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四章 王禀建节 (第2/2页)
又是接王禀的长子长孙进京。 目的只有一个,给王禀升官。 “宣和二年,时吴中困于朱勔花石之扰,比屋致怨,腊因民不忍,阴聚贫乏游手之徒,起为乱,自号圣公,建元永乐,置官吏将帅。” “上皇始大惊,亟遣童贯、谭稹为宣抚制置使,统兵十五万以征,四月,诸将刘延庆、王禀、王涣、杨惟忠、辛兴宗相继至,尽复所失城。” “王禀、韩世忠生擒腊及妻邵、子毫二太子、伪相方肥等五十二人于梓桐石xue中,杀贼七万。” “时jianian宦童贯弄权,瞒军功以自居,上皇未知其详,封赏微薄,不足以昭王禀韩世忠之忠勇。” 赵英阴阳顿挫的声音在朝堂里响起,这一段主要说的是王禀在太原之前的功绩,平定方腊起义。 方腊的起义是百姓们无奈的抗争,但是也是动乱,流民变成流匪四处作乱,民不聊生,王禀平定祸乱对社稷有功,对百姓有安民之举。 方腊起义的罪魁祸首,是宋徽宗赵佶,功是功,过是过,赵桓把王禀在太原之前的履历补全。 赵英阴阳顿挫的声音继续在朝堂上响起,细数了王禀的在太原城的艰难守城,在临潢城为国戍边陷入险地的大义,当然重点的笔墨,写的是王禀在黄龙府的功绩。 朝堂上都是朝廷大臣,杀掉完颜杲,干掉一万一千三百名铁浮屠的壮举,都说的极为详细。 “王禀,宋之冠军侯也!天生将材,社稷之卫。侯以勋封,名因位贵。万乘是赖,其忠其勇,皆大丈夫之行,擢王禀捷胜军节度使,赐宅一座,奴仆百人。” “赐辽国皇城司监事林幼玉,靖国夫人,食正四品俸。” “靖康元年腊月二十七日,入内内侍省都知赵英,宣。捷胜军节度使王禀,奉。晋靖国夫人林幼玉,行。” 赵英阴阳顿挫的声音说话,整个朝堂里寂静一片,无人说话。 节度使虽然已经在大宋有名无实,但是其依然有着极高的荣誉。 怪不得官家又是赐婚,又是赐宅,让家属进京,原来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让王禀建节。 建节之后,让家属进京是默认的规则,这代表了王禀已经跨入了大宋最顶层的决策层。 而他只是一个普通行伍出身,现在已经跨过了层层阻碍,来到了大宋的顶层。 封侯拜相,洞房花烛,人生两大喜事。 “谢官家隆恩。”王禀俯首说道,他接过了圣旨。 他将自己身上太尉的金鱼袋和金鱼符,放在了盛放圣旨的盘子上,拿起了玉鱼袋和玉鱼符,佩戴在了自己的身上。 官家登基以来,王禀这个节度使,第一个册封出去的节度使。 而这个节度使,虽然不事营田之事,但是结结实实的掌管了整个捷胜军。 赵桓不满的看着这些朝中的大臣,他很讨厌文武对立的局面,那群谏官个个跃跃欲试,如果不是宇文虚中拦着,说不定现在就跳起来,进谏了。 朕做的不对,你们说,朕低头听,朕可以改。 给人王禀建个节,你们一个个如此低模样?莫不是不想混了? 一群没见识的家伙! 赵桓在心中暗自嘀咕着,他看着这群文臣。 他们不太明白王禀做的事的意义,事实上,就王禀本人而言,赵桓一直亏待了他。 要知道正常历史线里,王禀守太原而死,赵构给人家的是什么? 建炎四年,赵构给王家的是安化郡王! 是一品王爵! 而不是赵桓现在给的这个节度使。 而且赵构给的安化郡王是世袭的!终宋一朝,没人敢拿掉!就是蒙元的皇帝,忽必烈都曾经下诏,表彰王禀功绩,称赞他们家的忠贞之举。 自己给王禀建个节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大惊小怪! 文武对立的局面,必须有所改变! 只是文武对立该怎么改变呢?赵桓思考了良久,眼中一亮。 有了! 赵桓用力的咳嗽了两声,说道:“年休之后,安排大宋的官员去河间军参加军训,每轮十五天,每轮安排二十人,去军伍中,彻底感受一下军伍的艰难。最后在安排场演练,李太宰,定个章程,呈上来。” “君子六艺,可是礼、乐、射、御、书、数。射和御不能拉下,年后就开始进行,以后大宋所有的书院,在开学之际,都要军训。” “君子六艺不可弃,就这么定了。” 朝臣们缓缓地抬起头,脸上表情,变得惊诧,你建个节,我们在心里埋怨两句也不行? 赵桓看着朝臣们,他们的脑袋上仿佛缓缓的出现了一个标点符号。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