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长安 (第2/2页)
来李治说是“矫召”的。 结果也就是削职为民? 而且没几个月便起复了,派他和苏定方一起去打百济刷战功去了。 事后平了百济,大唐在百济之地建立熊津都护府,还令王文度为大都护。 你品品,你细品。 这其中,不就是摆明了给程老魔下套么。 但是现在情况要好一些,虽然唐军依然有搜刮突厥人的财货,也有杀掉一些主动投靠的部落首领,导致恶名,但好歹把西突厥是打下来了。 说到底,这也是苏大为在暗中使力。 否则,程知节连一点功劳都没有,会更加难看。 李治虽然斥责程知节,但念在他完成了平西突厥之功,还是给留了点面子。 封了个虚衔,增加了食邑,但是军权却免了。 属于明升暗降,给个地方养老。 不管怎么说,至少面子是保全了,没有临老把名声给赔进去。 算是不幸之万幸吧。 但是军权是别想碰了,李治对于太宗时的旧臣还是十分防范的,哪怕像程知节这种提前站队都不行。 程处嗣看向苏庆节,颇有几分羡慕道:“庆节就不同了,现在苏将军受重用,陛下圣眷正隆,庆节也能跟着沾光。” “得了吧,这官谁爱当谁当去,我是不愿意的,我还宁可当我的不良帅。” 苏庆节说着,看了苏大为一眼:“还不知你后面如何安排?” “我亦不知。” 苏大为苦笑:“这次犯的事不小,等陛下召见后,等待听从发落吧。” “也只能如此了。” 苏大为昨天回来,便托人给武媚娘带话,想必阿姊会安排好一切。 自己虽然行事荒唐了点,但是更荒唐的事也不是没做过。 当的在陈硕真借诡异之术,行刺陛下时,自己虽是救李治,但当时却并没有把李治放在眼里,出言颇有些不逊。 那时是真的不知道李治后来会如何,印象里自己与李治并没什么交集。 何况当时李治被长孙无忌压制得,很怂,非常怂。 苏大为那时也单纯,想着交好武媚娘就行了。 哪知风水轮流转,最后还是回到李治跟前来。 也是,那时自己怎么就没想过,武媚娘现在的权力,也全是来自李治呢? 况且李治能斗倒长孙无忌,岂是易与之辈? 幸好李治还不算是个小心眼的。 又有媚娘阿姊从中周旋,事情应该不大。 时隔近两年,难得又得兄弟们聚在一起,苏大为一边想着心事,一边听着他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长安八卦。 这两年长安发生的事,也渐渐在心中有了轮廓。 苏定方擒阿史那鲁贺,西突厥亡。 李治以其地分置昆陵、蒙池二都护府,并隶安西都护。 以阿史那弥射为昆陵都护、兴昔亡可汗,统领五咄陆各部;以阿史那步真为濛池都护、继往绝可汗,统领五弩失毕各部。 八月的时候,许敬宗、李义府迎合武后,诬蔑韩瑗、来济和褚遂良一起图谋不轨。 李治贬韩瑗为振州刺史,来济为台州刺史,再贬褚遂良为爱州刺史。 遂良至州上表自陈,李治不听。 于是关陇门阀在朝堂上越发势微。 长孙无忌终日闭门谢客,可谓是门可罗雀。 比之过去,简直是天上地下的差别。 此外,九月的时候,李治还曾移驾往东都洛阳,对外说是礼佛,随时有玄奘法师。 玄奘法师想去洛阳修佛经,想了好多年了,这次有机会伴驾,于是向李治旧事重提,结果李治仍然不允。 等回到长安后,恰逢长安西明寺建成。 共有楼台廊庑殿阁四千区,庄严之盛为梁之同泰、魏之永宁所不及。 李治命以道宣律师为上座,神泰为寺主,怀素为维那。 命玄奘法师居新建之西明寺。 入寺仪式,一如入慈恩寺时之则。 原本历史上,李治是要到显庆三年方从洛阳回来,但此次不知是哪里的小蝴蝶扇动了翅膀,年底却年前回来了。 恰好苏大为也从吐蕃回来。 时机凑巧,苏大为也只能暗道自己命苦。 若是李治明年才回,拖上几个月,或许就可以装不知道,继续做自己的不良帅去。 眼下李治在长安,那是躲都没处躲。 乖乖等着见驾再说罢。 “对了,我最近还听到一个风声。” 尉迟宝琳今天在酒桌上话不多,似乎没放开,不过喝到半程,他终于还是打开话匣子,吐露一个消息。 “听说陛下有意以洛阳宫为东都,洛州官吏的品秩与雍州相同。” “什么?!” 满座之人,除了苏大为俱是一惊。 另立东都这可不是小事。 而且还另立一套行政班子,品秩与雍州相同,这其中,信息量大了去了。 雍州,就是以长安为中心的帝都区。 另立东都,这其中的含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