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1章:我才是主角啊! (第1/2页)
华夏帝国,顺天书院。 开院典礼已经过去两日,前来华夏帝国的历史聊天群的嬴政,刘邦,武则天等群成员依旧就在京城。 只不过,这些人按照各自的心思,做着不一样的事情。 在顺天书院内,宿舍区。 书院的宿舍区基本都是新修建的,两层的房屋,每层可住八人,一栋宿舍可供十六人居住。 男女宿舍区分开的,不在一起。男宿舍区是女宿舍面积的数倍。 在男宿舍区的某一宿舍内的第一层。 周显,十九岁,眉清目秀。 此刻,宿舍第一层内就他一人。 “已经两天了,没想到老子真的穿越了,还是他么的灵魂穿越。” 没错,周显遇上了传说中的“魂穿”,原本的名字与这具身体一样。只不过,魂穿过来没有这具身体的记忆。 来到这个世界,因为没有记忆,周显不敢妄动,也很少说话,只能默默的熟悉身边的环境,了解信息。 根据这两日了解的情况,周显知道这具身体原本的主人也叫周显,而且是个书呆子,孤僻,不善与人打交道,与宿舍中的人也不太熟。 “顺天书院,读书好像也不错。” 这两日周显也了解到,他穿越到了古代,但好像不是华夏的古代,因为这个国家被称为“华夏帝国”,书院叫“顺天书院”,史书上都没有。 周显推测,他可能穿越到了一个类似于华夏古代的世界。 “不过,这里还真是简陋啊!” 周显无奈的看着宿舍内。 八张单人木床,木床垫的是干谷草,然后铺上一层粗布,最后就是一床新而简单的被子,看起来十分单调且寒酸。 宿舍内,八张木床,分列在两边,一边四张,中间放着四张木制书桌拼在一起,每人还有一个四脚的木凳子。 在每一边的木床头尾都有一个两层的木制衣柜,一共四个,每个两人使用。 “不过,很奇怪啊,这个古代果然与华夏古代不同,不仅有水泥,还有水泥和钢筋捯成的水泥板……可是为什么宿舍只是两层?多浪费空间!” 望着天花板,周显感慨这个古代有水泥和水泥楼板的同时,暗骂这里的建筑技术太差,似乎只能建造两层的房屋,而且墙壁也只是刷了一层水泥而已,没有粉刷,没有地砖和墙砖,没有华丽的天花板…… 周显并不知道,这些还是大明王王宇抽空指导工部,才有了如今的砖墙水泥两层楼房,已是莫大的进步。 光是建造这些宿舍,都耗费不少。 心里感叹一番,周显坐在桌前,从抽屉里拿出几本课本。 《基础算学》 《大明历史学》 《四书五经之文学》 《律法起源》 《华夏帝国律法》 《诗歌之音韵学》 一共六本书,没有精美的书面,很有古代感。 “与二十一世纪的课本相比,真是差距甚大啊。” 看着六本书,周显已经知道其中《基础算学》属于算学,《大明历史学》属于史学,《四书五经之文学》属于文学,三者都是顺天书院所有学员的必修课。 而,剩下的《律法起源》和《华夏帝国律法》属于法学,《诗歌之音韵学》属于音韵学,是周显选修的课。 按照顺天书院的规章制度,所有学员进入书院后,须过一年才选择专业课。 顺天书院是四年制,毕业后可以离开,去考取功名或者其他的,也可以留下继续深造。 “怎么感觉,这顺天书院许多东西有着现代世界的影子,有些不伦不类的。”周显心里纳闷。 要是让王宇知道,估计会被郁闷死! 在王宇看来,顺天书院诸多的先进地方,都是他万般努力下的成果,来之不易。 翻开《基础算学》,虽然不是第一次看,但每次周显都感慨:“奇怪啊,怎么看都像是小学数学课本啊,而且为什么会是现代数学,用的阿拉伯数字……难道这个古代世界的华夏帝国,是东西方结合的世界?” 殊不知,周显口中的小学数学课本《基础算学》就是王宇煞费苦心,与汤若望,宋应星等中西方人才一起编写的课本。 除了《基础算学》,还有高等算学,以及更专业的算学理论。 把《基础算学》放下后,周显左手拿起《大明历史学》,右手拿起《四书五经之文学》,摇头自言自语: “头疼啊,这里的文字基本都能认识,不认识的也是复杂的繁体字,与华夏古代文字很像啊……而且,这大明历史,四书五经都与华夏历史差不多……日了狗了,怎么会有这种事情……难道这个世界,在大明之后就改变了,没有了大清,取而代之的是华夏帝国?” 来到这个世界只有两日,周显得到的消息不多,但足以令他疑惑重重,搞不明白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说不是华夏的古代吧,但手中的《大明历史学》,《四书五经之文学》都是华夏历史上的。 要说是华夏古代吧,但大明后应该是大清,然而这里却是华夏帝国…… 朕的大清亡了? 周显一头雾水啊! “看来,还需要获得更多的信息才行。” 周显挺直身板,言道:“既然魂穿到这个世界,就让本大爷来揭开这个世界的面纱吧!……以本大爷的才华,至少能做个大富豪,或者大官,王侯,甚至皇帝都有可能!” 看过不少穿越的历史文,周显有些飘了…… 这两日熟悉了环境后,少了不少来自前身身份的顾虑,今后周显打算步子迈得大些,进一步了解这个世界,然后回话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人生。 “我才是这个世界未来的主角啊!” 周显准备大干一场。 可怜的他,以为自己魂穿到这个世界便是主角,不知道王宇和历史聊天群的各位群成员听到后会作何感想? “嘎吱!” 突然宿舍门开了。 进来三个人,都是周显的舍友。 “周显,你为何总是待在屋里看书?” 走在前面进来的王锡阐看着周显,心道:这人读书也太用功了。 王锡阐今年十七岁,苏州人。 此人,在历史上也是有记载的,历史上明末清初的天文历算学家。明末时,他虽仅17岁却极富爱国之情,时值清军南下,弘光政权覆灭,江南各地纷起抗清,他以投河自尽表示尽忠明朝。 不过,这个世界,因为王宇的出现,以及华夏帝国的创立,王锡阐还活得好好的,并且报考并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