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洗砚池前临摹贴,南山之下种韭菜  (第1/1页)
    “青娃,快过来,妈有事问问你!”    刘翠娥听到李长青的声音后从厨房跑出来,把手在蓝色罩衣上擦干净招手道。    “哦!”    李长青轻声应道,李红豆则在一旁笑得花枝招展。    “什么时候把人家姑娘带回家,给妈看看呀?”,刘翠娥瞧着李长青问道。    “妈,你就别听红豆胡说了,没有的事!”,李长青很头疼地道。    “我都看见了,你对人家姑娘又亲又摸的,还想不负责啊?”,刘翠娥不满地道。    “我没有!”,李长青无奈地道。    “还没有,听红豆说,人家姑娘现在正找你呢!”,刘翠娥反驳道。    “哎,那只是为了救人!”,李长青无力地道。    “救人就可以不负责啊?那么多人看见了,你让人家姑娘以后怎么嫁人?”,刘翠娥继续道。    “妈先不要想那么多,我连人家姑娘叫什么都不知道呢!”,李长青唐塞道。    一顿饭,李长青感觉度日如年,抗住各种问题终于熬过去了。    返回钟南山脚下的小木屋,周围只有流水声、蛙叫声、鸟鸣声、树叶婆娑的声音。    于草棚的木桌上点一盏孤灯,在漆黑的夜色中发出昏暗的亮光,显得幽深寂静。    李长青越发地觉得钟南山是一片极乐净土,伸出手拥抱黑夜就相当于拥抱了整个世界。    读了两三个小时的《论语》之后,李长青如往常一样进入‘诸子百家’中的竹林。    竹林中有古往今来诸多书法绘画名家的心得珍品,但李长青很少接触到毛笔需要从最基础的做起。    在楷书、行书、草书中,一般人都会先练楷书,也有少数人直接练习行书。    李长青选择从体式正规、笔画独立、结构稳定的楷书入手,符合他中正平和的性格。    翻看众多竹子上书法名家心得之后,李长青给自己定制了一套严格的学习计划。    每天进入竹林后,李长青在洗砚池边练习,从最基础的执笔姿势开始。    虽然距离李长青得到洗砚池的奖励只有一个星期,但是‘诸子百家’的时间流逝相对于现实世界要慢很多,而且不分昼夜!    一旦有空闲时间,李长青都会在洗砚池练习执笔的方式,直到精疲力尽才退出。    甚至有时回到现实世界,李长青喝几杯灵水恢复体力后又进去练习。    现实世界只有一个星期,可李实际上李长青相当于练习了几个月的执笔方式。    在漫长的时间里,李长青一个字都没有写,只是尽可能的保持正确姿势。    渐渐地将如何执笔形成一种本能,李长青终于开始点、横、竖、撇、捺等专笔练习。    竹林中有颜真卿的《颜勤礼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欧阳询的《九成宫碑》、赵孟頫的《胆巴碑》等名家珍品,但李长青最终选定唐代怀仁和尚的《集王羲之圣教序》作为临摹贴。    里面的字都是王羲之的真迹,笔法森严结构完整,关键是有基础教学,否则李长青可以直接选择王羲之的楷书《乐毅论》、《黄庭经》来学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