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七章 用兵方略 (第2/2页)
北,若能立功,再回来吧。” 李治的心情复杂。 他还是念旧的。 若非如此,也不会将武媚娘从感业寺迎回宫中。 对于苏大为和薛仁贵当年救命之恩,自然也放在心里。 苏大为提出建都察寺,建立独属于他的长安情报系统,他准了。 这其中,未尝没有念旧之情在里面。 至于薛仁贵,早在贞观十九年便在高句丽战场上名扬四方。 李治对他,是寄予厚望的。 昔年从万年宫回来后,便赐薛仁贵骏马,意外期望你能成朕之千里驹。 结果,现实狠狠给了一巴掌。 朕看中的人,却出了岔子。 这让极重颜面的李治,万般难受。 若不是苏大为在场,令他想起当年之事。 薛仁贵很有可能被一撸到底,直接削职为民,踢出唐军。 罢了罢了。 李治心中暗道:机会,朕给了,能不能立功回来,便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他收起心思,看向苏定方:“定方,此次你去辽东,有何方略,兵力如何配置?” 苏定方虽然刚从外面赶回来,犹自精神抖擞,似乎对李治提出的问题,早就想好了答案。 “陛下,此次我军出兵辽东,是为了解救新罗。高句丽联同百济,共侵新罗,新罗不堪其害,丧军失地。以臣之见,高句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在非是对高句丽用兵的好时候。” “哦,那我们便坐视不理不成?” “非也,欲破高句丽,先断其臂。” 李治眼中一亮:“老将军是说?” “高句丽暂且难破,但是百济不然。” 苏定方双眼棱光闪动,似乎藏着无穷的智慧:“要破百济,非得水陆并进不可,臣请陛下调拨水师以伐百济。待灭了百济,便可于新罗对高句丽成合围之势,到时,臣有把握,可一战定乾坤。” “好,朕准了。” 李治顿时笑了起来。 他最爱听的,便是苏定方这等豪迈。 特别是“一战定乾坤”。 打仗打的是什么? 是钱粮啊。 大军在外持久,糜费钱粮无数。 大唐虽富,可也没有余粮啊。 像苏定方这样的名将,动不动以极少兵力,给敌人来个灭国。 这可太省心了,不,这简直太省钱了! 李治眉花眼笑,顿觉吃了定心丸。 “老将军,依你看,水师出动多少够灭百济?三万如何?” “依臣之见,非得十万之众。” “呃?” 李治顿时噎住。 看向苏定方的脸上,露出吃惊、rou痛的表情。 你……你变了。 你以前用兵不是这样的。 对西突厥,不过区区五万兵,便灭其国。 十万……十万水师。 这得花费多少? 朕还想兴建大明宫,朕也想享享福。 委屈…… “陛下,此一时,彼一时。” 苏定方耐心的道:“辽东苦寒,又靠大海,而且百济与倭国都为扶余别种,若不动用水师大军,怕难以断绝往来,倭国必会支援百济。 臣听闻倭国与百济海路不远,旦夕可至,不得不防。” 苏大为在一旁听了,不由暗竖大拇指。 要不怎么说名将呢。 苏定方这水平就是高。 不但精于骑战,连对百济和高句丽,都能把倭国给考虑进去。 这战略眼光,简直是超一流水准。 若非像苏大为这样的穿越者,这个时候,对辽东用兵,谁会想到倭国居然会有动作。 可事实证明,一切都被苏定方给料中了。 “好吧,朕……朕都准了。” 李治又rou痛,又不得不咬牙答应下来。 那表情,像足了最后三天血亏清货跳楼价的老板。 “要用什么将,随老将军点,只有一要,此战,必需取胜。” “诺。” “对了,还有……” 李治看向苏大为:“你在动身之前,情报这边要安排好,务必要隐瞒朕要起用苏老将军去辽东的消息。” 近年来,李治越来越尝到情报优势上的甜头。 但凡用兵,情报先行,这一点他已经是深深记在了脑子里。 苏大为略一犹豫,还是抱拳应下:“是。” 皇帝一句话,说来简单。 但十万大军啊…… 想隐瞒这么大的军事动员,怎么可能? 最多只能拖延几天,迟早还是会被倭人细作查到。 而且,这么大桩的事,很容易将自己苦心布下的卧底给暴露。 会让倭人醒悟自己在情报上一直在被大唐利用。 但,这事是国策,是出自李治之口。 没有商量余地。 也是大唐完成对辽东新战略,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