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17章 大运河! (第2/2页)
理论来说是这样...可实际上不可能。”董明适时地给刘辩泼了一盆冷水:“首先,得派人去沿途实地勘察,其次还得将河道穿过的地方附近的百姓给迁走,最后各个分段肯定不可能同时开工的。” “为什么?”刘辩不懂就问。 董明揉了揉眉心,解释道:“开工条件不一样,气候、降水量、汛期等等南北差异过大,不是说同时就能同时的,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 刘辩听完之后,点点头:“那老师估计用这种办法,多久能够修成?” “二十年吧。”董明回道:“北方的要简单一些,南方...河网密布,很多地方都还保持着原始风貌,需要派人一点点的测量勘探,急不得。” 工期其实还能缩短,但是董明觉得没必要.....除非科技再攀升一个台阶,不然董明就按照二十年的工期来做,后面科技若是提升了,那也不是不能加速。 “二十年?”刘辩高兴了,这比三十年还要加快了十年,他没什么不满的:“好好好,那就二十年!” “老师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做?”刘辩有些迫不及待了。 董明笑了笑,道:“这件事儿还得拿到朝堂上再讨论一下,至少要跟伯喈先生他们商量一二才是。” “老师说得对。”刘辩也点点头,知道自己着急了。 董明看着刘辩的模样,心里却在想着,若是刘辩知道他最近几年都没有动工的打算,会不会气得弄死自己? 还是不要告诉刘辩好了。 在他的计划中,最近这几年除了发展农业、商业之外,就是修路。其中农业是基础,商业是补充,修路是目的。 作为种花家的一员,董明对修路有着谜一样的执着。对基建工程更是充满了好感。当然,他现在肯定不可能像后世那样修路,在他的规划中,只需要修三段连接南北的主干道就行。 涿郡至平原县为第一段,第二段起点从长安,途经洛阳、宛城、陈留、下邳、寿春、新野;第三段以襄阳为起点,直奔交州。 然后再修建各种辅路,连接各郡治所就完事了。 工程说起来简单,cao作难度也不高,除了打通巴蜀、连接西域都户这两块有些费劲之外,其他的都能搞定。这事儿也得是五年、五年的计划着来。 “既然陛下同意的话,那微臣会先跟伯喈先生他们再通通气,等下一次朝会的时候会提出来的。”董明对刘辩说道。 刘辩闻言点点头,笑着道:“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张全!” 张全迈着小碎步走到刘辩跟前,弓着腰:“陛下,您吩咐。” “去替朕将丞相先生、卫将军、左将军、少府令、执金吾、司隶校尉、御史大夫.....”刘辩点了十几个人的名字,让张全去通知他们过来。 董明见状也不着急走了,老老实实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着这些人过来。 “老师,现在时间也不早了,等他们过来之后,咱们一起吃个午饭吧。”刘辩对董明说道:“正好今日宫里炖了上好的羊汤,大家都喝一些汤,吃些羊rou。” 羊rou不是个金贵的东西,但是刘辩爱吃。以皇帝的身份来说,刘辩倒是过的听节俭的,跟他老爹刘宏相比,他的日子可以称得上是简单朴素了。 除了喜欢吃羊rou之外,刘辩在其他方面都不挑。衣食住行四大样,都没有什么过分的要求。单就这一点,刘辩的在百官和百姓中的风评,已经超过了刘宏。 从个人道德上来看,刘宏不如刘辩;但是要从做皇帝的能力上来看,刘辩给刘宏提鞋都不配。不得不说,刘宏皇帝做的也不咋地,但是那是站在国家和百姓角度来看的。如果站在刘汉皇室的角度来看,刘宏做的还是非常不错的。 保证了皇权的威严,牢牢控制了朝廷的权力,保证了刘汉天下的统治.....当然了,手段不咋样,个人道德也有很大的问题,同时对国家也没有太大的益处。 但是刘辩还不如刘宏呢...... 换了一个宫殿,刘辩让人上了一个大铜鼎,里面炖着羊rou。董明一看,就没有食欲了。铜炉清水涮羊rou,可惜没有麻酱啊! 好在除了大鼎煮羊rou之外,还上了一些烤rou、瓜果之类的吃食。董明分了一块炖羊rou,还有一大碗羊rou汤。 董明没吃羊rou,烤rou蘸大酱,就着羊rou汤吃了一个八成饱。然后吃了一些瓜果,便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着其他人吃好。 主要是等刘辩,他可能是真的爱吃羊rou,抱着一个羊腿,啃得不亦乐乎。刘辩的吃相既不文雅也不霸气。一开始蔡邕纠正过,可是后来也就放任自流了。 因为刘辩也就这种时候会这样,一旦到了正式场合,还是很让人满意的。 “伯照,你又打算做什么?这一次又是什么计划?能不能先透露一下?”袁绍就坐在董明的旁边,他倒是没怎么吃,应该吃过饭过来的。 “运河。”董明回了两个字。 一旁的夏允闻言笑了笑:“伯照还真是言简意赅啊,不过你放心,在下肯定是支持伯照的。” 袁绍倒了一杯酒,拿到董明的矮几上,道:“说说看,既然陛下将我等都叫过来了,那就说明这运河的规模肯定不小。伯照不是要将整个司隶的河道都打通吧?” “这是好事儿。”夏允道:“司隶现在越来越繁华了,现在漕运压力越来越大,将河道都打通,可以缓解漕运压力,这是一劳永逸的好事儿。” “伯照,是也不是?”蔡邕也颤颤巍巍的走了过来,笑着对董明问道。 老先生几十岁的人了,随意走动一下,也没人在意。更何况,刘辩本身也不在意这些,大家吃得开心就完事了,又得喝酒,怎么可能不让人走动。 董明摇摇头道:“不是,规模要比这个大得多。” “大得多?”袁绍来了兴趣:“说说看。” “这将是变法的标志性工程之一!”董明也不瞒这些盟友直接说道:“运河全程大概有四千里长,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达长江。二期工程会连接到南海.....这个暂且不说。” “四千里?!”袁绍惊呆了。 “贯通南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蔡邕有些浑浊的眼睛,变得精神奕奕起来。 夏允更是连酒都忘了喝,酒杯就在嘴边,他砸吧了一下嘴,道:“是我没远见了,我哪里知道会是这么长?想都不敢想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