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章 过往的书页(简史) (第2/3页)
空只能说是整个世界的表层,而在这层最浅显最直接的表层结构之下,支持它们能够呈现出如此样貌的深层结构被那巨大的焦点生成的投影贯穿。深层结构的暗流与漩涡深处,带有那座要塞、带有那神秘的强大文明意志与血脉的数个节点被悄然打造出来,然后被种下——就像是三颗种子一般。 在这之后,一切的发展似乎都被快放了无数倍。种子被种下以后,它们cao控着周围的天体与时空,形成了恰到好处的环境与故事的源头。生命开始从这些环境截然不同的源头中诞生并茁壮成长。在它们爬满大地之前,已经有无数先行者无数次的将目光投向星空——那是什么?是一片闪烁着光点的巨大盖子,还是别的什么东西?那里也会有大地吗?那里也会有“自己”吗? 好奇早已存在,决心也已暗暗下定,但是这条探索与发展之路又岂是如此好走的?困难来自各处,外在也有,内在也有……出门远行需要资源,但是资源并非唾手可得之物,同时,如何携带它们?过重的行囊会在旅者出行之前压垮他们的双腿,但是温暖的家门之外,在那无尽的时空荒漠中,又有多大的可能能够确定……确定下一个补给点能够在游子的脚程以内? 而这只是最理想的环境下最简单的假设罢了。 谁愿意出游?谁有资格出游?谁来准备游子出游需要的一切?持有这些资格的人们会有什么特别之处?他们能额外多做些什么?别人又怎样才能磨削这不公平带来的影响? 生命内部,生命自身尚且充满矛盾与冲突,生命自身尚且从矛盾和争斗中诞生,它们只是取得了暂时的平衡,但是这样的状态却远远没有达到最终的稳定。生命自身尚且如此,那么由许多生命组成的松散团体……又是如何呢? 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这是发展的公理。但是这不利于群体的发展和扬升,但是如果要打破这样的趋势,从缓和的角度来说是延缓矛盾与冲突的激化,从激进的角度来说,这样做是在倒行逆施——如果因为弱小就要给予恩惠,如果因为强大就不得不付出额外的牺牲,将自己的努力成果出让,那么为什么还需要打拼? 而这一切,也同样只是来自一个观点的一面之词罢了。秩序和世界是混沌的,从中可以拔出无数条线,而这样的无数条线的叠加和扭曲,形成了现实之中的一切。而这一切,都被那隐藏于世界结构深处的巨大要塞尽收眼底。 故事是混乱的,但是它却可以向前推进。很多时候,即使是故事的经历者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当时究竟是怎样迈过那些磕磕绊绊的,就好像是它们自己软化了、模糊了……是那样吗? 这一切在克里兹面前连续闪过,小小的人正在穿越无数张纸,穿越无数个画面堆叠形成的厚重地层,穿越帝国的漫漫历史。 “绝对时空参考系不适用的原因是光速存在上限导致的。来自一个当前现实实体的影响力最大也无法超越光锥的范围。而在光锥之外……其实怎样折腾也没用,信息传不出去,思考光锥之外的影响实在是没有意义……” “但是,这也同样存在着限制……依靠空气在空气中运作的速度上限只有音速,依靠电磁力在空间中传递信息的最高速度是光速——这两者的性质实际上一样。如果绕过电磁力,直接使用空间驱动来完成位移的话,割裂现实平面的因素就有可能被绕过。甚至在未来……是否可能存在着某些因素,这些因素足够使得我们能够正面突破时空结构的限制?在那时……我们是否需要重新拾起绝对时空观的观念,至少是需要重新拾起一部分?” “……有内忧,也有外患……” “费米悖论仍然摆在我们面前,虽然生命诞生需要大量的偶然因素,但是辽阔庞大的宇宙恐怕足够用巨大的数量抹去这些因素导致的“小概率”……我们为什么会存在呢?我们只需要一万年的时间就足以跨越整个银河,让智慧的影子遍布整个银盘,但是足以在河系尺度上清晰可见的痕迹……我们目前还没有在别处发现,哪怕是一处。这是为什么?是否是因为……在太空中,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存在着大过滤器?” “至于内忧……应该怎样维系文明在准河系、河系或者更大尺度以上的完整性?恒星之间的阻隔,文明疆域从一边到另一边的距离足够撕裂我们的之间的归属和统一,我们必须注意这一点……到时候需要用什么方法,需要用什么手段来确定——确定我们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调用整个文明的力量……” “打断一下。” “怎么了?” “我是想说……一定要用手段和法条来制约这些现象吗?” “什么意思?” “可否通过别的方法——例如提升全民的素质与心智水平,让大家能够普遍拥护文明做出的决策?而也同样的用这样的方法,能够让决策层做出的决定能够正确且顺应时代的潮流?” “从可行性上来说当然没问题,但是这样的决定要想通过可是需要恰当的时机啊……” “时机是指……” “呜——嗡——嗡~” 真空不能传递寻常的声波,但是在克里兹面前,浩瀚的星海中却警报大作——来自拥有独立智能的器械与无数无所事事的生命在某种沉默的矛盾达到临界点后,火药桶终于被点燃。而在这场战争点燃的火光逐渐平息之后,“时机”却悄然而至——生命与附加智能开始合二为一,系统的、精准的生命宏观调控机制也自此迈上了新的高峰。 但是……问题还未结束。 约束总有其限制,过于庞大的疆域和信息量的快速更迭使得闭合边界很容易形成,闭合的文明“圈内圈”很容易导致分歧的扩大,很容易导致文明内部的对立……这需要协调,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需要许多份足够好的方法来为趋势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泄压”。 那么……曾经的“外患”是否可以转化为“天时”和“地利”? “我们观察到了期待已久的外文明活动痕迹……它们通过寻常的大一统介质和时空结构共同传递而来,但是……我们的分析结果却并不乐观。” “这么密集的超新星活动……那片星系之前的勘测结果呢?”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