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七章 蓟镇入卫军 (第1/1页)
袁方带着张从、周二宝一行策马回到遵化,还未下马进城,在城门口迎接的鹿善继拦马向袁方禀报,总兵朱国彦借“汰兵裁饷”之名,向各镇将领威逼索贿。 这还了得! 袁方立即拨转马头向三屯营而去,随从亲兵紧随其后,鹿善继也领了人马跟了上去。 袁方赶到三屯营,怒气冲冲地踏入朱国彦的府衙,朱国彦的亲兵见巡抚大人来了,没人敢来阻拦,袁方径直来到堂前。 朱国彦见到袁方,吃惊不小:“巡抚大人何时回来的?” 袁方不答,怒道:“朱国彦,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借裁撤之名索贿!” 朱国彦辩道:“下官哪有这个胆子,索贿之事纯属污蔑,还请大人明察。” “本府自会查明。你最好是先把事情讲清楚,否则罪加一等!” 朱国彦脸不红心不跳,道:“请袁大人彻查,给下官一个清白。” 这件事是鹿善继禀报的,袁方就让鹿善继去查朱国彦,看他有没有索贿,袁方当着朱国彦的面对鹿善继道: “本府只想知道朱总兵有没有索贿,别人主动送给他的不算。” “明白。” …… 袁方带着他的人马又折腾了一圈,返回了遵化城,把鹿善继留在了三屯营。 这段时间把袁方折腾来折腾去,都是因为军队缺饷所至。 现在才是崇祯初年,朱由检就如此的缺银子吗? 答案是否定的。 此时的明朝,每年财政税收本折共计约二千万两,所以缺钱是不可能的,只不过这些财富大多都集中在皇族和达官显贵手中。 朱由检刚刚上位,为了铲除阉党,各级官员发生了大幅度变动,甚至有很多的空缺的职位没有及时补调官员,造成了税银没有能及时、足额征收上来,这才造成了一时的财政困难。 但是,朱由检却采取了“汰兵裁饷”的举措来应对财政危机。 “出这种馊主意的是哪个王八羔子!”袁方在心里骂道。 这个王八羔子就是周延儒。 袁方回到遵化,杜应芳又给袁方送来了一份圣旨,袁方打开圣旨一看: ……以边警预防关外,听督师王之臣相机战守,关内古北喜峰等路,着抚臣袁方严督三协道将等官分地控扼,以匹马不入为功,总督刘策暂住关门东西策应,俟信少平即还密镇。 这道圣旨将辽镇和蓟镇彻底分开离。 按这个圣旨的意思,蓟辽督师王之臣不能过问蓟州防务,由袁方全权负责,袁方也不能过问辽东战事,蓟辽总督刘策只负责东西策应。 朱由检把关内三镇的大权交给了袁方。 过了数日,袁方把三镇管账的官员全都集中在遵化议事。 袁方要知道,自己管辖内一个月的正常开支是多少,一年的开支预计是多少,现在朱由检把权交给了自己,就必须问清楚了,以免被下面的官员糊弄。 会议进程分两部分,前半部为汇报,各镇每月的开支是多少必须向袁方禀报清楚,后半部为商议,商议一年下来需要多少银子。 参加会议的除了三镇的官员,袁方把茅元仪、鹿善继、杜应芳、宋献策他们也请了过来,他们负责记录和整理资料。 首先是蓟镇官员开始汇报,蓟镇上个月的总开销是二十四万二钱九分四厘二毫,这里面包括军饷银、班军银、买马银、盐菜银、柴火银等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