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_第1536章 终章老祖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36章 终章老祖宗 (第3/5页)

话,我们也可以慢慢的将他变为我们的疆土,比如你的亚美尼亚国,这些年,也已经前后移民不下二十万人口了吧?”

    “是的。”

    “还是少了一些,海中道现在有五郡之地,占据着外高加索和亚美尼亚高原,人口超过百万,汉移民才二十万人,不过占两成,依然还只是少数。”

    长卿道,“但是我们这些年也搞置换移民,把一些波斯人、阿拉伯人、埃及人等移民到这边,然后再把原来世代生长在这边的部落迁移走了大部份。现在真正的原住民,其实也已经不过三成左右了,另外有一半是来自各地的移民,我们汉移民占有总数第二多,已经很可观了。”

    “确实可观,但两成依然不够,得想办法加强。中原没有那么多人可移了,你们自己得想办法,比如加强殖民教育,加强汉化速度,两三代之后,让那些异族移民只会说汉话,只知礼义伦常,而不要再记的他们的那些传统他们的那些神。还可以加强各族之间的通婚,比如让外族女子嫁给我汉家男儿,让外族男子娶我汉家女子,不管是嫁给汉家还是娶汉家的,他们生下的儿女,一律都将为华夏汉民,从一开始就只能学习汉话学习汉文化,不许学异族语言等等。”

    长卿点头,他看着父亲,突然觉得父亲好苍老了。

    “父亲接下来准备去哪?”

    罗成搓了搓脸,“本来还打算航行地中海,前往君士坦丁堡瞧瞧,再顺利去法兰克王国转转,再往北行,沿黑海东返,见见突厥老朋友们,再经西域返回中原的。”

    “不过突然没了兴致,埃及这一战,一时手痒接了指挥权,打赢了,也迫使在食签订了和约。但是我观这些大食人都非良善之辈,他们的那蓝教更加厉害,早晚他们还会再起事端的,只不过那些我都管不着了,也许都看不到了。”

    罗马君士坦丁堡皇帝不想去了,法兰克王国、保加利亚、阿瓦尔人、斯拉夫人等等,他也懒得去瞧了。

    反正到了地中海这里,到处都能看到这些罗马人希腊人蛮族人,这些人相比起大秦来,确实还很落后,有很远的路要赶。

    在这里,皇帝也看到了一些其它的东西,比如那些航行于红海、地中海的大秦商船,不仅仅是商人,也有许多野心之辈,那些沿海的殖民地,也并没有完全遵照朝廷的法度规矩,这里很野蛮,也就野蛮的发展着。

    如今这些殖民地的实力还不算强,但二十年后五十年后一百年后呢?到时这些殖民地只怕就不再会理会朝廷中央的管束了。

    将来到底是出现殖民地叛乱独立,还是其它什么的,罗成也管不着了。

    这些,也许并不完全是坏事吧。

    起码华夏走出来了,不再局限在中原那个圈子里,而且现在还是走在时代的前面,引领风。

    从中原到南海,从关内到西域,从高原到天竺,从中南半岛到昆仑海中群岛,再到红海地中海的殖民地,华夏人的脚步已经越走越远,遍地开花,到处扎根。

    不管是昆仑海那些蛮荒的群岛,还是北莽或东荒那片未开化的大陆,又或是中亚那争斗数千年的古战场,诸夏都降临了。

    也许百年千年之后,有的诸夏生根发芽,有的诸夏被异族屠灭或征服同化,但罗成相信,他今天撒下的这些种子,依然带着诸夏走的更远了。

    “我老了,想落叶归根了,不想继续游dàng)在外了。明天,我就动起程,返回中原。我会乘船到信度港,然后再沿信度河到西域,再从那边经丝路走河西走廊回到关中。”

    “儿臣送太上皇东归!”

    罗成拍了拍长卿,“你就留在这里吧,我又还没死,等我死了,你再来送我最后一程吧。长卿,你在这边几十年,不错,继续保持,莫要一时起歪念,最终后悔。”

    “儿臣不敢!”

    “敢也没用,海中道虽有二十万汉民,百万人口,可这里是朝廷的道郡,这里的封侯、骑士、士兵都是朝廷的,你若是想造反又或是想割据一方,都不可能成功的,朝廷只要一道诏令,叛乱就会灰飞烟灭,切记!”

    长卿点头,“儿臣绝不敢有异心。”

    “只要你能安份守已,那么你就可以在这里安心当一辈子国王,你的子子孙孙也将与国休戚,大秦存在一天,你们就能继续当一天诸侯贵族。假若哪一天,中原大秦不在了,你们可以选择举起勤王大旗回中原讨逆,也可以选择就在这里坚起王旗自立,那时没有人能再拦着你们,但是只要中原大秦还在一天,你们就绝不可有此二心,明白吗?”

    “儿臣定牢记圣人训言,并传给子孙后代,永远铭记。”

    天宝六年,皇帝终于东返。

    君士坦丁堡,罗马皇帝听闻大秦太上皇不再西来,悲痛哭泣。法兰克王国上下听皇大秦太上皇取消了西行行程,也是悲伤不已,他们为自己的国家没能迎来一位东方的圣人而遗憾万分。

    天宝十年。

    皇帝用了五年时间,终于从地中海的埃及回到了洛阳。

    不过皇帝在洛阳只是停留了小半年,然后便又出京到了章丘,七十岁的太上皇选择远离京师洛阳,来到家乡承天府安度晚年。

    长白山下,那别墅庄园如林的功臣山上,新划出了一大片山谷做为区,这里是皇帝隐居之处。

    养养花种种菜,又养了几匹马儿几头牛,太上皇还养了一群猫猫狗狗,鸡鸭鹅群,甚至挖了几方渔塘养了许多鱼。

    没有华丽的宫楼阁,只有回归自然纯朴的草棚竹楼木屋。

    每天看看书、种种花草蔬菜,逗逗猫狗,不再关心军国大事,不关于朝廷人事,子倒也逍遥。

    山中不知月,太上皇在谷中一住就是十年。

    天宝二十年冬。

    谷外来了洛阳的使者,皇帝病重将危。

    皇帝病榻上给太上皇写了一封长信,信中回忆了许多往事,最后说自己幸未辜负太上皇,天宝二十年,依然盛世繁华。

    他还说体已经到了极限,因此他决心效仿当年太上皇,提前传位禅让给太子,扶太子上马再送他一程。

    “这个傻孩子,他就是过于在意这些,所以太过cāo)劳,才六十岁的人,就已经cāo)劳成疾,病重将危。”

    年过八十,已经满头白发如霜雪,可面色依然还很红润,牙齿也都还在的罗成摇头感慨。

    “圣人,皇太子在外面,说想要拜见圣人。”

    “元佑?他怎么来了?这个时候,他应当留在洛阳啊?”

    皇帝若病逝,按规矩都是应当太子先在灵前即位,先完成登基仪式,然后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