胜雪细润如脂,腮若桃瓣粉光若腻,眉黛青颦曲若新月,双瞳剪水湛如秋波,红唇娇俏润似樱桃,素手中捧着一个喜鹊绕梅紫铜手炉,一对儿绞丝金镯戴在那白皙纤细的腕子上,身穿桃红色银鼠领织锦襦袄银丝暗花齐腰裙,纤腰楚楚,珠翠辉辉,可谓:俏丽更比芍药艳,清秀尤胜芙蓉花。四娘竟一时间看呆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