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一章 风雨欲来 (第2/2页)
,只是在老龙钟响之后,闪身去了一趟北境城头,除此之外,便一直呆在书房。 这已经不仅仅是习惯那么简单了。 这更像是一种修行。 沉渊君赤脚踩在走廊地面,背后的书房,两者的距离,被越来越远,他没有回头,书房的竹门临走之时,被轻轻合上,但窗户未关。 有风吹过。 书房桌案上,堆满了一沓厚纸。 地上又是一沓。 一沓又一沓。 第一张纸被风轻轻吹起。 沉渊君推开了府邸的大门,他的面前是躬身弯腰的甲士,推开门后,他一路前行,有人在背后替他关门,大氅被风吹起。 他踩在霜草和石阶之上。 就这么缓步登上城头,看到了一袭悬在空中的白衣。 沉渊君抬起一只手来,小指和无名指微微内扣,被大拇指按住,另外两根手指并拢。 无声的号令,在北境城头迅速扩散。 洛长生双手抹过面颊,擦去满脸的风霜,恍惚之间,他听到了北境浩袤长城,从那一端响起的鼓声。 “咚”的一声—— 轰隆隆的回荡! 击鼓传花,声浪如花,恢弘而又盛大的鼓声,在沉渊君抬起手臂的时候响起。 巍巍北境,万年燧火。 曹燃和叶红拂站在长城城头,两位年轻修士的神情一片肃然,衣袍被迎面而来的大风吹起,他们望向逐渐落在城头的白衣谪仙,彼此之间眼神汇聚。 洛长生对曹叶二人笑了笑,算是见过。 至于再后面的那些圣山年轻人,他也没有忽略,扫视一圈,点了点头。 这是一个相当微小,但是暖人心弦的举动。 这些人来自大隋四境,五湖四海,他们修行境界,还有实力地位,比起曹叶,差上许多,圣子级别的人物不方便离开宗门,就此来到北境,于是他们便前来了。 此刻都是神情紧张。 沉渊君平静道:“撤城头阵法,让谪仙人应战。” 天地之间,一片大寂。 站在北境最高处的沉渊君,来到了洛长生的身边,所有人为之让道。 洛长生与他并肩而行。 沉渊君的声音有一些沙哑。 “阵法撤离,需要一小会时间,在这之前……我有话要对你说。” …… …… 鼓声响起。 并不恢弘,更不沉闷。 陈懿踏入皇宫的时候,正好听见了这道鼓声。 陈懿望向海公公,他的眼神有些意外。 因为他知道这鼓声意味着什么……太子入住皇宫之后,想要觐见的人很多,殿下不比陛下,还未曾登基,律法若是不修改,那么入宫的门槛的确不高。 大大小小,琐碎事务,已经分流摊下,但仍然很是消磨心力。 太子无暇去见太多琐碎的人,只能抽出时间,以击鼓为训令,若有入宫觐见者,立政殿内,分批以见,算是“小朝堂”,关于禀告之事,也规划了标准,若是上书禀告,只是闲杂琐事,那么自会有人警告,下次禁止进入立政殿,于是大小官员,心中便多了三分谨慎。 第一道鼓声响起。 说明立政殿要开了。 “无须担心。”海公公轻柔笑道:“殿下知道教宗大人要来,第一声鼓只是提醒,三声鼓响之前,约莫有半个时辰,想必够教宗大人您,把该说的都说清楚了。” 陈懿轻轻吸了一口气,沉沉嗯了一声。 太子对大隋这三年做出的贡献,世人都看在眼里,四境太平,风调雨顺,之前朝堂上的反对声音也越来越少……如果不是第四司“监察司”的风声,在暗巷之中提醒着有过肮脏历史的官员,这一切还远没有就此揭过,那么此刻的天都,便是真正意义上的一片祥和,官民同乐。 监察司是一颗炸弹。 随时可能引爆太平的表象,撕碎天都的安宁。 新旧制度的交替,总会如此,想要推翻残破,哪怕残破已经足够残破,但仍然是一件万分困难的事情。 太子的这个尝试,不知是否成功,不知结局如何。 但如果真要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去评价太子如今立下来的功绩。 陈懿给出的评价是。 “明君”。 可给大隋太平,四境安稳,如此执权者,自然是一位明君。 虽未登基……但手中的权力,已经足够他推动大隋,向一个好的方向去发展。 也正是因为如此,陈懿今日才会选择来皇宫,向太子说出自己的“大胆想法”。 这个想法,需要太子支持。 海公公弯腰躬身,轻念道:“咱家就送到这了。” 陈懿抬起头来。 前方就是立政殿。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