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6.汪家三人,嘀嗒嘀嗒人气爆炸 (第2/3页)
火红伤痕也是五个超火飞起,不过沉默没说话。 其他诸多土豪也都是礼物刷了起来。 王潇拿起旁边的吉他,轻轻地弹奏起了节奏,对着话筒轻声唱道:“想问过你看过一张照片。” “那个女孩,笑得很甜很甜很甜……” “他们说你就在青浦路下面。” “他们说你已经走的很远很远……” “哪天你喝醉了,抽了一夜的香烟。” “摇摇晃晃走到镜子前……” ………… 王潇的声音如同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低沉之中带着回忆,能勾起每一个听歌人的回忆。 哪个男孩的回忆之中,没有一个女孩呢? 弹幕瞬间爆炸。 “虽然听过很多次了,但是听潇哥现场唱起来,还是想哭,那个女孩,你还好吗?” “灵魂歌手,听到就想哭!” “那个女孩,潇哥的歌是真的好听。” …… 万东杨紧紧地看着直播画面,看着王潇的直播间热度数值已经超过了两亿,并且还在迅速飙升,而且现在才开播十分钟左右,后续提升空间还很大,当即向杨学书问道:“老杨,后台数据怎么样?” 杨学书迅速回答道:“潇哥直播间现在在线人数达到了一百七十多万,提升速度依旧很快,可能再过几分钟就能突破两百万,打赏人数已经达到了五千多人,收获打赏总数达到三百多万,最高单人打赏已经超过了五万,很多用户都把第一次充值全部打赏给了潇哥,有些没有一次打赏完,可能后续还会继续给潇哥打赏。” 万东杨嘴角溢出笑意,心中很是兴奋,继续问道:“平台的总体数据呢?” 杨学书看着技术部传过来的实时数据,回答道:“全平台现在有在线观众两百五十万左右,其他十几个直播间只有八十万左右观众,还在持续减少。弧月直播间已经只剩下二十万左右的观众,也在减少……” “注册用户已经突破了一百五十万,充值用户突破一万,充值总额突破了五百万……” 啪! 万东杨拍了一下手掌,表达了自己的兴奋之情,把香槟再次倒满,亲自递给杨学书和赵建华两人一人一杯,笑道:“成了,干杯。” 赵建华笑道:“干杯!” 杨学书:“干杯!” 三人齐齐将手中的香槟一饮而尽! 三人面前的电脑上继续传出王潇的歌声。 “爱你,我已不再是幼稚的少年……” “你离开以后,我是如此的可怜。” “让风告诉你我对你的思念。” “让阳光替我护你的周全……” “那个女孩为你哭红了双眼……” “那个女孩为了付出了华年……” “那个女孩为你错了一遍又一遍……” “那个女孩已经走的很远很远……” ………… 汪红衣和汪红军兄妹两安静地坐在书房内,一起看着电脑上的直播画面。 王潇专注的歌声传出来。 兄妹两都没说话,安静地看着,听着! 直到等王潇一首歌唱完。 汪红衣才默默地拿起鼠标,点击了注册用户,然后充值了一千块,一次打赏了出去,瞬间淹没在无数的打赏信息之中,丝毫不起眼。 咳咳…… 汪红军轻声说道:“唱的还不错。” 汪红衣白了哥哥一眼:“又不是没听过,装什么?我记得你买了一张他的专辑吧?” 汪红衣昨天就看到哥哥汪红军自己的书房内有一张王潇的专辑零,而且还播放过。 汪红军瞬间脸色发红,嘴角抽了抽,尴尬地起身道:“那你继续看吧,我先回去了,还有点稿子要赶。” 汪红衣没理哥哥,继续盯着直播画面上的王潇。 汪红军无语,虽然meimei无视了自己,还是继续说道:“你投剧本的事情吧,我个人是支持的。下次如果要投剧本,可以提前和我说。” 这是汪家第一个支持汪红衣投剧本的,汪红衣爷爷和父亲都对此坚决反对,他们是书香世家,要做就做学问,而不是去混娱乐圈,虽然不是出现在前台的戏子,可是编剧也一样被轻视。 汪红军写小说,并且小说改编电视剧,就已经被教训了几次了,家庭地位也是陡然下降了许多。 所以,汪红军对meimei很理解,心底也表示支持,但是却不能太直白。 汪红衣脸色好看了点,点头:“嗯,知道了。” 汪红军:“别把自己关在房子里,等会儿中午出来和老爹爷爷他们一起吃个饭。” 汪红衣顿时脸色冷了下来:“不去。” 汪红军无奈:“那随你吧,我先走了。” 说完。 汪红军就真的走了。 出了汪红衣的书房,汪红军看着在外面等着自己的爷爷和老爹,轻轻的摇头,表示自己无能为力。 老爷子摇摇头,没说话,只是挥挥手,示意大家先离开这里再说话。 汪家三代看面相长的有些相似,一起离开了汪红衣的房子,来到另一间汪红军的书房。 汪红军当着父亲和爷爷的面打开了自己的电脑,然后进入熊猫人平台,点开了王潇的直播间,指着直播画面上的年轻人,对爷爷以及老爹说道:“爸,爷爷,就是他了!” 汪父穿着一身儒雅的唐装,眼神定定地看着画面上的王潇,皱眉道:“就是他?看不出来,面相长的不赖,但是身上的书香气息不足。一看就不是书香世家出身的。不过,如果是书香世家出身,也不会去做主播了。” “难道他只是偶然做出了致橡树这首佳作?” 老爷子手中拄着拐杖,摸着下巴上的胡子说道:“诗歌有可能是偶然所得,但是他对上的楹联可都是实实在在的水准,对文字没有深入研究的人,是不可能对上来的。红衣去年去南方看海想了一个上联,回来也告诉我了,我想了一个月也没想出工整的下联来,这小子当场就对上了。” “还有,致橡树这首诗,对生活没有足够清晰认识的人,也做不出!文学作品,虽说灵感天赋最重要,但是灵感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深厚的生活见识上才能做出佳作来的。” 这就如那位大发明家所说的话,成功来自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灵感,这是传播最普遍的版本,可是后面还有一句话被有心人摘除了,那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 付出百分之九十九汗水的人很多,但是有那百分之一灵感的人却不多,所以成功的人就相对很少。 老爷子的话让汪父和汪红军父子两都无话可说。 因为,这是硬道理。 没人可以无缘无故的就能做出一首文学佳作来。 汪父想到自己女儿回来仿佛变了一个人一样,就是心疼,带着一丝怒意地说道:“那我们就在楹联和诗歌上找回场子,公开击败他不就可以了,为红衣出口气,也让红衣看清楚,他也不过如此!” 汪红军瞪大眼睛:“爸,您要亲自下场?” 汪父回瞪儿子:“你给你meimei出气不行?” 汪红军无奈苦笑:“爸,您让我写小说还可以,让我对对联,写诗,就不是我擅长的了。一般的作品琢磨一下也能写得出来,可那样发布出去不是丢了您和爷爷的颜面?” 汪红军以前也钻研过诗歌,但是后来就专注写小说去了,在诗歌上的造诣就很普通了,做做打油诗可以,写真正的佳作,那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