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八章 奇观到底会不会误国? (第2/2页)
更是没少打,颉利可汗打出了便桥之盟,也变成了舞蹈文工团的团长。 征吐谷浑、征高句丽,征突厥,少一样了吗? 除了孔端友所说的秦、隋二世而亡之外,赵桓还知道一个朝代,大兴土木。 大明朝搞出的明长城,九镇卫所,哪一个不是大动干戈? 在草原上修城堡,十里一城。也没见大明因为大兴土木,大力锤奇观,锤出祸事来。 倒是没有什么基建,没有搞什么大工程的大宋,倒是没锤奇观,最后呢? 还不是被人打穿了? 大兴土木的背后,还是一个皇帝的能力,赵桓的能力不说,至少眼光还是有一些。 自己建的这些奇观,不管是燕京城、太原城、还是四通八达的直道、驰道,目前还没有赔钱的买卖。 修这么多路,花销自然是个天文数字。 但是它背后是商贸贯通带来的税收、民生的恢复、战略安全等等价值,都是无可估量的。 赵桓很欣慰的看到了大宋深藏在灵魂里的基建基因的崛起。 在赵桓知道的消息里,很多乡民自发组织修路和直道连通。 但是这个札子还是让赵桓有些闹心。 他能从这个札子里读出的经验和教训,就是好好培养继承人,关系到了江山的稳步,黎民的安泰。 所以,他掏出了札子想了想,批复道:“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孔端友上书要求君王与民修养,减少私欲。 所言尽是程学! 他对孔端友极为失望。 孔子的嫡长孙,居然用程学来解释孔子言论,实在令圣人蒙羞。 赵桓批复了札子之后,将札子藏在了袖子里,现在正在和金人正面开片的时间点。 维持国内局势稳定,是赵桓要做的事,现在这一道札子下去,折腾的士林动荡,对战局不利。 毕竟现在天下皆为儒生,赵桓准备好了一份大礼包,县学九年制教学书籍,等到局势稳定,就打出去,断了他们对于知识的解释权。 当然现在还是以宋金之战为主。 一个合格的君王,分清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一种必备的技能。 国内、国外两线作战,赵桓觉得自己没有能力驾驭。 为了不被挂在歪脖树上,他选择忍一手,解决主要矛盾。 “让岳飞和韩世忠到文德殿,商议下如何分化金国。”赵桓让沈从去通知岳飞和韩世忠到文德殿。 这个远比高句丽还要强盛的国家,赵桓只能趁着他们内乱,能尽力多削弱其国力一分,就是一分。 宇文虚中想了想说道:“臣觉得官家既然知道黑土区,不妨派一支精骑兵,绕道契丹人的领地,将那些金人的奴仆兀惹人和那乃人驱逐或者杀死,这样金人缺少粮草,更好攻伐一些。” “臣是一个文臣,这就是臣在金国这几年的一个想法。官家还是和朝臣们商议下的好。” 赵桓的眼睛越来越亮,笑着说道:“宇文少卿谦虚了。” 宗泽也就是给皇帝写家谱的,他懂个屁军事!也就能指挥个两百万百姓打的孔彦舟节节败退被生擒而已。 赵桓想到了自己的宗正少卿,看着宇文虚中的眼神就有点不同了,拿到这也是个军事天才? 赵桓打开了系统的人物界面。 宇文虚中的军事还是只有60多点,仅仅在及格线上。 看来真的跟他所说那样,在敌占区长期潜伏,想到了一策。 “让岳飞和韩世忠参详一下,然后看看有没有实施的可能。”赵桓笑着说道,不是人人都是军事天才。 赵桓回到了文德殿,让朱琏带着宫人们,向着延福宫而去,整理寝宫。 “我认为宇文少卿说的很有道理,可以一试,不过毕竟是金人腹地,没有人知道他那里情况如何。臣觉得臣可以去。”韩世忠一脸跃跃欲试的说道。 三思而后行?那是什么? 建功立业就在眼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