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_第三十节慷慨陈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节慷慨陈词 (第3/4页)

合625元,21878贯铜钱自然是1367万元,还加上优厚补贴,更是不可计数,天啦,大名鼎鼎,闻名遐迩的包大人居然这么有钱,回到现代社会,在福布斯排行榜都鼎鼎有名呢,如果我在其位,我肯定也是包拯第二,我肯定也是两袖清风,为民请愿,刚正不阿,我那么多钱,我还贪污受贿,徇私枉法干什么?”

    我继续洋洋洒洒的说道:“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草根励志典型吕蒙正,从穷书生做到宰相,蒙正考取进士第一名,成为人见人爱的状元郎!此后,官运亨通,三次为相。此人天生是做宰相的料,心胸豁达,气度非凡。邵氏见闻录记载,吕蒙正还在卑微时,和洛阳龙门书院的温仲舒一起读书,有一天,行伊水上,见卖瓜者,意欲得之,但是手里没有钱,刚好卖瓜的人不小心掉了一只在地上,吕蒙怅然,捡起来吃了。等他做了宰相以后,买下了洛阳城东南面向伊水的一块地,建了一个亭子做纪念,名字叫”饐瓜亭。所以他吕文穆微时极贫,比贵盛,喜食鸡舌汤,每朝必用。一夕游花园,遥见墙角一高阜,以为山也,问左右曰:谁为之?对曰:此相公所杀鸡毛耳。吕讶曰:吾食鸡几何?乃有此。对曰:鸡一舌耳,相公一汤用几许舌?食汤凡几时?吕默然省悔,遂不复用。说吕蒙正少小贫困,等乌鸦变凤凰后,忒喜欢喝鸡舌汤。每天必来一碗。有一天,夕阳西下,在院子里溜圈儿,远远看见墙角有个高高隆起的东东,以为是个人造小山,就问下面的人:何人这么厉害,垒起一座山?”有人回答:这是您老人家吃鸡剩下的鸡毛山呀。吕丞相不懂说道,呜呀!我读书少,你表骗我,我才吃几只鸡?!下面人回答:老爷,一只鸡就一条好舌头,您一碗汤多少舌头呀,您每天都咕嘟咕嘟地喝呢。每天都喝鸡舌头汤,给你做碗汤就杀上百只鸡,试问哪个普通老百姓,哪个普通的底层官员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呢?

    比如铁血抗辽名相寇准虽然名垂青史,万古长青,但他的另外一点,却为时人所指责,就是他生性豪奢,放浪形骸,奢靡浮华,铺张浪费,喜欢炫富、摆阔。同时代的宰相夏竦就不满的说寇准豪奢。他在个人生活上竭尽所能的追求新潮和时尚,喜好各种热闹非凡的歌舞和酒宴,寄情声色,天天晚上都要大摆豪华宴席。因为他不喜欢点油灯,所以家里喜欢用巨大的蜡烛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呼朋唤友,举办载歌载舞的宴会。所以寇准下令在其豪宅,他的豪宅如何我就不细说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上上下下都点上巨型蜡烛,亮的跟白天似的,甚至连厕所、马厩里也不例外。他家每天都要消费大量蜡烛,而众所周知蜡烛在当时对于老百姓而言是绝对的奢侈品,一般都是油灯照明,可他就是醉眠房间,也要让蜡烛燃到天亮,后来当寇准免官离开官邸后,继任者犹能看到厕所间堆满了残烛,滴滴都是民脂民膏啊,实在是触目惊心,不可直视。我突然想到宋朝时蜡烛是名贵的奢侈品,按现代社会的话可是要征收高昂的消费税的,那他不知要交多少个人所得税呢。而且寇准喜歌舞,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寇准很喜欢一种叫做柘枝大型舞蹈,宴请朋友,必重金礼聘一流的歌姬表演,不分白昼,通宵达旦,沉迷于此,被人送雅号“柘枝颠”。除了痴迷舞蹈外,寇准还喜欢喝酒,酒量惊人。南宋吴曾著《能改斋漫录》里就记录了寇准饮酒的故事,寇准请客,不论身份贵贱,只要能喝酒,必要与其比试一番,一次有人被逼喝醉后,患了病,寇准还不放过,结果那人妻子放出话来,要和寇准对簿公堂,寇准这才无奈作罢。

    我心中暗想:“为什么寇准如此奢华,历史上对他如此尊崇呢,因为按照宋朝时国家高薪养廉的惯例,寇准的公务员合法收入完全能够享受优裕的生活,并没有贪赃枉法,至于他用名贵的蜡烛,闲暇之际欣赏歌舞,喜好宴请,嗜好杯中之物,是他个人喜好而已,也是他工资所能负担的开支。就如他的一幅自画像,在《蝶恋花》词中咏道:四十年来身富贵。游处烟霞,步履如平地。紫府丹台仙籍里,皆知独擅无双美。将相兼荣谁敢比。彩凤徊翔,重浴荀池水。位极人臣功济世,芬芳天下歌桃李。真是描写的恰如其分。最终他在政治斗争中沦为牺牲品,为jianian人所害,晚景凄凉,客死他乡。后仁宗诏令为寇准平反,谥号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总算还了一代名相寇准一个公道,此是后话。”

    我意犹未尽,继续说道:“再比如说写下脍炙人口的《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的宋祁大文士,宋祁他们家非常穷困潦倒,宋庠宋祁兄弟读书时,上元节在州学吃虀饭,冬至请人吃饭没钱,把先人留下镶有一两钱的剑鞘给当掉。后来做官后,宋祁也是夜夜笙歌,天天不是酒馆就是歌楼,要么就是在去酒馆或歌楼的路上,夜夜拥歌妓饮美酒,无日不醉.其兄宋庠都看不过去,说他穷极奢侈,捎话让他检点些,相劝不要总这么骇人听闻地花钱,还记得从前我兄弟俩在州学内天天吃粗饭咽咸菜的事吗宋祁不为所动,大笑回复——请回禀兄长,当年寒灯苦读,吃糠咽菜,不就是为了现在能活到这份儿上吗!

    比如翰林学士蒲宗孟性犹其奢靡,和前面说得那些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家每天吃饭最少要十只猪,十只羊,消耗三百只巨烛用以照明.就连洗脸洗脚洗屁股这样的小事,蒲夫子都有小洗面、大洗面、小濯足、大濯足、小大澡浴之分别,都是单独烧水,每次都要好多美女伺候沐浴更衣,一浴至汤五斛.连苏东坡都写信劝他要慈俭.后来身体糟糕的厉害,专门访问了一百多岁老道人,问对方养生之法.老道说,要清心寡欲,戒酒,戒色,戒贪,戒纵乐.蒲学生低头想了想,说:如果这样,即使活上一千岁,又有屁用!

    比如说晏殊,小时候家境特别贫困,真宗朝他担任馆职时,有天别人都出去玩了,只有他埋头苦读。真宗非常赞赏他,结果他很诚实地告诉先皇说我只是没钱,有钱我也出去玩臣非不乐宴游,直以贫无可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