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极道九千九百里 (第1/2页)
王重阳返京的行程再次被耽误下来。 对于腾起的浊气,他心里已经有了解决的方案,虽然还不是很成熟,但是足以解决一部分问题。 他真正不想走的原因是,那一罐罐收集来的白色晶体到底是怎么来的。 他需要搞清楚生产的过程,原理上不明白,可以以后研究,这种可以大规模提高粮食产量的神物,他必须弄清楚如何产生,才能归京给官家一个交代。 他不知道需要多久的时间,也不清楚能不能解决,但是他想要弄清楚事实的本质。 这是在寻道,也是在修道。 “杨经略,修一条到奉圣州的木轨吧。这是图纸。”王重阳拿出一个图纸,算是秦驰道的翻版,宽二十三仗,容纳二十车并行而绰绰有余的驰道图纸。 杨忻中看着这个图纸,盯着看了良久,才说道:“好东西啊!但耗费过重,还是得请示官家。不过有契丹奴能省不少的钱粮,官家应该会准了这道札子。” 杨忻中修书一封,让人加急送到汴京。 赵桓收到了王重阳送给他的手办,一台一只手,可以握住的蒸汽抽水机。 一根铁管在水里,点燃小火炉,就有了呼哧呼哧的蒸汽冒出。 赵谌、岳云、宇文重、赵臣夫,四个人扒着书桌,看着赵桓拿着小铲子挖煤。 “出水了!”赵谌指着出水管,惊讶的说道。 赵桓看着出水管,在最开始出水的时候,这个水管的水发出了嗤嗤的声音,水流断断续续,不是很大。 等到蒸汽机运行稳定之后,水流如注的流入了盆子之中。 扑哧扑哧的声音在小小的学宫响起。 赵桓今日没有在文德殿,自己被太宰、贵妃、朝臣,强行放了三天的假。 “父皇,这个有什么用吗?你都拿着玩了一天了。”赵谌指着这个小模型问道。 赵桓看着三个小孩渴望的眼神,笑着说道:“这是个玩具,等到军器监拆解之后,朕让他们做几个送给你们。” “至于它有什么用?”赵桓出神的看着这个蒸汽机,笑着说道:“它呀,将带着大宋走向新的辉煌。” “什么辉煌?”赵臣夫怯怯的问道。 赵桓看着三个小孩,想了想说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万国来朝。西极道九千九百里的超大疆域和战略纵深。丰衣足食、家给人足的百姓安乐。那是朕想要的大宋盛世。” “跟你们说,你们也听不明白啊。” 赵臣夫歪着脑袋想了想说道:“王维的《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写的是万国来朝的盛景。” “附和的是贾至的《早朝大明宫》,全诗曰:银烛熏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我更喜欢贾至那首早朝大明宫。” 赵桓看着歪着脑袋咬文嚼字的赵臣夫,这个小女孩是真的聪明,只是为什么她的头发这么浓密呢? “但是我不知道官家说的第二句,西极道九千九百里是什么。”赵臣夫有些不满的说道。 “你还小,去的地方少,不知道自然正常。谌儿知道吗?”赵桓看着赵谌笑着问道。 赵谌皱着眉摇了摇头,说道:“儿臣不知,请父皇责罚。” “又不是考校,为什么要责罚?”赵桓看着赵谌的模样,无奈的摇了摇头,赵谌有些紧张。 毕竟赵桓这个父亲,十几天都见不到一次,见到一次,有些畏惧实属正常。而赵臣夫则欢脱的多。 岳云眼睛一亮说道:“我曾经听闻父亲说过这句话,是碑文!应该是长安城。” 赵桓点了点头说道:“没错,是碑文。” “立在前唐都城长安,开远门前的一个碑文,是前唐虞世南所手书,碑文的内容就这几个字,西极道九千九百里。” “过开远门的唐人,大多是从关内道出发向安西都护府的军卒,或者丝绸之路上的商贾,都是背井离乡的可怜人。” “这几个字,是在告诉军卒和商贾,莫担忧,前方的路并不远,也就九万九千里,连一万里都都不到。” 岳云的眼神中逐渐炙热起来,到最后,充斥着渴望,那是何等的豪迈? 赵臣夫点头,她听懂了赵桓的志向,这是一个胸怀大志的帝王。 宇文重却盯着蒸汽抽水机愣愣的说道:“它为什么会把水从这里抽到这里呢?明明没有人动。” 赵桓笑着说道:“将煤炭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