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佛不渡我,如来就我 (第1/1页)
佛,真正教会人的是智慧,而不是修行。所以,当初中皇选择做天台寺的弟子。不是为了修行,而是为了自度。 天台寺有造化,等得都快过期了,终于等来了白逸峰。 一条苦积山脉,强行把宁州和宁城分为两部分,也把东夷洲分为两部分,宁城单独遗世独立。 来接白逸峰的是,曽经在小西天秘境被他惊艳到的林木子。现在,因为渡过三小天灾,正式法号叫做木子。颠、火、痴、木辈份中木子辈弟子。 天台寺收弟子很严格,是九大宗门收弟子最严最挑剔也最少的宗门。 小拖油瓶,白临也一路相随。 孤单已成性,到那他都不感到寂寞。 天台寺和道宫为邻,一座悬空山,如金鸡独立,雄奇甲天下。天台寺居于山顶,称此山为无畏山。道宫居于山腰,称此山为鸡足山。两大宗门有糁径想通,却不来往。想必是,道不同,就绝了来往的心情。 云鹤长鸣,顶寺钟响。 火藏大师和痴远大师,都在天台寺的窥月台等候。两位大师,赤着双脚,气象顶天立地。 俗家弟子,除了不受戒,其实没啥分别。佛门渡人,修的是一颗善心。最是能容,只要与佛有缘,就能度。 “诸法空相,小施主,空为何物?” 白逸峰没想到火藏大师见到他们一行,第一句话居然是对着白临说的。有点意思,空,为佛家至高境界。别说白临,就是现场的所有人也达不到空的境界。 谁承想,白临浑不在意,随口就来了一句。 “小鸟虽小,它玩的是整个天空。” 这句话一出,火藏大师呆立当场,一种圣灵悠远的气息,自他身体内觉醒。天台寺讲究,照见自我,方得始终。佛在我心,心外无佛。放下自我,立地成佛。 童言无忌,真言馈耳。 皇帝的新衣,只是个童话。 火藏大师,已经顿悟。 本来第八天灾境的修为,立即渡劫。九灾八难最后三灾第七灾为人灾、第八灾为地灾,第九灾天灾。人灾是问心灾,地灾是梦魇灾,天灾是劫。 九灾八难,只有渡最后一灾,才会是生死劫难,天降劫材选人才。 许多人不敢渡第八灾,就是怕一旦入梦,终生入梦。 人生最大的灾难,不是死亡,而是进入梦魇醒不过来。 糊里糊涂的入梦,清清楚楚的醒来,佛不来就我,如来就我。 无畏山,传说是不空三藏的道场。大乘佛教的发祥地,这里的无畏山,只是个名字。真正的无畏山,在每个信奉者的心里,都是每个人的圣地。 “哥,大师不会傻了吧。” 白逸峰只好哭笑不得,这一刀补的好啊!虽说童言无忌,可是童真无价。一旦火藏大师渡过第八天灾,自梦中醒来。总不能白白得了好处吧。 说话是一个人的自由,谁还怪一个四岁儿童多说话了。 何况,这个儿童,一言点醒一位大师。当然,前提是,火藏大师醒过来。 “白临,大师睡觉呢,等大师醒来,我们再揭见。痴远大师,可有何安排?” 渡劫,最怕打扰。 “木子,你安排他们先退下,等着听见钟声,再来相见。” 暮鼓晨钟,闻道多寡,自有深意。 山幽鸟静,天高云淡,正是修行好去处。 一宿无话,月明时分,晨钟响起九下。 “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 白逸峰默念了一句诗,一跃而起,白临反而睡得更香,九声钟响,都没惊醒,平常也没这么多瞌睡。 他不知道,这九声晨钟,堪称醒钟,。 不仅白临睡得安稳,就是他自己,也是一夜无梦,牛头人也没来找他讲故事。 天台寺般若殿,十二个薄团,每个都坐有人。颠字辈一人、火字辈三人、痴子辈四人、木子辈四人,就是天台寺的全部僧人。 火藏大师渡过地灾,成为第九灾境界大师,天台寺晨钟鸣九下以贺。 要知道,颠字辈的颠济大师,已经行将就木,大限快要来临,如果不渡第九天灾,最多活不过三年。但是,第九天灾是真正的天灾,度不过,灰飞烟灭,尸骨无存。不像前面的八大灾,度不过,只是修为停滞,终生无望至道而已。 渡最后的天灾,是真正以生命为赌注的灾难。 向死求生,向死而活。 所以,他天台寺似喜实悲。颠济是火藏地授业恩师,辈分最高。 “师父,此子名叫白逸峰,修炼的是我寺雷法,深得其中真谛。火藏打算收为俗家弟子,请师父,赐他法号吧。” 佛门庆祝没啥仪式,大家知道即可。晨钟九响,已经是最高礼遇。 传承衣钵,才是头等大事。 颠济听见他的说话,看了白逸峰一眼。 “你心深似海,就赐你法号,痴深吧。” 老和尚真会起法号,不是痴远就是痴深,所有的痴,都离的远远地,都离的深深地,滴水不漏啊。 颠济大师,要知道他这样想,非劈了他不可,痴远大师的师兄法号就叫痴近,吐槽不带诽谤的。 “谢祖师赐法号,痴深叩拜。” 白逸峰跪下五体投地的磕了九个响头,以示心诚。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佛门,更是如此。只有到了瓶颈,遇到坎了,师父才会指点,称为棒喝。 不过,一下子成为木子的师叔,还是可以浮一大白。 “木子师侄,能带我到宝象经纶殿去吗?” 爽,这声师侄太爽了。不知道,木子和白临该怎吗称呼。数数,白临叫自己哥哥,木子叫自己师叔,那么,木子该叫四岁的白临叔叔啊!? 木子脸都是绿的,没办法,辈分大一级,就像背负一座大山。关键是,白逸峰年龄只比他大一岁。 这时候,木子还没有想起,小拖油瓶,白临叫白逸峰哥。 木子垂头丧气,也不答话,一个劲的在前头带路。 宝象经纶殿,又称观想殿。 这里供奉的就是不空三藏和他的弟子。 没进大门,门口有一蒲团,木子跪拜三下。白逸峰有样学样,也跪拜三下。 进门后,正位的神像就是不空三藏。 两人双手合十,跪拜三下,打了个辑手,木子赶忙溜走了。 传说,不空三藏,九首十八臂,象征着九重天和十八层地狱。 白逸峰与不空三藏对视,一种声音自动发自心底:“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这是不空三藏的宏愿。 奇怪,中皇说不空三藏九首十八臂,也就是,九相十八印,为何在我眼里,只是一首双臂呢。 稍作他想,就想起颠济大师,看自己的那一眼。在联想自己的法号,痴远。就明白了。 佛不渡我。 佛之渡有缘人,自己与佛无缘。 尽管自己掩饰的够好,在佛面前,真伪自辩。 既然,佛不渡我,那就让,如来就我。 白逸峰心湖金莲毫光淼淼,铺满整个宝象经纶殿。一种佛祖普度众生的愿力,从不空三藏的神像上散发出来。九种神态,一十八种手印,一遍遍在愿力中演化。 佛本是道。佛,即自在;道,即如来。 白逸峰就像是对不空三藏认识了很久,现在,才刚刚见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