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80.立国 (第2/3页)
天子俸资多寡,观国库之年入。以年入百一为俸资!大元皇宫内不许用宦侍,只许设女官,后妃、子女、女官之养给,由天子自付!女官欲自去者。并不许阻,以上有违,亦为非法!” 为方便记录,这些话邓季说得都很慢,不过厅中荀谌、钟繇已经快要绝倒,这样的皇帝还像皇帝么?如此叛经离道之事。自古闻所未闻! 焦沁、蔡琰、唐珞等妇人几乎怀疑自家耳朵出错,以前卫将军府吃用全是公中给付,只要官仓中有,使人去取来就是,夫君若做了皇帝,反要限定?大妇伍窕都忍不住开始暗中计算,若取税入的百分之一,这府里今年该得多少薪资? 太史慈、赵云、孙观等原本以为明白的,又开始迷糊起来。 邓季继续:“皇宫为一国颜面,乃是国产,凡修缮新建,当国库出资,此外天子可置私产。我新立大元,亦当有惠及民,今岁起,另铸新钱,民可以旧币换大元币,于国内通用。官府所设民屯之外,欲另置私产者,可于官府处以钱粮购宅地,自建居宅,地价几何,由诸公共议。此宅地,平民许购半亩内,良民一亩内,三等功民二亩,二等功民三亩,一等功民四亩。文官武将各设九品官制,五品以下,宅地只与民同,五品起,每高一品,许可多购十亩,至一品官可购宅地五十四亩为用,为天子者许够百亩宅地。此为私产,可自买卖,或传于后人,后人不及父祖之辈者,若多出之地宅一岁内不自卖,官府以地价收归,官收何处地宅,可由户主指定。此为定制,上至天子,下至平民,凡宅产逾此数者,皆为非法。” “若更换天子,旧主迁出皇宫归私宅,新主入宫。” 这一番长篇大论,也亏得这段时间邓季将之背下来,第一点总算是暂时完结。 看着晕乎乎的文武们、宾客们,身后看不见却肯定也晕乎乎的妇人们,邓季嘴角不由露出些微笑,待卫觊、韦康书写毕,稍歇一会,才再道:“其二,皇帝称天子,沿用旧称,然不可再称授命于天,而当为授命于民!” “伯儒、元将可先搁笔,下言无需录之!”邓季让卫觊、韦康停下笔,看那边的杨昀杨立一眼,冷笑道:“自入雒阳,治下多有欲使我立嗣者。我以为二子年幼,尚难决之,然难捺欲定我身后事之辈,府内府外何其多也?” 这话很使人难堪,但邓季当众提出来,是终于要定下了? 伍窕、焦沁都慌张中带着几分期盼,唐珞、蔡琰、伍艾三个虽事不关己,却也凝神仔细听着,生怕错过一字去。 “此事数问于田师,田师皆以家事,由我自决而搪之;再问贾公、徐元直,亦如此!” 邓季语气虽平静,话中却有对田丰、贾诩、徐庶不满之意,这下,徐晃、张辽、赵云尽受惊吓,不知他到底还要说什么惊世骇俗的话出来,不过仔细观察,田丰闭目似在陶醉,贾诩仍只打量别人,徐庶专心欣赏字迹。三位司州重臣倒都不受影响。 “诸子争斗,害及家国,吾不喜彼辈暗斗,若欲得。不如明争!伯儒、元将且录!” 卫觊再提起笔,听邓季道:“我以为,立嗣一事,关国之兴衰,涉万民生死。岂可由一人而断之?故定大元立嗣之制。” 非但伍窕、焦沁呼吸粗重,连邓涉、邓漳两个小的听懂后,表情也严肃了许多。 其余群臣,更不用说。 “治下以县计,五千户以下之县,由功民自选德望乡老三人,五千户以上,每多二千户,许多选一人。选乡老之法,由县中功民票选。乡老可非功民,然非功民不得投票。乡老三岁一换,不许有任七品以上官职者。我于雒阳城中,不日当择地建乡老院,待众乡老入京。大元若失国君,立嗣何人,由乡老院票选定。以我之意,兄弟且不得和睦之辈,岂有德焉?且能入选?” 听到这里,伍窕、焦沁、邓涉、邓漳心中滋味都不好受。 乡老院立嗣?虽然对于乡老一词。《周礼》中就记载为官名,由来已久,但到现在早已变成只对乡野老贤之辈的称呼了,大汉朝天子为显尊老敬贤。多有恩诏抚慰笼络乡老,然而何曾有过邓季所言之事? 怪不得自称行世所未有事,怪不得要立国号为元! 厅中聪明的,如杜畿、贾逵、杨阜、张既之辈,已有些品出味道来,先前的第一点天子领薪俸。是家国非一体,天子公私要分明,不可敛财过度、奢侈过度;第二点授命于民,却又反过来,立嗣的家事即为国事,不可由国君私决。两者不一,却何曾有邓慕安半点私心在? 这哪里是为私欲要进位称帝?分明是为分权,大异于汉制,不得不立新的国度! 便是先前出言制止的张义,此时也只有震惊和不解,正努力去消化邓季语中之意,对汉室最后那点余念已经完全烟消云散。 之前的种种不满,尽都化为惊讶、感叹,郭援脑海中想的是:此或为尧舜行事! 磐石将军韩浩几乎眼泪都要流淌出来了。 田丰继续闭目养神,贾诩则盯着一个又一个张大难以闭上的嘴巴暗乐,徐庶、田畴完全投入书法欣赏中。邓季不管别人如何,待负责记录的两人停笔,再道:“乡老非官,无品秩,俸禄各县中自给付。立国之后,我当再于雒阳城中设宫学,令教习早教文,晚习武,外以黑铁卫守护。宫学收束脩,一等功民之家,年十六以下子弟纳束脩者,皆可入宫学,其中多建舍间,分与外地功民子弟入住。欲嗣我后事之皇子,七岁起必至宫学就读。乡老院可时往宫学查其等德行、学问。” “然乡老院之职,非只立嗣一项!选内阁、选都督、选监察院长,皆乡老也!选立之外,尚有监管之责。平日监管,五岁大考,若昏庸、违法、失德者,不论天子、内阁、都督、监察院长,皆可投票否之,另换他贤!欲选天子之皇族子弟,需年满二十五、岁不过六十五,阁臣、都督、监察院长亦当如此。” “我长子、仲子岁皆只十二,三儿更幼,待其等长成,尚需十三载,逢此乱世,不敢言长寿,诸事难料,不知我可否得活至其时。立大元国之后,我当授二兄邓仲为皇室宗正,若我早遇不幸,二子未长成,可由二兄摄政掌国事,邓氏族长为宗正;若我兄弟皆不幸,乡老院可于群臣中另选贤者为君。” 邓仲实在没有想到,小弟居然将话说到这地步,可见邓涉、邓漳两个小混帐的争斗对小弟的伤害有多深。他想开口说自家并无才学,难任什么宗正、摄政,可是要真推辞了,不能帮到小弟丁点忙,又怎么忍心?想着想着,眼泪便止不住地淌了出来。 卫觊手已经抖得厉害,字迹全无平日半点美感,甚至写了两个错字,还是旁观的徐庶指出来才现。 众文臣身后,杨立也泣下如雨,突然拜地喊道:“主公,早有此策,杨氏岂敢再行不法事?” 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