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6章 交流的意义 (第1/1页)
“小周老师。” “小周老师好!” 一声声发自内心的尊称,闹得周一生有些红脸,何副高则指着一边早已收拾出来的桌子道,“咱们这儿地方有限,你们俩一张办公桌。” “大家先相互认识一下,等主任到了,咱们去查房,昨天的患者转入了icu,情况不太乐观。” 提到病人,场间情绪就稍微肃重了起来。 昨天的事故已经被上报了,记者昨夜跟着就来采访,估计今晚的省内新闻就要播报,一方面是强调交通问题的严重性,另一方面也算是对周县医院抢救病人工作的肯定。 不过患者到底能不能活过来,还是后话。 昨天的情况已经是一级伤残了,没有当场死亡算是命大的结果。 “好,我知道了,我先看看检查报告单。” 一旁的主治连忙送了上来,“小周老师,您看着,我去泡茶……或是咖啡?” “啊,那就咖啡吧,谢谢您。” 路过白明明这边,当然也不能不理会,“小白大夫呢?” 白明明完全不恼,自己什么水平自己心里清楚,人家主治帮倒水,他就偷着乐吧。 “我喝茶吧,那啥,我跟您一块去,也认认地方。”白明明也懂做,不绷着,就这么一句话,便引来不少人的好感。 八点过五分。 车主任到了,身后还跟着梁院、高主任等一干领导,相互打了招呼,众人赶往ICU。 病房外,通过视窗就能看到病人情况,并未苏醒。 事故发生导致大量失血,体征应激反应自然造成了昏迷,人什么时候醒来尚不能定论,以至于家属一直被隔离在外,仅能通过医生与护士的通传得知情况。 “从检查数据来看,情况不太好,炎症过高,腹腔与侧位肾脏切口都有炎症肿胀,血尿严重。”ICU医生反馈消息。 车主任拿着报告单看着皱眉,“感染问题有点严重啊。” 无菌手术室只是降低术后感染的情况发生,而并非是完全杜绝,别说这样的大型手术了,就算是切阑尾,患者免疫力低下也会导致感染。 “消炎剂量敢加大吗?”梁院长问。 “不是很敢……”车主任瞥了一眼一直没说话的周一生。 没别的意思,只是提醒业务能力不是很强的梁院长,单侧肾脏摘除,外置引流管还在尿血呢,继续大剂量施加抗生素,那不是闹吗?这种基础问题,您就别提出来了呗? 梁院长领会,也不尴尬,转头就笑吟吟看着周一生:“小周有什么建议?” 周一生早就甩出了A级检测扫描。 病危评估等级:A- 仅比术中情况好了半个等级。 系统给出的处置办法,也只是保守治疗。 手术并不是万能的,伤情过重导致术后患者死亡很常见,换言之……系统也并非是万能的,就算能高效的完成手术,也不代表百分百的治愈率。 “保守治疗吧,现在的情况只能让患者自己扛了,另外……” “将单次用量减少,多次进行用药,每六小时观察创口,如果炎症发起来,最好第一时间处理。” “咦。”高主任与车主任对视一眼,“这是好办法啊。” 不是他们不懂,而是对肾摘患者案例处置的少,单侧肾脏摘除,肾功降低,各项免疫系统发生变化,加大剂量不可取,但长线多次用药却是好办法。 这不仅是西医的治疗方案,中医中也常这么干。 下猛药顶不住,那就减量加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