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四章 传朕旨意,劫船! (第2/2页)
,怕是有诈。不得不防。”童贯点头,满是担忧。 “你觉得太上皇是在这临安花天酒地的好,还是回汴京好?”蔡京怅然的问道,看着远处江边的灯红酒绿,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童贯哭笑道:“就在临安吧。到了汴京,太上皇还能出宫?新帝绝对会把太上皇荣养起来。别说自由了,怕是连吃几两饭都要报备,最后落得个死的不明不白,现在汴京是新帝的了,太上皇回不去了。” “咱们侍奉了太上皇这么久,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太上皇受这个委屈。” 蔡京点头,说道:“咱们呀,上的烙印实在是太深了。太上皇荣养,咱们一个个都跑不了。都得死。” 蔡京非常明白,让太上皇回京,自己这帮人怕是到死都是奢求。 蔡京忽然问道:“找到九皇子了吗?九皇子勇冠三军,独闯金营议和,带兵打仗也算有些章法。现在悄无踪迹,着实可惜。” “没有消息。”童贯言简意赅的回答道。 他已经找到了赵构,但是赵构并不打算接触太上皇,童贯也也无能为力,索不讲出来的好。 防止出现差池。 赵佶突然步履蹒跚的走了出来,含糊不清的说道:“呀,朕找你们两个人找了半天,居然在这里站着赏月?这月有什么好赏的,哪有美人好玩?” “来来来,给你们看看,这是李师师,给朕的信!哈哈!朕宝刀未老,依然有美人挂怀。听听啊,汴京安泰,师师甚是想念官家,左右无趣,择骑鹤下扬州,再睹圣颜。” “听听,多好。” 童贯和蔡京面色大骇,两个人互相看着,这是来者不善啊! 这李师师可不是个省油的灯,而且和李纲的信前后脚到,着实让人怀疑。 “应该不是李纲的授意,李纲那个子,他会找官jì)密谋?我们应该是想多了。”蔡京连连摇头。 以他对李纲的了解,李纲做不出这样的事来。 “可是李纲现在是太宰,是左丞。和过去的兵部侍郎不一样了。那个位子有多难做,太傅安能不知。还是多加防范才是。”童贯还是不放心的说道。 “你们俩说什么呢?快随朕来,朕偶得一首小诗。朕刚得一首新词,你们来为朕品鉴一下,这上阕听好了。” “雅怀素态,向闲中、天与风流标格。绿锁窗前湘簟展,终风清人寂。玉子声干,纹楸色净,星点连还直。跳丸月,算应局上销得。如何?” 童贯对蔡京说道:“李师师绝对来意不善,我们要多加提防,否则很容易出事。” 蔡京点头,这李师师怎么防范都不为过。 “你在内廷我在外廷,我们不要让李师师有接近太上皇的时候,再找点扬州名jì),给太上皇送来点,省的出事。有了新欢,哪有旧人?”蔡京觉得如此才能万无一失。 “你们俩!有没有在听朕说话!两个人嘀嘀咕咕说些什么?”赵佶一转,看到两个人还在商量什么,气不打一处来。 童贯对着蔡京点了点头,扶住了摇摇坠的赵佶说道:“官家这个念奴的词牌,韵脚平平仄仄都完全契合,意境也是美轮美奂。官家这词,好!” “谗臣也!净挑些好听话晃点朕!该罚!至少三杯!”赵佶哈哈大笑道。 “那是什么船?”赵佶忽然眯着眼问道。 童贯看了看说道:“那是陈家运往平州的粮船,你看那个巨大的粮字,还有陈字。” “平州要做什么?怎么需要这么多的粮船?”赵佶大声的喊道。 喝醉酒的人最喜欢大声说话,赵佶指着在长江上如同一条长龙一样的船队问道。 “平州要建新关,据说太子下亲自写了新关的名字,叫山海关,意图将金人阻拦在关外。”童贯回答道。 “哼!传朕的旨意!把这船给朕劫下来!正好当做军粮!”赵佶满不在乎的指着粮船说道。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回到北宋当明君》,微信关注“添喜郎电子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