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六章 回看历史(三):剖析故事 (第3/3页)
度已经可以说是天旋地转了。 “陛下,流亡纪年的故事在我这里已经没有更多需要重新描绘的了。信息大一统的理念的来源已经被帝国正确的推测出来了,这就是Σ文明造成的影响。流亡纪年还残留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似乎更多的牵扯到了之后的部分,我想等看完下一个纪元并且收集更多的资料后再详细展开。” “没问题。” “那么,复兴纪年......”克里兹再一次微调了虚空巡天雷达们的指向:“直接从宇宙背景辐射中找到奥术能量的痕迹,之后不久又从失控的奥术能量源中发现白物质,帝国遇到了三种超凡资讯并且还都掌控了制造它们的衰变方程......不得不说,这的确有运气的因素在里面了,这三种超凡资讯彼此之间的性质还完全不同......” “没有其它因素造成干扰吗?”维多维尔追问道。 “没有,陛下,这里没有其他因素,这就是可能发生的小概率事件,靠好运和学者们的积累,帝国得以将这些超凡资讯收归己用。不过在开发这些新资源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一段创世纪活动异常频繁的时期,在这段时期里,各类反应炉的输出功率也随之提高——造成这种影响的因素……比较类似于信息扰动。” “比较类似于?” “……有不同之处,但是两者并不能直接分开。”克里兹开始思考自己应该如何简短地回复,同时,他开始在自己的话语中加入这些简单的词汇所对应的大容量数据包。“如果用我能找得到的最相似的内容来说明的话……引发反应炉异常活动和创世纪异常活动的源头可能释放了一些带有象征意义的影响,象征的内容应该与“创造”或者“活跃”等词汇的含义有关。陛下,我能看清楚的就是这么多了。如果再继续推测的话……能够释放这种象征性的源头也是类似于Σ文明的超强实体,这种象征性释放同样达不到“本底设定”的层次。至于释放这些影响的具体对象......依靠现在的条件还推不出来。” “这样看来......虚空中或许还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并非归属于Σ的超级实体或强大文明。帝国需要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虽然帝国上下的无数个体在过去的亿万年间多次提出过有关于这一方面的议题,但是这些议题往往会因为现实的影响和时间的重刷而变得暗淡。除去那古老的历史资料都已经残缺不全的“联邦时期”,帝国再也没有接触到过能跟自己对等或者比自己更加强大的正常文明或存在,自然,帝国也就从未有过同其他文明或超级实体进行过对等交流。 即使帝国的各个学者和部门组成的团队曾经多次在这些方面进行推演,但是在缺少外界样本的前提下,这始终是闭门造车的行为。加之没有“现实需求”这一最重要的条件滋养,缺少发展根基的嫩芽即使再怎样努力,终究也还是会被尘封起来。现在,克里兹通过这种方式再一次提起这些事情,帝国上下或许会在一段时间内重新重视这一问题。但是维多维尔知道,因此而被激起的重视在足够长的时间后将会重新被消磨干净,只是时间上到底会持续多久,恐怕就没法说的那么清楚了...... “陛下,我想请问一下,这些不属于那个时代,但是却能够较好的融入那个时代的异常信息,它们是——” “哦,那些是弥补脆弱叙事时帝国技术部门采用过的叙事补偿手段。”维多维尔立刻回答道。“你应该也能看出来,星明文明在发展的道路上进行过多次急转弯。对于整个发展路径来说,这些“急转弯”相对脆弱。所以,我们需要凭借技术手段,将一些信息填入当时的历史迭代层中以加固这些“脆弱点”。只要我们将认识时间的观念向着“支配时间”的方式进行偏移,我们就可以从现在开始,像扎根一样把信息打向过去。” “......原来是这样,那么这不会引发矛盾与冲突吗?” “这一cao作在本质上其实就是以温和的方式利用了“时间矛盾”。简而言之的话,假如有一个生命体诞生并且成长到了一百岁,他在十岁的时候并没有经历过某一件事情,但是通过叙事技术,他拥有了十岁经历了该事件的记忆以及这件事情导致的一切改变的记忆,现实也同时出现了对应的实体。那么从故事的合理性上来说,即使他自身并没有真的经历那样一件随机的事情,但是依靠他的记忆和对现实的影响,我们认为他经历了那样一件事情也不是不可以——这就是叙事补偿手段。如果反向偏移对待时间的看法,认为有独立时间支配物质变化,也就是会形成一层层的“历史迭代”实体的话,即使将这一个体切开,回溯至他十岁时的记忆改变也将停留在那个时代。就像是沿着地层的裂缝灌入凝胶再切开地层,填充缝隙的凝胶也会停留在对应年代的缝隙中一样。”维多维尔直接抛给了克里兹一大堆高密度信息。 “......理解了。我目前没有问题了。”克里兹下意识地点了点头,他的目光继续从过往的历史向当前进发,看向那一个个被标记出来的问题: “早期世界之门出现事故属于正常现象。当时制造世界之门的理念类似于通过“门”让两个世界彼此之间强行桥接。这种类似于从两只不一样的软体生物上强行拉出一条捅入对方身体的“触手”的做法会产生严重的法则冲突,进而导致原有的信息结构崩溃解体......” “翟卡希尔陛下的舰队和工作组在那时正式接触了虚空象限,不过目前看来,他当时对于象限的原始判断并不完全正确——错误的问题并不来自真视之眼,而是来源于当时的技术局限。在当时,帝国以会导致飞船航行和通信受阻的坐标类型之间存在的差别为依据划定出象限分界。但是当时星明文明的飞船并不足以保证自己能够在单一象限内畅行无阻。也就是说,当时翟卡希尔陛下可能将目前处于同一象限的“亚环境”标记成了不同的象限——在当时,帝国实际接触过的、符合现在认识的“虚空象限”。没有记录中那样多。如果“虚空象限”一词源自星明文化的话,我不会认定这其中存在错误。但是,这个词的和它所对应的东西来源和早期信息大一统理念的根本来源一样,是Σ文明的扰动创造了它们。它们也因此应当以Σ的划分方式——也就是现在我们划定虚空象限的方式进行确认。” “当时在许多天体和不同世界的星际空间中发现残留的文明活动痕迹,但是文明本身却不知去向?这也是Σ崩溃导致的。这一部分没有什么问题,星明文明当时没有直接受到死潮影响同样包含了幸运的因素。就如同大家所推测的那样,星明文明当时恰好处于世界内文明和跨世界文明的分界线上。如果星明文明无法跨越世界,那么星明文明就会被母世界的死潮灾难吞噬。而如果发展程度再高一些,那么死潮污染可能就会顺着Σ文明与星明文明之间的联系直接污染星明文明......” “经历短暂的应用产物爆发阶段,大量的新型造物开始出现在帝国各处之后,当时的前辈们准备跨出的下一步太大了。当意识到资源妄想主义可能带来包括浮躁在内的不利影响之后,应用技术的发展暂时停止,研究的重点开始重新回到理论层面。确定文明发展状态,确定文明的新徽记,初步尝试记录其他文明的存在状态与生活方式,嗯......” “接下来,维多维尔陛下。”克里兹看了一眼璀璨的虚空烈阳,又看向漂浮在自己身后的那对黑翼:“接下来,我就需要分析结束了复兴纪年的那次战斗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