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44.震撼催泪:人生若只如初见 (第2/3页)
不过,暂时汪红军还没有发表! 她又看了看王潇的微博,发现王潇的微博热闹的如同菜市场一样,留言区每一秒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在发言,这种活跃度,不比那几位关注人数上亿的超级巨星和粉丝互动的时候要弱了! 羡慕让她眼睛都要红了。 她的微博关注人数比王潇高出一大截,达到三四千万,可是远远不如王潇这里活跃,虽然其中有将近一千万是她买的僵尸粉,但是也有大部分是真实的。 “汪红军发了一首作品。” 黄姐拿着手机刷着微博,看到汪红军发了一首作品,迅速说道。 张宁汐也迅速点开了汪红军的微博,看到汪红军果然刚刚发布了一首古诗作品,而且是一首很短的作品,看着屏幕轻声念道:“雪竹?清光明曲径,雪彩耀晶华,夜半风篁舞,纷飞落玉沙。” 念完下来。 张宁汐还是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这显然是一首写冬天下雪时期的竹子的场景,给她一种很清晰的画面感,有一种在看古代诗人作品的感觉。 “貌似还不错?” 张宁汐低声喃喃说道。 黄姐肯定地说道:“是不错,在现代来说,能作出这样的作品,已经比较难得了,没有深厚的古文化国学造诣,很难写出来。” 现代人都已经长时间习惯了白话,大多数人就连说几句文言文都不一定能说的通顺,更别说是作古诗词了,连格式都不一定能弄懂,更别说诸多押韵平仄的规律细节了! 所以,现代人能写出符合格式意境的古诗词,就算是难得了。 张宁汐笑了笑,然后一副我已经看懂的样子,点头说道:“嗯,是很不错。王潇的呢?” 张宁汐迅速看向王潇的微博,发现王潇还没发言,又看了看王潇的直播页面,发现王潇坐在电脑前正在cao作网页页面,时而看看自己的直播间,又时而看看汪红军的微博页面,根本没有好好的安静下来思考作品的样子。 这时候,王潇也看到了汪红军发布的雪竹。 在汪红军的微博下面,一片叫好声,基本上都是那些支持汪红军的学生和诸多文人教授之类的。 “好诗,红军这首五言绝句,放在古代,也是一首佳作,在现代能作出来的人不多了。” “的确是一首好作品,那个主播王潇呢?他的作品呢?拿出来让大家品鉴赏析一下。” “王潇,快拿出你的作品来,就算不如红军的这首诗也没事,输给汪家弟子又不丢人。” “王潇藏起来了?” …… 很明显,很多人并没有看王潇的直播间,只是在看微博动态,所以不知道王潇并没有躲起来,而是在直播上网! 张宁汐看到王潇直播间的弹幕也都是纷纷表示惊叹的。 “潇哥你太轻松了吧?人家都放出作品了,你还不好好思考一下?” “直播上网,月入千万!” “潇哥就是这么随意……” “潇哥:我还没用力!” “潇哥牛逼……” 打赏信息还是根本没停下来过。 张宁汐估测了一下,今天晚上王潇可能收到的打赏超过了百万,很可能达到数百万。 这种吸金能力,就算是她这种一线明星也远远不如,而且她还知道消息,王潇签订的直播合约价值十亿左右,每年收入在一亿五千万以上,加上其他的诸多收入,她都不敢细算,堪称恐怖! “他还没拿出作品?是不擅长古诗词,所以干脆认输了?” 张宁汐心中不由地想到。 黄姐也笑着说道:“王潇可能是要认输了,不过输了也无所谓,对联上他已经赢了一回,现在输了也算是平局了。只不过,诗词是文学大道,对联只是左道,他在总体上还是输给了汪红军……” 张宁汐笑而不语,只是眼神看着王潇的时候还是有些期待。 ………… 汪红衣稍显紧张地看着微博页面,读了几遍哥哥汪红军发出来的五言绝句,感觉这的确是一首在现代来说很不错的作品了。 “肯定不是哥哥的作品。” 汪红衣心中极其笃定地猜到了事实。 她知道以汪红军的水准,一辈子也做不出这样的作品来。 “那肯定是父亲在出手。” 汪红衣神色了然。 不过,她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恼怒。 父亲出手,这不就是欺负人吗? 汪红衣看了看哥哥书房的方向,冷哼一声,然后继续看向王潇的直播间,又充值打赏了五百块钱。 就算是给你的补偿了! 汪红衣心中略微歉意的想着。 可是。 这时,她看到王潇已经打开了微博,开始cao作输入文字了。 汪红衣瞬间瞪大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王潇输入的文字,并且跟着念了出来:“木兰词,是词?木兰词是词牌名……” “人生若只如初见……” 轰…… 仅仅是第一句。 汪红衣就感觉自己脑海里被轰炸了一般,整个人都有一种蒙蒙的感觉,一下子回忆起了许多许多。 人生若只如初见…… 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愿望? 初见,一般都是最美好的时候! 初见,代表了最原始的状态! 其后,很多人和事都会发生不如意的变化…… 这几乎是每一个成年人都会有的遗憾。 若是能回到初见的时候多好? 若是能弥补自己的遗憾多好? 汪红衣只感觉自己的身体有一丝颤抖,一双泪痕已经从双眼流淌下来,穿过了脸颊! 她也有遗憾。 她也有遗失的美好。 这一句话,几乎就概括了人生的一切! “是呀,若是能如初见一般,多好?” 汪红衣哭着喃喃自语说着。 不过,随后她迅速清醒过来,心中怀着一丝震撼和期待,继续读者王潇直播在微博上写下来的文字:“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古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辛锦衣郎,” “比翼连枝终日愿。” 一口气顺畅无比的读了下来。 汪红衣整个人坐在椅子上都还处于震撼发蒙当中。 心中只有一个想法! 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 他怎么可能做出这样一首词? 汪红衣从小就学习古诗词国学知识,认知能力极其强大,她做不出这样的作品,但是却有高水准的鉴赏能力。 她知道,这样的作品,即便放在古代都是绝对的传世佳作,不只是能在当时传颂,很大可能还会流传千古,被一代代后人所铭记,这是一个文人最大的成功! 这几乎是一首典型的古代经典诗词作品。 对仗工整,平仄上佳,立意深远,并且还巧妙的使用了典故。 她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两个典故,但是她不知道是不是还有更多,因为她也看不出更多的典故信息。 她就这么呆呆地看着这一首是一动不动,继续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着这首诗,想从其中看到更多! 而在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