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闯王的招降 (第1/1页)
曹鼎蛟清楚的记得,在后世高迎祥被俘虏后,直接被押送到京城。 崇祯皇为了报仇雪恨,直接下令,将高迎祥直接凌迟处死,而且凌迟的刀数,达到1560刀,死的极其凄惨。 曹鼎蛟看着这个身形有些佝偻的汉子,低声问道:“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好说的?” 董非在旁边出声道: “曹大人,咱们还是别跟这个叛贼交谈过多,以免落人话柄。” 曹鼎蛟笑道:“无妨,这人都是我抓住的,难不成还有人怀疑我跟他勾结不成,反正他也是必死之人,咱们陪他聊聊又如何。” 高迎祥眼咕噜一转,并没有多说什么,反而是一副惆怅的样子,不停的唉声叹气。 曹鼎蛟看到他这副模样,不由得一阵厌恶,冷笑道: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别故作深沉的样子,还有别一开口就是那几句酸掉牙的话,什么将军你马上就大难临头了…老子不信。” 高迎祥感觉喉咙一堵,这小子怎么知道自己要说的话? 董非捂着额头,自家的曹大人还真的是没有文人的样子啊,这还当个屁的文官啊,要想当文官就会要逢场作戏呀,自家曹大人还得多磨练磨练。 高迎祥又思之片刻,这才开口道: “将军这样的真龙怎么会被明廷所束缚?本王看到你居然为惨死的百姓报仇,也知道你是个心性未泯之人,为何要助纣为虐。 将军可知道我们陕西苦啊,陕西天灾不断,灾荒连年,搞得民不聊生,易子而食,朝廷昏庸无能,贪官污吏横行于市,老百姓们要不是活不下去了,怎么会揭竿而起?我想我们应该是同一路人。” 曹鼎蛟摇了摇头笑道: “闯王,我同情那些被屠杀的老百姓,是因为他们本就不应该死,这世上确实有太多太多的贪官污吏,还有昏庸失德而无能的官员,可是我们的立场根本就不同。 我的想法是去找到解决这些事情的办法,而你们的做法确实让事态一步步扩大,在外敌四顾的情况下,最后把这个帝国搞得分崩离析。” 闯王高迎祥冷笑道:“哼,说到底你也不过只是那些贪官污吏的走狗罢了,飞鸟尽,良弓藏,可笑。 难道我们这些人就活该被贪官污吏所整死,难道我们这些人就活该被人家饿死?本王只不过想救救这大明的黎民百姓,让他们不至于活活饿死罢了。” 曹鼎蛟抿嘴一笑,然后然后说道: “唉,所以你这种人才是最可恨的,口中全是大义凛然,干的事情却猪狗不如。” 高迎祥依旧是傲然说道: “本王无愧于心,不仅杀了诸多贪官污吏,而且还救活了数十万百姓。” 曹鼎蛟仰头大笑,脸上的菊花笑容渐渐收敛不住,良久才停。 曹鼎蛟这边可引起了士兵们的注意,于瑞莹这个小丫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偷偷的跑了过来,躲在旁边偷听着。 曹鼎蛟冷眼以对高迎祥,怒声道: “是啊,你们这些流贼救了整整几十万百姓。 可你们这些人每到一地就是烧杀抢掠,从不事生产! 从老百姓的手中抢走了他们最后一份口粮,那些无辜的老百姓只能被你们这些人裹挟着加入了叛军。 然后要么在某次攻城战中不幸惨死,要么被官兵砍掉人头充作战功。 百姓们何其无辜,百姓们何其凄惨,为什么你们就不能换种方式呢?” 曹鼎蛟真正推崇的还是那些为人民办事的军队,就算是成为了义军,也要拥有自己的原则和纪律! 从来都不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踏踏实实的和老百姓们搞好关系,能得到多数人支持的义军,是信息战之前克敌制胜的法宝。 曹鼎蛟当然不会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告诉某个高傻瓜,屁股决定脑袋,曹鼎蛟现在所处的位置根本就不允许他进行那么激烈的改革,改革者又有几个能有好下场的? 而且曹鼎蛟比较疲懒,只想到外放到南方几个大省里面充当一个县令知府什么的。 曹鼎蛟一番话下来,董非,大壮,于瑞莹,王二发都是若有所思的看着他。 大人说的好像挺有道理,原来叛军竟然如此可恶,自己之前还差点被这个高迎祥迷惑着呢。 高迎祥脸色狰狞青筋暴起,涨红着脸跟着脖子说道: “你这家伙也只会耍耍嘴皮子功夫罢了,若是你会怎么做?” 曹鼎蛟露出了菊花般的笑容,打断他说道:“我若只会耍嘴皮子功夫,那你就不会出现在这里了。” 还还有后半句他没有说出来,那种话是不能说,也不敢说的,否则他们家的东家崇祯皇帝分分钟把他曹鼎蛟切成片……… 高迎祥脸皮青一阵红一阵,他这才想起自己,就是被这个可恶的家伙给俘虏了,而且这家伙本事还真的是不小。 二十万大军当中都被他杀了个七进七出,最后还全身而退,这找谁说理去? “切,稚子,某不跟你一般见识。”高迎祥强行撂下了一句狠话。 大明紫禁城,文渊阁内,崇祯皇帝看到了泉州刚刚送过来的加急军报。 洪承畴的最新战报大概上的意思就是: 曹氏三叔侄在湫头镇大败闯贼,击杀贼军近万,最终因为寡不敌众,不得不转进泉州府。 曹文诏之侄曹鼎蛟,单枪匹马顶住了近二十万叛军的围攻,左右冲阵十余次,击杀叛军无数,成功掩护了叔父曹文诏退回泉州府,守备曹鼎蛟下落不明生死不知。 崇祯皇帝一把年纪的人了,居然感觉眼眶有些发红,对着身边的大伴王朝恩哽咽着说道: “辽东吴三桂的兵马,天雄军卢象升已经赶去,朕还传诏了孙阁老重新出山,泉州之围倒是不必担心,只是…… 不曾想这世上居然还有如此忠孝的武将,为了救出叔父,不惜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可惜了这样一员绝世猛将。 曹鼎蛟的父亲好像是曹文耀吧,朕还记得曹将军当年就是为朕战死忻州,唉,往事不提也罢。” 大明讲究以孝治国,曹鼎蛟此举此为,哪怕是那些瞧不上武夫的文官,也会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王朝恩这么喜欢这员,武将,也是忍不住掉了几滴泪,悲声说道: “唉,皇爷,咱们还是要处理好曹家的身后事才是,也让这小小曹将军,能够走的安心。” 崇祯皇帝立刻批文道: “你这老狗,快去拿来笔墨! 鼎蛟之力战,均无愧良将材,其纯孝纯良之心,朕深受感动,铭感五内。 然而运移事易,难于建功,而易于挫败,遂至谋勇兼绌,以身殉之。 盖天命有归,莫之为而为者矣。 特加封曹鼎蛟为镇南将军,务必厚待其家眷,厚葬之!” …… 凯旋而归的曹鼎蛟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被死亡了!而且批红的还是自己的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曹鼎蛟挺尴尬的,想必崇祯皇帝也会挺尴尬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