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 后事 (第2/2页)
有之意。 说完这些,许敬宗面向灵位,拜了三拜,口中曰:“商周龙跃,尹望鹰扬。风去宜感,鳞翮曾骧。于赫皇祚,褆祯会昌……” 跪在尉迟宝琳之后的家中老二,尉迟宝琪听得头晕脑胀,低声道:“他念的什么玩意?这般拗口……” “别乱说话。” 苏大为回头瞪了他一眼,替尉迟宝琳道:“中书令念的是祭文,听着便是,休得胡言。” 尉迟宝琪缩了缩脖子,不敢再说话。 跪在他旁边的家中三子尉迟宝环看了他一眼,再看看苏大为,把头低下去。 苏大为与尉迟家的关系,乃是老爷子生前认下的。 他说的话,几兄弟得听。 好不容易等许敬宗念到“瞻言史策,远振徽音”结束。 等他退下去,过了片刻,堂下宾客忽然发出一阵sao动。 连议论声,都变作嗡嗡声响。 苏大为心中暗感奇怪,来吊唁宾客都是朝中显贵,怎么如此失态,难不成是李治来了? 转头看向灵堂入口方向。 很快,一个年纪在六旬左右,颔生长须的老者,在侍卫的陪同下走了进来。 这个老者气度颇为不凡。 顾盼间,有一种凛然威仪,似乎手掌着生杀大权,气场很足。 行走间,每一步,都像是丈量过一般,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后一步,刚好落在前一步的足印上。 最让苏大为留意的是他的眼睛,有点传说中关二爷的样子,是那种眯缝着的丹凤眼。 看起来,像是个大人物的派头。 就是不知此人身份是…… 苏大为身后,尉迟宝琪发出一声低呼:“是……是英国公,英国公来了!” 这一声,把苏大为说得愣了一下。 连一旁低头默默落泪的尉迟宝琳,都不由抹干泪水,抬头向着英国公行礼。 “见过英国公。” 来者,英国公,李勣。 灵堂那边的祭拜活动还在继续,苏大为却被李勣叫上,让尉迟家提供了一间单独的静室,说是要与之聊聊。 丹室,这里之前是尉迟恭炼丹炼药的地方,房间正中摆着一个炼丹的铜炉。 两边壁间的木架上摆着各种道家书籍,以及丹瓶和封装好的药材。 除此之外,别无它物。 苏大为看着背负着双手,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位老人,到现在还恍如在梦中。 这位大唐军方如今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恐怕苏定方都要屈居在他后面。 据说当时李治想要“废王立武”时,正是长孙无忌一系反扑最厉害的时候。长孙无忌牢牢咬住不许废后,李治几乎毫无办法。 关键时刻,李治想起了李勣,亲自前往求救。 结果李勣只说了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 正是这句话,给了李治莫大的勇气,强行废王皇后,立武媚娘为新皇后。 “英国公,不知何事……” “我听说过你。” “嗯?” “敬德生前,跟我提起过你,那大概是永徽五年的时候,敬德说他有一位不错的后辈,想让我照拂你一下。” “鄂国公他……”苏大为只觉得喉头发紧,像是被什么堵住了。 从大唐军方第一大佬的口中,听到尉迟恭生前之事,而且是为了自己去求这个人情。 当时自己被长孙无忌所厌恶,如果有李勣出面,长孙无忌必然不敢妄动。 但,尉迟恭生前从没在苏大为面前提过这件事。 他没跟任何人说过。 一次也没有。 “第二次听人提起你,是苏定方征西突厥回来以后,他说你是个好苗子,不过我还是没见你。” 李勣轻抚长须:“直到今天,老夫见到你,突然想起往事,一时不胜唏嘘。” 苏大为看着他,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心里的想法是:怎么感觉有点怪怪的。 尉迟恭在你面前提起我,他现在死了。 苏定方也在你面前提起我,他…… 呸! 不能这般乌鸦嘴。 “你可知为何老夫今日却单独找你谈话?”李勣轻抚长须,眯着眼睛看向苏大为。 “不知。” 李勣先是一愣,接着笑起来。 “不错,至少你说的是实话,没有像其他人,急着在老夫面前卖弄表现。” 李勣接着道:“敬德那次,老夫不想为一个不认识的后辈,去与长孙无忌结仇;至于定方那次,老夫想再多看看你,一般年轻人会耐不住性子,得胜归来,难免张扬,不过现在看来…… 你很沉稳,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我年轻时,可没你这份静气。 还记得我十几岁就跟着翟让,当时打一个胜仗,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 苏大为看着他,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前面感觉您老挺厉害的。 中间说不愿与长孙结仇,想看看我的性子,虽然心机多了点,但也算是个人物。 怎么说到后面,您就变话唠了? 李勣何等人精,看一眼苏大为懵逼的表情,抚须哈哈笑了两声:“我这人性子是改不了了,我不认你,你怎么求我都没用,我一但认可你,就当你是自己人,什么话都能说。” 苏大为:这性格,浪催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