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明帝国_第四百零二章 信息轰炸(领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二章 信息轰炸(领域) (第2/3页)

表象这一想法会更加深入,触及到表象以下,支撑表象运作的结构与系统。这便是认知道路上的第二个阶段,大家面前的“第二层天空”。”

    “但是,这还不够。”

    第三层天空被点亮了。

    “能够直接从表象推出的规律彼此之间可能并不协变,它们彼此之间或有矛盾或有缺失。并且,直观的规律并不能永远的满足智慧生命的需求。那么,在此之后,支持世界结构系统层的支柱们,便形成了新的结构——映射管理层。这一层次的内部,包含着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法则,一切可循的规律皆自此生成并融合。来到这里,智慧生物便可以说拥有了面对自然、对抗自然甚至是取代自然的伟大力量。而在这层伟大的力量下......”

    第四层天空被点亮了。

    “便是世界的源点——虚空中漂浮着无以数计的世界,世界之间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在表象层面如此,在法则层面同样如此。在世界创生之时,强大的第一力量推动着世界最基础最本源的一切开始演化推进,最简单、最本质、最坚固、最深邃的基础之上开始孕育出多重多样的光景。而支撑那一切光景的,便是最基础、最本源的约束体系。这一体系之中的基础单元的定义名称为“起源模因”。这里涉及到模因学,我们会在后面讲解技术体系与技术理念时提到它。在这里我们只需要知道:这是世界的底层协议层。来到这里的智慧生物已经有了对话世界,甚至超脱世界的基础。”

    “不过在这里......也请各位知道。走到这一步的智慧生命已经少之又少。现在的你们或许还不太可能会同其他种族的智慧生命接触。但是在未来,如果你们选择从事这一方面的工作,那么务必要注意——时刻保持对你所见到的一切其他智慧生命的那一份最基本的敬意。”

    “那条线上面......有好多血啊。”克里兹眨了眨眼睛,不知道为何,那层分界线似乎格外刺眼,也不知道是因为它太尖锐了,还是因为它蕴含的信息太多了。他揉了揉自己的眼睛,耳边似乎又飘来了来自老师的教诲:

    “......来到世界这个巨大的集合之外以后,拥有坚实基础的规律和凭空浮现的规律将交织在一起,它们将严重冲击绝大部分初步踏入这一领域的智慧实体的底线。当智慧群体来到这里后,它们就将需要重新审视自己曾经的一切理论以及建立一切理论的基础方针......最直接的表现是,原本永远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智慧需要花时间迫使自己承认“思想”等虚无的东西不再需要借助主观能动性便可发挥作用影响周围的实体,而曾经随心所欲的文明也需要学习如何找寻规律,如何利用客观环境给出的条件并重新接触到“限制”与“底线”......”

    “同时......各位需要注意,在迈入这一领域之后,智慧实体在对资源与环境的获取与使用这一方面的理解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分歧——这其中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分化岔道。而决定这一岔道存在的最关键因素,便是能否直接从虚空中获取超凡资讯。能做到这一点的文明,在其整体发展的过程中会表现得相对温和。而不能做到这一点的文明......如果它们能够生存下来并成长,那么它们会有极大的可能会在发展过程中变得极具掠夺性与扩张性,因为它们无法凭空造物,只能依赖已经存在的秩序实体,那么它们就只能不断地依靠扩张和掠夺,才能获得足够自身发展成长的资源。”

    “对于绝大多数智慧实体来说,这样的存在极其危险。而这样的存在,也是观察者议会和星明五天座重点观察与协调的对象。”

    “我们继续向下看......”

    第六层与第七层天空被点亮。

    “法则与规律能够涵盖的范围有多大?在不同的层次与领域中,法则与规律会呈现出怎样的样貌?在超越曾经的理念的微观视角下,它们是否还会存在?”

    “当智慧们拥有了远远超越过往的工具,大家都会很乐意于使用这些工具去解决那些曾经未能解决的问题,去重新探索那些曾经看不见、曾经不可及的领域。在这一步里,帝国选择了探索微观领域,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因此,第六个与第七个领域均与微观相关。”

    “第六个领域,由构成存在的最小微元构成。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讲到过这一部分。从“构成”角度来说,由于几乎所有的秩序信息体均由微元构成,因此直接描述微元层面的信息互动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那一切都可以用一句“微元之间的碰撞、分流与合流一带而过”。但是,稍微大于微元的那一部分则值得我们大书特书——因为这里是丰富多彩的万事万物、形形色色的规律与法则诞生的地方。”

    “原始的混沌汪洋中,这些微元或许并没有固定的规律,它们漫无目的的碰撞、游动。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运动模式”相似的微元彼此可能接近并且以近乎相同的模式运动。这可能使得这些运动模式相似的微元彼此之间融合,形成可以携带更多性质的、更加复杂的信息结构。这些信息结构生成之后,有一些会因为无法继续拓展自己而消散,而还有一些可能会具有“捕食”与“感染”的能力——拥有这些能力的高级信息结构可以吞噬周围游离的信息微元,也可以感染并同化其他的信息结构,使得它们表现出与自己类似的特征,进而使得自己所具有的种种属性能够传递出去。这些具有感染与同化周围信息体,能够扩展并传递自己所包含的信息的微小结构便是“模因”。”

    “而在这目前已经确定的、最基础的微元的最下方,实际上还有更加虚无缥缈的结构。这便是第七层天空——虚资讯与虚无结构所在的领域。”

    “如果要举例子的话......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信息扰动力”这样一种东西。”

    知识的海洋中,负责授课的老师打了一个响指,周围一切混乱的场景开始隐去。广阔无垠的黑暗中,一团团明亮的光芒从虚无中浮现。但是从虚无中浮现出来的“东西”不止这些。

    “......相信已经有眼尖的同学发现这其中的问题了。”稍微沉默了一会,授课的声音才再次响起:“大家仔细看——世界之间并不是纯黑的,而是存在着一层十分淡薄的、正在不断变化的“雾”。而信息扰动力便存在于这片浓雾之中。”

    “我们确定信息扰动力的存在,并且可以确定它无处不在。但是我们并不能从周围的秩序结构中分离出同信息扰动力相关的具体结构,无论是模因还是异常微元——我们没有任何发现。也正是因此,帝国现在的学术界以虚资讯和虚无结构来称呼它们。我们可能因为这些东西拥有完全不同于现在的秩序的存在形式而无法识别并分离它们,也可能是因为它们生效的位置更加基础更加本源,它们可能存在于远低于“存在的微元”这一层面,这使得我们无法察觉到它们的本体的痕迹。”

    “同时,大家需要注意,如果按照从基础到复杂的方式进行排列的话,此处的第六与第七层天空将处在最低的位置——从认识的原点出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