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节琴棋书画(2) (第2/3页)
况《李湖州孺人弹筝歌》武帝升天留法曲,凄情掩抑弦柱促。上阳宫人怨青苔,此夜想夫怜碧玉。思妇高楼刺壁窥,愁猿叫月鹦呼儿。寸心十指有长短,妙入神处无人知。独把梁州凡几拍,风沙对面胡秦隔。听中忘却前溪碧,醉后犹疑边草白。 一曲完了,我还沉浸其中,太后缓缓说道:“吴融写得格外好。《李周弹筝歌》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rou。乃知此语未必然,李周弹筝听不足。闻君七岁八岁时,五音六律皆生知。就中十三弦最妙,应宫出入年方少。青骢惯走长楸日,几度承恩蒙急召。一字雁行斜御筵,锵金戛羽凌非烟。始似五更残月里,凄凄切切清露蝉。又如石罅堆叶下,泠泠沥沥苍崖泉。鸿门玉斗初向地,织女金梭飞上天。有时上苑繁花发,有时太液秋波阔。当头独坐摐一声,满座好风生拂拂。天颜开,圣心悦,紫金白珠沾赐物。出来无暇更还家,且上青楼醉明月。年将六十艺转精,自写梨园新曲声。近来一事还惆怅,故里春荒烟草平。供奉供奉且听语,自昔兴衰看乐府。只如伊州与梁州,尽是太平时歌舞。旦夕君王继此声,不要停弦泪如雨。这古筝其实是一门易学乐器,没有年龄限制,不需任何基础,只要持之以恒加勤奋练习,你就一定会学好。作为中华千年文明宝库中最璀璨的的乐器瑰宝的古筝,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之音,具有滋养灵魂的作用,使习筝者潜移默化之中陶冶高尚。它是仁者之器,是雅乐,学习古筝好处多多,常习者气质趋于古典优雅,可以安抚情绪,放松身心,提高气质修养,修身养性。可以培养丰富的想象力,高度的专注力,大胆的表现力,深刻的理解力,优秀的记忆力,良好的协调力,沉稳的自控力,锐意的创新力,而且弹古筝需要身体配合,需要全身发力和运动,对身体极好的锻炼。而弹好古筝,还可以培养良好的心态与情感,滋养心灵滋养,培养仁和之气还可以让你多才多艺,一鸣惊人,在众人之中,崭露头角。最重要的让自己在繁杂的红尘俗世之中,回归空灵,天地合一,心无旁骛,清心寡欲,珍惜时光,只争朝夕,蒸蒸日上,让你的生活如诗如画,变得不再庸俗无趣。” 太后继续意犹未尽的说:“筝是流行的乐器之一,它深受各阶层人的喜爱,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全唐诗》中描写乐器和器乐的诗约有500多首,涉及到的乐器有三十多种,其中弹拨类乐器诗数量居多。筝诗的数量仅次于琴诗与琵琶诗,共有一百三十余首。在唐代诗人笔下,古筝艺术被淋漓尽致地描写出来,成为古筝史上辉煌的一页。李白、岑参、卢纶、白居易、李端、元稹等数不清的诗人,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古筝诗篇。李端在《听筝》中写了三国的故事,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待周郎顾,时时误拂弦。白居易《夜筝》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闇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苏轼《甘露寺弹筝》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李白《春日行》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杨巨源《雪中听筝》玉柱泠泠对寒雪,清商怨徵声何切。谁怜楚客向隅时,一片愁心与弦绝。王湾《观筝》虚室有秦筝,筝新月复清。弦多弄委曲,柱促语分明。晓怨凝繁手,春娇入曼声。近来唯此乐,传得美人情。刘禹锡《同留守王仆射各赋春中一物,从一韵至七》莺。能语,多情。春将半,天欲明。始逢南陌,复集东城。林疏时见影,花密但闻声。营中缘催短笛,楼上来定哀筝。千门万户垂杨里,百转如簧烟景晴。刘禹锡《冬夜宴河中李相公中堂命筝歌送酒》朗朗鹍鸡弦,华堂夜多思。帘外雪已深,座中人半醉。翠蛾发清响,曲尽有馀意。酌我莫忧狂,老来无逸气。常建《高楼夜弹筝》高楼百馀尺,直上江水平。明月照人苦,开帘弹玉筝。山高猿狖急,天静鸿雁鸣。曲度犹未终,东峰霞半生。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萨都刺《赠弹筝者》银甲弹冰五十弦,海门风急雁行偏。故人情怨知多少,杨子江头月满船。” 我也来了兴趣:“还有杨维桢的《鸣筝曲》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李端《听筝》花脸云裘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凭君向道休弹去,自尽江州司马头。李白《春日行》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薛能《京中客舍闻筝》十二三弦共五音,每声如截远人心。当时向秀闻邻笛,不是离家岁月深。李商隐《锦瑟》忽闻江上弄衰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我虽然不善弹琴,但也知道很多故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cao,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所以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真是士为知己者死啊。” 太后高兴的说:“月儿还不错,博古通今,那我也来凑凑热闹,说几个琴的故事。蜀中山明水秀,地灵人杰,孕育了不少出色的文人雅士,司马相如便是其中一位。汉景帝即位不久,司马相如来到长安,二十多岁就做了汉景帝的警卫叫武骑常侍,不过并不受重用而使他有不遇知音之叹.后来遇到颇有书卷气息的梁王,当时名重一时的辞赋大家邹阳、枚乘、严忌等都追随左右。司马相如十分倾慕,便追随梁王而去。就在此时他为梁王写了著名的那篇子虚赋。相如在梁地作赋弹琴,生活过得十分得意。梁王盛赞其才情高华,赐给他一把名叫绿绮的琴,上面刻有桐梓合精的字,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名贵乐器。景帝中元六年,司马相如回到蜀地,恰巧那里的富豪卓王孙,备了宴席请客。县令王吉和司马相如一起参加了宴会。客人被司马相如的堂堂仪表和潇洒的风度所吸引,正当酒酣耳熟的时候,王吉请司马相如弹一曲助兴。此时文君因对他的文采钦慕已久,正便躲在屏风后面窥视。相如见屏风后人影晃动,知道是文君偷看,不禁心中暗喜,但表面上装作不知。当受邀抚琴时,便趁机弹了一曲《凤求凰》,卓文君听着听着,芳心已被这美妙的音乐触动,敏感的她捕捉到随音乐之音袭来的爱慕之心、崇拜之意,无需言说,音乐传情。司马相如亦爱卓文君,就借酒醉夜宿于卓家花园里,二人得以相见,便私订了终身。这把琴就是后来司马相如用来弹奏凤求凰,卓文君听后夜奔的那把琴,所谓绿绮传情使这把琴更富传奇色彩。 还有个故事是晋平公设宴招待卫灵公,席间卫国的琴师师涓弹琴,忽然晋国的乐师师旷走到琴前,把琴按住,大声喝道:别再往下弹啦!这是《清商》,是亡国之音,昔日殷纣王爱听这种靡靡之音,遂致亡国,难道说你们就不怕亡国吗?晋平公问师旷:我就爱听这种琴曲,这《清商》是不是最好听的曲子师旷无奈回答说:好听美妙的琴曲还有《清徵》。平公对师旷说:“你是当代最有名的琴师,你给我们弹奏一曲如何?师旷带着轻蔑的口吻说:不行,古时听《清徽》都是有德义的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