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百八十六 榜单公布 偏远小村 (第2/2页)
右的小村子,处在深山老林之中,与世隔绝。村里面住的都是一些老人和小孩,年轻力壮的大人们都出去打拼去了,只留下老小相依为命。 村子不大,村子里七七八八的坐落着一些低矮的茅草屋。村子的周围被一些木板所建的栅栏围着,经过经年历久风雨的冲刷,栅栏早已经破烂不堪,七零八落的竖在村子的外围,一推就倒,其实用意义已经远小于其象征意义。 村后的一个小茅草屋内,住着一对婆孙。入夜,年岁已经快七十的老婆婆点燃了一盏油灯,油灯不是很亮,但总算可以照亮茅草屋内的一大半地方。 这个小茅草屋只有三间房,一个大堂,一个卧室还有一个简陋的灶房。说是大堂,其实也就几十平米的地方,狭窄的很,也就只能摆上一张桌子和几条凳子。 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从灶房里端出来一碗热水,放到堂屋的桌上,顺势坐下后,仰起头天真稚气的说道:“婆婆,先喝碗热水吧,天大冷了!” 桌上的油灯照着老婆婆慈祥的面容,看着自己这个可爱的小孙女,她总是笑呵呵的:“小囡,你也喝,下这么大雪,别冻着了,喝点热水暖和暖和。” 小女孩象征性的喝了一口,然后将还有大半碗水的碗递给老婆婆,老婆婆脸上的皱纹这才舒展开了一些,伸出她布满老茧的手接过,端过来喝了一口。 看到婆婆喝了自己烧的热水,小女孩开心的笑了,但很快她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事,变得有些垂头丧气:“婆婆,怎么这么久不见哥哥了呀?他去哪儿了?” 老婆婆放下碗,笑道:“你哥哥呀,那可不得了,他去了我们东胜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去办大事去了!” 听到婆婆夸奖自己的哥哥,小姑娘立马展颜一笑,仰起小脸天真无邪道:“呵呵,我哥哥真了不起,等我长大了,也要像他那样!” “是啊。”老婆婆伸出手,慈祥的抚摸着小姑娘的头:“等我们小囡长大了,也能当个了不得的大人物呢。” 小姑娘笑得更开心了,稚声稚气的问道:“那么,哥哥去长安城究竟干什么去了呢?” “他呀,听说是去参加那个什么五年一次的皇榜排位赛去了?” “噢~”小姑娘长噢了一声,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至于什么是皇榜排位赛,她也不知道,反正是哥哥能参加的事,很厉害就是了。 小村外,一群黑衣人借着夜色,用大树和灌木丛做遮掩,摸摸索索的向着村子这边摸了过来。 这群人大概有二十五人左右,全部都蒙着面,装备精良,人人都拿着大马弯刀,如果熟悉军营的人,肯定认识这刀是东胜皇朝军用的特制钢刀,善劈砍,不易卷刃和折断。 再看他们的虎口,有很厚的老茧,分明是长期握刀和拿铁制兵器所致!这些人还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腿微成螺圈形,这是长期骑马的特征!这些人身形矫捷,配合默契,作风干练,眼神刚毅而冰冷,身上隐隐的透着一股冷冽的杀伐之气! 通过这些特征,他们的身份不言自明—军人! 而且是训练有素的骑兵! 一行人摸到丛林的边缘,离那些歪歪倒倒的木栅栏仅有几丈的距离,领头的一个黑衣人手一竖,后面的人立马蹲了下去,没有任何的言语,没有发出一点杂音,令行禁止,一举一动全部以领头人的手势而行。 看着村子里稀稀疏疏,星星点点的灯火,一个黑衣人沉声道:“队长,这个地方不错,群山环绕,方圆五十里都人烟罕至,很适合上面给的要求。” “这里确实不错。”另一个黑衣人点头:“但有兄弟传信说,又找到了两个很不错的地方,我们要不要先去看一看?” 中间领头的黑衣人眯了眯眼,好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似的,手中的钢制弯刀握的咕咕作响:“不用了,我看这里就很好。兄弟们辛辛苦苦的找了一个多月才找到的好地方,就这里吧,不要再耽误时间了。” “确实!”第一个说话的黑衣人噗的一声粗鲁的吐了一口痰,骂骂咧咧:“东奔西跑一个多月了,整天像野貉子一样打洞钻雪山,这鬼天气,真tmd冷啊!” 领头的黑衣人幽幽的呼出一口热气,盯着前面那个近在咫尺的小村庄,低声道:“你们可别怨我啊,要怨,就怨你们自己命不好吧!” 语毕,紧了紧手中的大刀,厉喝一声:“动手,一个不留!” 话音未落,一群人瞬间像发动攻击的狼群一样冲了出去,迅捷无比,却没有弄出一点声响,犹如一个个幽灵,扑向了那个对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还一无所知的小村子。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