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6章:半边天 (第1/2页)
华夏帝国,公元1645年9月。 京城。 这些天,华夏报不断在报道关于华夏帝国第二次科举,顺天书院开学以及华夏帝国第一次阅兵的消息。 大街小巷,无不在议论这些事情。 醉仙酒居的某雅间内。 宋钰瑛,冯萱萱,任彩依,徐文秀,谭敏,唐柔柔六个女子聚在一起。 六人都是第一次科举中举的女子,其中宋钰瑛还是探花。 她们都是才回京不久,之前都是前往地方锻炼了半年。 经过半年时间,现在回到京城,回到翰林院接受最后的考核,考核后她们将分配职位。 “记得上次我们在醉仙酒居还是在半年前吧?” 谭敏的性格大大咧咧的,而且酒量不小。 在这个时代,女子喜欢喝酒本来就不多,更别说这种才女。 当然历史上也有好酒的才女,比如:李清照。 “是啊,不知不觉已经半年了。” 唐柔柔感叹道:“这半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经历了不少事情……” 说着神色一暗,低声道:“说实话,现在我有些后悔考取功名了……没想到官场如此复杂!” 虽然只是半年时间,但这半年时间内,唐柔柔接触了许多官场上的事情,觉得太灰暗……想做点事情都不容易,这与她想想的不一样。 官场如战场,唐柔柔深有体会。 更何况还是女子为官,处处明里暗里的遭到各种为难。 徐文秀皱眉,她也有类似的体会,但没打算退缩:“我相信,以后会好起来的。作为女子,能有为官的机会,也能轻易放弃?” 啪! 谭敏啪桌,大声道: “怕什么!” “女子难道就比男子差?” “我们照样能做官,而且将来要做大官!” 在地方一段时间,谭敏四处碰壁,但却越战越勇,而且还有才华。 她是不会放弃的,甚至幻想着未来能进入内阁,为天下女子争口气! 宋钰瑛看向众人,这是她第一次和五人来醉仙酒居。 第一次科举就她们六人中举,作为女子,理所应当的团结在一起。 在这半年时间内,宋钰瑛自认为过得还不错,唯一可惜的是,她一直想拜师的鲁班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鲁班就在京城,只是宋钰瑛不知道。 她开口道:“我们是华夏帝国第一次科举中举的女子,听说这次科举参加的女子多达数十人,未来还会更多……女子为官也有男子没有的优势,而且大明王应该很支持,我们不必太担心。” 其实,宋钰瑛已经得到消息,她很可能会到工部任职,这也是她所期望的。 她一路比较顺利,专心做自己的事情,不愿意轻易进入官场的争斗。 当然,她很看重来之不易的机会。女子通过科举而做官,千古难遇,也想为天下女子证明:女子也能做官,而且能做好官! “我们现在担心的不应该是考核吗?” 冯萱萱插话道:“希望能有个好的考核结果,这样就有机会留在京城。” 地方条件太苦,冯萱萱希望在京城这个繁华的都城做官。 任彩依轻轻拨弄了下自己的头发,道:“我倒是不愿意留在京城,没有背景,没有关系,很难在这里立足。若是有选择,我宁愿回家乡做个县令。” 冯萱萱看着任彩依,笑道:“彩依,你倒是看得明白。” 说着,看向徐文秀,问:“文秀,听说你和家里人吵架了,要不要紧?” 徐文秀家里也算是书香门第,来参加科举也是偷偷跑出来的,表面温和,内里却十分傲气。 本来参加科举也只是试试,没想到居然中举了。不过,却没得到家里人的认同。 加上徐文秀没顺从家里人为她安排的婚事,因此闹翻了,一直不回家。 徐文秀一脸倔强:“我从来都不后悔,现在不会,将来我不会!” 六人中,除了宋钰瑛,冯萱萱,谭敏外,徐文秀,唐柔柔,任彩依三人的情况差不多,只是徐文秀的情况最为严重。 唐柔柔想退出官场,不只是认识到官场的昏暗,还有家里人的原因。 六人年龄在十八到二十之间,都还没有成婚。 一般人家的女儿,十五岁左右就订婚或者嫁人了,她们六人的家境都比较特殊。 尽管如此,六人中,唐柔柔和徐文秀都是有婚约在身。 徐文秀就是因为不满意家里安排的婚姻才跑出来,然后恰好赶上华夏帝国第一次科举,然后幸运的中举。 女子能参加科考,还能中举为官,让徐文秀有了底气,想要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 当然,在这个时代,她们的行为是“叛经离道”,是“不孝顺”,是很难被认可的。 还好,有大明王王宇的支持,没人敢阻拦。 但不可否认,徐文秀,唐柔柔,任彩依三人现在压力很大,内心期望得到家人和世人的认可。 “其实,我们不用太担心。” 宋钰瑛开解道:“女子也有最求自由的权力,世人的理念太陈旧。何况大明王似乎想提高我们女子的地位,我们可不能退缩。 现在世人不理解,但将来他们会改变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展现出我们女子不输于男子的才能,才能被认可。 自古以来,名垂千古的女子不少,武则天还做了女皇帝……足以证明我们女子也能出人头地!” 从小收到爷爷宋应星的影响,宋钰瑛的思想在这个时代算是前卫的。 “就是嘛!” 谭敏赞同道:“武则天,我们也许比不了,但也是可能居高位进内阁!” 心气儿不可谓不高! 任彩依白了谭敏一眼:“野心不小……隔墙有耳,要是被大明王知道,你可就惨了!” 突然间安静下来,众人注意着门外是否有动静。 还好,似乎没人偷听。 “好啦,我们就别说不开心的事了。” 冯萱萱转移话题道:“还是谈谈关于科举,阅兵和顺天书院的事情吧。” 唐柔柔来了兴趣,道:“忘了跟你们说,我已经报名去顺天书院应聘教谕,若是成功,就辞官。” 顺天书院还有半个多月就开学,对外招收学员和招聘教谕,尤其是女教谕很缺少。 “我听我父亲说过,这次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