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无后顾之忧 (第2/2页)
年内战,所造成的损失可想而知。纵然程枭涯能统一北疆,未必先休养生息才对,未必便会第一时间发动南侵。” “你说的也是未必,不是么?” 郭羽摇头道:“本将军不能将北境的安危赌在一个‘未必’上。而且,如果蛮族懂得休养生息,那北境防线也不会连年遭到侵扰了。” “……” 梅韫桦皱了皱眉,不再说话,算是默认了郭羽的说法。 “此次北伐,无需太多兵马,仅出两万甲士足矣。” “两万人?” 刘河一愣,“两万如何能够?” “够了。” 郭羽将剑指向北疆九城中最南面的疆南,“只消与东芜通过气,我军便可立即出拒蛮关北上。东芜往西,我军往北,程枭涯两面受敌,再加上还要警惕北面的完颜家,各城驻军定然不会太多。凭借两万人,便足以吞下疆南城。” “拿下疆南,就等同于打开了北疆九城的缺口,进可攻退可守,已是立于不败之地。哪怕局势不对,也可卷走城中钱粮退回北境,怎么算都是赚的。” 郭羽又看向李奇鹏,“此次北伐我军毕竟算是帮助程启扬平乱,粮草器械等皆由对方供应。并不会对大宋造成太大的负担,而只要打下疆南城,也不怕他们敢不给。” “即便钱粮的问题解决了,可…” 李奇鹏皱眉道:“时间上总也是不够的。难不成将军打算先斩后奏?先出兵北伐,再通报天岚?” “正是。” “此事不可。” 李奇鹏摇头道:“将军身为镇边大将,手握兵权,擅自出兵便是犯了忌讳。一 旦这么做了,那无论此次北伐结果如何,天岚那边恐怕都将问罪于将军。” 朝堂上的言官是个什么德行,李奇鹏也算是清楚。那些个人成日里就喜欢抓着别人的过错说,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无可厚非的事,也能写出三四道折子来。 若是郭羽擅自出兵,那弹劾他的折子怕是要堆的比人还要高。 郭羽毕竟是陈奚所选的接班人,大宋未来的扛旗者,李奇鹏实在不想见到他就这般退场。 “事急从权,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郭羽道:“我会亲自写信说明此事,想来王上与两位丞相也能体谅到我的难处。” “这…” 李奇鹏再劝道:“兹事体大,望将军慎重考虑。” “没什么需要考虑的了,再考虑黄花菜都凉了。” 郭羽一摆手,“总之情况便是如此,诸位回去后,还请立即着手准备北伐事宜。” 说着,他朝众人一抱拳,“我知诸位深恶蛮族,但为北境之安危,还请暂且放下与蛮人的血仇,本将军在此拜托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犹豫半晌后,终还是一同抱拳,齐声喝道:“末将领命。” …… 待商议完北伐的事情后,镇北军的一众人便立即告辞离去,堂中便只剩下郭羽与黄清二人。 “说说看吧,郭大将军。” 先前议事时自始至终都未发一言的黄清,在众人全都走后主动说起话来,“你是怎么想的?” “什么怎么想?” 郭羽眉毛一挑。 “你为何要北伐?” “先前我不是说了么,为了北境的安危…” “少用这理由来搪塞清儿。” 黄清白了他一眼,“旁人不知道北疆的形式,清儿还能不知道?” 哪怕光靠着东芜一城,王明华至少也能与程枭涯周旋一年。等到内乱彻底结束,北境的兵也被郭羽练出来了。凭他的本事,打退蛮族并不是难事。 明明能以逸待劳,却偏要主动出击,这根本不是郭羽的风格。是以,此次北伐他定是有所图谋。 想起昨晚郭羽在最后向程启扬提的条件,女子眯眼笑道:“郭大将军你该不会是想趁机将整个北疆都吞掉吧?” “虽然不是,但也差不太多。” 郭羽高深莫测地笑了笑。 此次北伐,他确是另有打算。 蛮族于北境,始终都是一个威胁,如果不能妥善的将之处理,那么大宋每年都要在北境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如果大宋想要终结乱世,一统九州,那么便必须先解决掉北疆。 尽管昨晚程启扬已经答应事成后向大宋称臣,但那还不够。 郭羽回头看向墙上挂着的地图。 这一次,他要彻底解决掉大宋来自北方的隐患。 他要让大宋在统一九州的路上,再无后顾之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