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772、 再好的交情也比纸还薄 (第2/2页)
冲着她来的! 侨务委一员会接收了大笔海外华侨的捐款,虽然大部分都交给了财政部,但手里还有一大笔钱!按照陈春圃的话说,有小二十万呢!用其中一部分作启动资金,吸引赵时甫等人的十几万,共同投资航运,那是肯定能挣大钱的! 但是,这就和她的人生目标有一点抵触了! 这个抵触,不是因为她不想挣钱!而是她心里有一个模糊的,还未跟任何人提过的想法!汪主席的“中日和平”方案,有一个核心目的,就是摆脱蒋!这个目的说的更明确一点,就是“另立中央”! 诡异的是,她要想投资航运挣大钱!就不可能“另立中央”!事情就是这么矛盾的! 但是,钱,她还是想赚的!关键就是怎么赚的问题! 她看一眼陈春圃那双渴望发财的眼睛,就说:“这个事,你不能急!你一定要和佛海商量一下!看看他是什么意见!这一点至关重要!” 在汪夫人的感觉里,只有周佛海最理解她,也是她最坚定的支持者!周佛海一定能处理好这件事! 此时,陈春圃如同得了圣旨,立刻说:“好,我明天就和周主任联系!” 5-21 杨庆山告别赵时甫,回到自己的公寓里。 这是一栋两层小楼。在重庆,这就是最好的房子了,但和他在武汉的“杨府”比起来,简直就是一间草窝!但重庆实在找不到更好的房子了,他只能将就着居住在里! 来给他开门的,就是崔槐。 崔槐是从武汉回上海的。但自从到了重庆,杨庆山就深感手下人不得用!他特地打长途到上海,费了好一番口舌,终于把崔槐劝回来了。 到重庆这几个月,他终于看出来,崔槐是个粗中有细的人。他看着粗野,孔武有力,有点吓人。其实却是个精明细致的人。 他每天夜里都是最后一个睡觉,要把所有门窗都检查一遍才会放心。 家里的下人有时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发生争吵。他冲过去就是一通吼,把他们骂开,然后才一个一个询问情况。他问清楚了,自然会有公断。下人们不得不服他! 此时,崔槐替杨庆山开了门,小心看了看他脸色。 他无声跟着杨庆山进了客厅,看着他坐下,然后泡了杯浓茶放在他面前。 他小声说:“先生,喝口茶,解酒。” 杨庆山喝了一口茶,就放下了,然后抬头看着崔槐。 崔槐又小声说:“还是没机会?” 杨庆山摇摇头,还是说不出话来。 他的三十箱“货”,好不容易从上海弄出来,运到武汉!也差点丢在武汉! 现在,这些给他惹了无数麻烦的“货”!现在却陷在乐山的一家仓库里!已经好几个月了,却运不进重庆! 他妈的,他在重庆看了看行情,就还要再说一句“他妈的”! 重庆城里,大大小小居然有四百多家烟馆!每天都有许多人躺在榻上吞云吐雾!每天的利润,就有上万元钱!但老子的货,却陷在乐山,运不进来! 原因既简单又混蛋!就因为重庆的水上警一察局,控制着重庆的所有鸦片通道!不让他们扒层皮,是想都别想!这也还在其次!更主要的是,重庆的烟馆生意,都在赵老板控制之下!他要把自己货运进重庆,岂不是和赵老板抢生意! 他虽然和杜老板有一些交情。但为了这批货,再好的交情也比纸还薄! 似乎,赵老板也和上海的杜老板有一些交情。但这些货是从上海杨柳街货场里抢出来的!他要再为这批货去找杜老板,简直就有点不要脸了! 所以,杨庆山一到晚上静了下来,就为这笔生意发愁!崔槐问有没有机会,也是这个意思!崔槐也为此发愁! 这时,一个下人悄悄进来,小声说:“先生,白长官来了。” 杨庆山立刻说:“请他进来,快请他进来!” 胖胖的白崇信在门外应道:“杨老板,来了来了。”说着,他就出现在门口。 杨庆山让崔槐给白崇信泡了茶,就微笑说:“老白,怎么回事?这么晚来?” 白崇信收起脸上的笑容,小眼睛瞪得圆圆的,盯着他说:“杨老板,我今晚来,就是为了给你报一个信儿,陈子峰那个宪兵队,现在也到武汉来了!” 杨庆山不由叹息一声,“兄弟,你这个消息已经迟了!我也听说了!” 白崇信有些惊讶,“您怎么知道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