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2章:逐渐形成的默契【二合一】 (第2/3页)
城门外亦有秦军游荡。 见此,荆氏搂着儿子,一脸惊慌地对邓戍说道:“这可怎么办,大伯?” 邓戍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压低声音说道:“眼下就只有等了……” 说着,他带着家人在东城门一带的空地上歇息。 片刻后,城外忽然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俨然是秦军已对邓县展开了进攻。 而邓县城内,也有越来越的县民得知了秦军攻打邓县的消息,收拾东西,拖家带口涌到东城门这边,想尽办法迫使东城门的守卒开启城门,使他们能逃出城池,逃往其他城邑。 东城门这边,守城的军卒中亦有本地的年轻人,见此情况纷纷违背主将的命令,擅自打开了城门,使围聚在东城门一带的乡亲能够逃出城外。 而趁此机会,邓戍、邓典兄弟亦带着家中,随着人潮涌出了城外。 在顺着人潮涌出城外后,邓戍果然瞧见城外东郊有几队高举字军旗的士卒正在游荡,于是他立刻喝止了弟弟:“阿典,慢着!” 背着老母亲的邓典停下脚步,回过头不解地问道:“怎么,阿兄?” 只见邓戍盯着远处的秦军士卒,摇摇头说道:“不行,现在还不能走!” 说着,他不由分说拉着弟弟与弟媳,一家人在城门外的墙根下藏了起来。 见此,邓典不解问道:“阿兄,为何要藏起来?” 只见邓戍压低声音解释道:“魏军还没到,对面的秦军毫无顾忌,此时若我等逃离,必然遭那些秦军追杀……” 话音未落,远处就响起了惨叫声,面色大变的邓典站起身来转头一瞧,旋即便看到有秦军的士卒在追赶屠杀那些逃出城外的县民,同时在杀人之后,抢掠他们随身携带的财物。 听到那些惨叫声,荆氏满脸惊恐地抱住了自己的儿子,而耳朵不太好使的老母亲樊氏,此刻倒是没多少惊慌,她只是奇怪于为何有那么多人跑出城外。 唯独邓戍、邓典兄弟二人,亲眼目睹秦军士卒对他邓县百姓的屠杀,那真是毫不留情的屠杀,鲜有邓县的百姓能够从那些秦军士卒手中逃脱,这使得那些原本已逃出一段距离的邓县百姓,又被迫折了回来。 “阿兄!” 邓县心中越来越着急,因为他发现,远处的秦军士卒正在向城墙这边逼近。 而邓戍亦看到了这一幕,咬牙说道:“实在不行就先回城内,总之,没有魏军在旁,绝对莫要逃离城池……”正说着,忽然他脸上露出几许喜色,压低声音提醒道:“来了!魏军来了!” “……” 邓典心中一惊,顺着兄长的目光看去,只见远处徐徐驰来几百名骑在马背上的士卒,这些士卒高举着、字样的旗帜。 他问兄长道:“阿兄,那些骑在战马背上的士卒……” “那是骑兵!”邓戍打断了弟弟的话,解释道:“是魏国方城令蒙仲麾下的骑兵。” 邓典点点头,看着远处徐徐而来的魏国骑兵片刻,又皱着眉头问道:“怎么才这么点人?” 的确,相比较邓县东郊动辄三四千人的秦军,那支魏军的人数实在是少,粗略估计才两三百人。 然而让邓典感到不解的是,明明那边的秦军数量有三四千人,但这些人在注意到魏军骑兵的到来后,这些秦军士卒纷纷向两旁退散。 那些秦军……畏惧那支魏军? 这也不对! 虽然隔着颇远,但邓典仍能依稀听到,那些秦军士卒中或有人朝着魏军到来的方向大骂。 可骂归骂,那些秦军还是对这支魏军避而远之。 而此时,那区区两三百魏军骑兵,亦在距离邓县城墙约两百丈左右的位置停了下来,旋即,有几名骑士翻身下马,将两支绘有、字样的旗帜竖在地上,旋即伫马不前。 “阿兄,魏军这是什么意思?” 邓典问兄长道。 听了这话,邓戍还未来得及解释,他们所在的人群当中就有人喊道:“大家快逃啊,只要逃到那两面旗帜下,秦军就不会再追杀我等!” 唔? 邓戍有些意外地转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他知道,这些人当中肯定有从郦县、穰县、皋浒逃奔而来的知情者,很有可能就像他一样,为了保护家人而冒险来到邓县。 “阿兄,那人说的是真的么?” 耳边,传来了弟弟邓典急切的询问。 邓戍点点头说道:“不错,虽然我也不清楚究竟怎么回事,应该是秦魏两军的高层将领有过约定,只要我楚人能逃到那两面旗帜,秦军就不得再追杀我等,否则魏军就会攻击他们……” 正解释着,附近的人潮已朝着远处那两面旗帜逃去,见此,邓戍亦催促弟弟道:“快!背上母亲,咱们跟着人群一起行动。” “嗯。” 只见在人群中若干知情者的指引下,成千上万的邓县楚民纷纷朝着远处那两面、字样的旗帜逃亡。 期间,沿途仍有秦军士卒追赶、屠杀他们,但与先前不同的是,这会儿秦军只是在两侧夹击追杀他们,而没有派人正面堵住这些楚人逃亡的去路,显然是在顾忌着什么。 可即便如此,仍有大批的楚民倒在秦军士卒的兵器下。 而背着老母亲的邓典,亦险些被一名秦军士卒用短戈戳中,好在他在郦县当军卒的兄长邓戍立刻拔剑,弹开了那名秦卒的兵器。 “阿兄……” “快走!” 一边喝令弟弟带着母亲与妻儿离开,邓戍神色严肃地盯着徐徐向他逼近的三名秦卒。 要说他此刻心中毫不惊慌,这自然是假的,毕竟他在郦县当兵,早在秦军进攻郦县时,他就已经领会过这些秦卒究竟有多么厉害。 不过,相比较附近那些满脸惊慌无措的楚民,邓戍很清楚对面那些秦卒想要什么,于是,他立刻就将背在背上的包袱丢在地上,又将怀中的一包钱币亦掏出来丢在地上,然后紧紧握着手中的兵器,顺着人群徐徐后退。 果然,那三名秦卒见到这一幕,在稍微思索了一下后,便放弃攻击邓戍,转而去追杀其他的楚民。 这也难怪,毕竟邓戍手持兵器、一身甲胄,且非常识相地就丢下了随身携带的包袱,这一看就知道是从郦县、穰县逃到这边的楚国败卒,与其花费很大精力将一名楚国兵卒逼上死路,甚至还要防着被其临死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