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27 看房 (第1/2页)
初一的早上,向涛两口子依然是睡懒觉,因为实在是没事干。 等中午集市上的小吃摊都开张了,吴伟不知从那儿搞了个小吉普开过来了,车上还带了个看上去六十上下,看气质和张宏北挺像的老头。 吴伟介绍他就是赵青云老婆的舅舅耿宝常,是琉璃厂荣宝斋古玩店里专门管文物收购的,在京城的古玩圈子里,也有响当当的字号。 向涛恭恭敬敬的说:“麻烦耿老师了,以后恐怕还要经常麻烦您。” 说吧,就奉上一个大号的红包。 起初耿宝常坚辞不受,不过等向涛硬是把红包塞进他的口袋,耿宝常苦笑说“你这是让我丢人呢。” 向涛:“您是我请来收购古董的顾问,我给的是您的劳务费,一点都不带丢脸的。” 这话说得耿宝常心里热乎乎的。 向涛带上陈丽萍上车,小吉普屁股一冒烟,很快就到了故宫东边的南池子大街。 下车后陈丽萍就惊呼,这边距离故宫好近啊,站在街上就能看到故宫高高的围墙,风景很好的。 吴伟说金水河那边的风景好要好。 既然都这么说了,向涛索性沿着这家围墙外围走上一圈,先看看风景。 看到院墙保存完好,还能看到院子里高高的大树。 耿宝常说,这家养了一颗枣树,一颗柿子树,都是有美好寓意的,估计能有百年树龄了。 等绕到金水河边,向涛看到自己面对的,正是紫禁城东南角上的箭楼,围绕故宫的金水河,正好在这边拐了个弯。 河岸边还有翠柳,和其他数目。 风景绝对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他心里还在想,房主就是开价就是五十万美元,他也要拿下来。这样的房子错过了,或许这辈子就再也没机会了。 再看到这家的院墙外到金水河边,还有十来米宽的间距。 向涛心里更加满意,他想把这块地方全部都圈子起来,成为私人地盘。“这房子我要定了!” 陈丽萍丽萍也说,这边的风景她很喜欢,要是宅子也过得去,还是买下来的好。 既然两口子都这么说说了,耿宝常心里也有底了。 敲门,进屋。 房主金鸿运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和向涛一样,都穿着草绿色的军大衣。据耿宝常介绍,这家既然姓金,住的地段又那么好,过去应该是皇族。 金鸿运也是个干脆人,几句闲话说过,就带着向涛他们挨个房间观看。 向涛看到这里边的房间基本保持完好,漏水的一间都没有。家里还有相配套的满堂家具,具体是紫檀木的,还是鸡翅木的他看不懂。 再次回到正房,金鸿运说:“想要就说个痛快话,我一家急着出国。” 向涛;“房子不错,地段也不错,但五千美金实在是太多了,要是能四千的话,立马成交。” 金鸿运急的大叫:“我还带家具的,这都是古董家具,都是宫里赏赐下来的。” “这东西现在不值钱,而是钱值钱,尤其是美金,这年头有几家人家能拥有美金?”吴伟也在帮腔。 房主只一个人,而向涛这边却有好几个,一番车轮战后,房主算是松口了,四千五百美元。 向涛赶紧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卖房协议,把房子的地址,价钱都给写上,让房主签字,又让见证者吴伟,耿宝常也签字。 交付钱款时,房主看到向涛书包里那厚厚的一叠美元口水直流。“爷们好有钱啊,古董要不要?” 还有古董,向涛看了眼耿宝常,看到他点头后说:“你都有啥好东西,拿出来看看。” 房主说他家的古董都是老辈人从宫里赏赐得来的,运动前他收拾了一箱子父母藏起来了,现在他要出国了,就想出手了。 耿宝常粗暴的打断说:“别说废话了,我们不听故事,你要是有东西,就赶紧拿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