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季 第36章 定居 (第1/1页)
珠帘绣幕蔼祥烟,合卺嘉盟缔百年。 律底春回寒谷暖,堂间夜会德星贤。 彩軿牛女欢云汉,华屋神仙艳洞天。 玉润冰清更奇绝,明年联步璧池边。 ◆◆◆◆◆◆◆◆◆◆ 不日,终于到达建康府,却见满目苍夷,到处是战后留下的痕迹。 烟雨秦淮,魏晋风流。建康城作为六朝古都,又异于长安、洛阳。其景致秀丽,悠然风情,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实在令人唏嘘。 “二哥,这便是南京么?” “兄弟,是建康府。只是与我想象中的差距甚大。” “请兄长明示。”方舟突然蹦出来这么一句。 建康城,东依钟山,西据石头,北临玄武,南望牛首。横十五里,纵二十三里,秦淮河将其一分为二。我原以为城中道路傍河而修,坊里建筑依势而建,犹如天河之彼岸,群星璀璨。可是如今,却是这般苍凉。 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 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 吟诵至此,他长长叹了口气,该死的战争,就不能够让百姓们过几年太平日子么? 小兰摇头叹息道:“生不逢时,无可奈何兮。” 诗妍微微一笑,道:“若非金兵攻城,爹爹也不会急于嫁女而抛绣球招亲,自然也就无缘认识郎君,故而奴家倒是很感激。” “我们能不能少做感叹?眼下我们所要考虑的是:金兵会不会还在这里?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看看天色,恐怕不早了。” 方舟的这个问题也是大家关心的焦点。 方羽笑道:“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段历史。” 建炎四年,金兵撤离江南后,赵构回到绍兴府、临安府等地。绍兴七年,也就是公元1137年,在主战派岳飞等人的坚持下,赵构再次返回行都建康。 然而好景不长,绍兴八年,赵构以建都当“修德行而不在于择险要之地”为名,再次南逃杭州,改杭州为临安府,正式建都于临安,而建康府为陪都。 “什么叫陪都?”方舟纳闷了。 “就是备胎。” “说了这么多,你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让我想想。今年是绍兴元年……” “官人,错了。”诗妍小声提醒,绍兴元年农历七月初七,我们的孩子出世,如今满周岁了。现在的时日应是绍兴二年十一月。” 方舟小声提问:“二哥,绍兴二年是哪一年?”好在他说话的声音很小,要不然,他的问题就会被小兰笑死。 “公元1132年。” 记得这一年的11月3日,神武左军都统制韩世忠为江南东、西路宣抚使,在建康府置司。南宋沿江三大帅刘光世、李回、李光都去掉所领扬州、楚州等州的宣抚使名,仍节制淮南各州。韩世忠回到建康,设置背嵬亲随军,其士兵个个骁勇异常。 有了!方羽开心的抚掌大笑。 “缘分啊!真是缘分啊!” “官人何以如此高兴?” “娘子有所不知,韩世忠在建康!我们找他去,一切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官人如何得知?” 方舟嘻嘻一笑:“他会八卦!” 诗妍一愣:“何谓八卦?” “哦不,是卜卦!” 诗妍莞尔一笑:“叔叔休要欺瞒奴家。官人是八百多年后的中国穿越而来,自然对今后之事了如指掌。” “呃,原来嫂嫂知晓了……” 大家一路说笑着来到府衙,方羽塞了点碎银子让官差通报。韩世忠一听是方羽来了,又惊又喜,亲自出门迎接,并且狠狠的臭骂了收取银子的官差。 诗妍见到兄长,落落大方的行了一个万福,仪态万千的站在方羽身后。 方舟学着他二哥的样子作揖行礼,而后站在方羽的身侧。 小兰则行了万福礼后,站在诗妍的身后。 “一年多未见,弟妹果真越发美丽了!” “哥哥谬赞。”方羽笑道。 韩世忠笑言:“弟妹何止美丽,简直国色天香,普天之下恐难有第二个女子与之相媲美。兄弟真是好福气啊!” “生逢乱世,她又如此闭月羞花,怕她一人孤苦伶仃,唯有自己勤奋刻苦,只有技高一筹,才能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韩世忠打了一个哈哈:“听闻兄弟在知临安府的丰功伟绩,做兄长的一直想去祝贺,无奈战事吃紧,还请兄弟见谅。” “哥哥客气了。如今兄弟正是打算定居建康,还请哥哥行个方便,找个住处。” “兄弟何须客气,安心住在我府上就可以了。” “哥哥误解了。兄弟想在健康买个房屋,妻儿也好有个安稳的住处。” “外面说话不方便。我已备好酒菜,边吃边聊如何?” “如此甚好,正觉腹中饥饿。” 少时,酒菜上齐。众人落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