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移动的通道 (第2/2页)
岳小刀看见他这幅狼狈样,憨憨一笑。 萧骁不可思议的看着我,“老大,你这剑抽什么风,打了鸡血吧?” 我拾起了承影剑,半启剑鞘,端祥了片刻。剑身云纹依旧古朴,丝毫不见任何端倪。摇了摇头说:“我也不知道。我得到它以来,这把剑也是这两天才这么反常!” 正在我疑惑不解的时候,忽然听岳小刀说:“许先生,你手上的这把剑,剑长三尺三分,刃宽二寸,篆刻的是‘承影’二字,相传是古代的铸剑大师欧治子所作。” 我抬起来头看着岳小刀,没想到这位外表憨直的士兵竟有如些见识,不禁刮目相看。我还剑入鞘,问他,“你知道这剑的来历?” 岳小刀憨憨一笑说:“我叫岳小刀,我家有堂兄弟八人,分别名为刀、枪、剑、戟、斧、钺、钩、钗。” 我推测了一下说:“所以你们家是兵器世家?” 岳小刀摸了摸脑袋。 萧骁听我这么一说,眼睛顿时亮了,说道:“听说苏州有一个姓岳的兵器家族,一脉相承了上千年,打造的冷兵器很出名,难道就是你们家?” “是啊!”岳小刀憨笑。 我点了点头,说:“难怪你有这方面的见识。” “我们家族流传了许多关于古代名器的传说,我从小听过很多。”岳小刀继续讲关于承影剑的事情,他说:“相传周朝的时候,天子拥有九鼎,是权力的象征。后来周朝衰落,九鼎下落成疑。有传言说九鼎被各方诸侯分别获取,用以铸王道之剑。而这承影剑据说就是越王勾践得到其中一鼎之后令欧冶子以鼎所筑之剑。” 我以前查阅过一些古籍资料,说承影剑始作于商周交替之际,藏于春秋人孔周之手,而后才佚。而岳小刀却说此剑乃由战国的欧冶子始铸,这就说不通了。 “这把剑不是所谓殷天子三剑吗?怎么说是战国时期所铸?”我问。 岳小刀挠了挠头说:“这里面还有其它传说!” “怎么说?”我问。 岳小刀说:“这得追溯到九鼎之源,关于九鼎它是怎么来的。” 我心头一凛,暗想:“这源流之远,莫非还能牵扯到早已湮灭的九鼎文明?” 却听岳小刀说:“此九鼎非彼九鼎,周朝九鼎形成于上古时期,却与九鼎文明的九鼎为两个时期的产物,它们之间有漫长的历史真空期。女娲补天的故事大家听过吧?” 我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岳小刀说:“传说上古时期,天崩地缺,女娲用五彩石补天。后来有些石头没派上用场……” “这个我也知道啊……”萧骁打断了岳小刀的话,“后来有一块变成了孙悟空,让吴承恩写了《西游记》,还有一块变成了贾宝玉,让曹雪芹写了《红楼梦》!说点新鲜的呗!” 岳小刀挠了挠头,尴尬的说:“我听的版本和你不一样。” “好好,不一样,你继续说!”萧骁催促说。 岳小刀说:“那些在补天时没派上用场的石头,女娲将它们溶铸为鼎,在她羽化时留下六字谶言「和为鼎,乱为兵」。后来黄帝大战蚩尤时,根据女娲遗训化鼎为兵,打败蚩尤开创部落联盟时代。到尧舜时天下大治,化兵为鼎,以彰和平。夏启之后,至商纣的几千年中,九鼎作为王权的象征,一直在传承。再到商朝末年,纣王化鼎为百兵赐众将,想要平叛,却遭遇反戈一击,九鼎所化的百兵至此流入周王室,其中保括承影、含光、赤练三剑。西周灭亡,周平王东迁之后,诸侯称霸的局面越来越严重,为了展示天子的威仪,所以周平王重置了九鼎。再到后来楚庄王问鼎中原,天子威信愈丧,九鼎其后遗落四方,至战国时,已有许多诸侯分鼎铸剑,天下大乱。所以说,许先生手中的剑,虽然与殷天子三剑一脉相承,名曰‘承影’,其实是两把剑。” “所以说这把剑只是一个复制品?”我说。 岳小刀侃侃而谈,“也不能说是复制品,毕竟这把剑是欧冶子的作品,就凭这一点它就气质非凡,堪称绝品……” 萧骁说:“说了这么久,这把剑他为什么这么邪?” 岳小刀顿时语塞,摇了摇头。 我笑了笑说:“这把剑既然牵连到了创世神女娲娘娘和欧治子,也许它本身就被赋予了灵性呢。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 萧骁诧异的问:“什么规律?” “从岳小刀所述的故事中,承影剑源于补天石。不论是鼎铸兵器,或是兵器化鼎,代表的都是一脉相承。而每一次鼎剑互易之时,恰好又暗合了历史的变革。” 我解释说:“女娲初铸鼎,象征着人族初兴,母系社会的开始。黄帝用鼎铸造兵器打败了蚩尤,代表了部落联盟时代的开始,以生产力为主导的男权社会成形。尧舜之治时复铸鼎,象征着人文初著,农桑的发展,生产工具及生活方式的进步。商纣王时期废鼎练兵,预示的是奴隶制朝代的终结。再到周平王筑鼎之时,诸侯争霸,百家争鸣,是封建时代的先兆,人文思想的巨变。到战国时代以后,九鼎流失,六国归秦,又代表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自秦以后二千年来,历史宛如一态,鼎剑皆沉寂。” “现在人类面临生存危机,历史是不是又到了一个岔路口?”想到这里,我语气有些凝重的说:“古剑的异象是不是正好印证了我们的处境?” 听我说了这一番话,大家似乎都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陷入了一阵沉默。 我们在进入鄱阳湖以后,全都陷入到了一种紧张氛围之中,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情况,以及各种未知的即将到来的处境,而迷失了一些洞察力。等到发觉时,某些疏忽已差之千里。当然,即使我们有所察觉,一些不可抗力的东西也是不可抗的。 ——脚下的地在运动,就像次生波那样微不可闻。 但是,萧骁是一只“地鼠”,虽然很肥,长期的“地下工作”的他,还是拥有超过普通人的对于环境变化的敏感。他警觉的说:“地面在向同一个方向运动,我们就像在坐地铁……” 又是地铁,开往哪里 我将信将疑的看了萧骁一眼,听见他又说:“我们已经不在鄱阳湖底了,我感觉至少出了江西!” 没有人急于怀疑他,因为大家的目光已聚集在我身上。我从背包里拿出了那部老式诺基亚手机,它虽然其貌不扬,却是一款强大的特工手机。 我按了几个键,进入定位系统,坐标显示地点位于北纬31°58′12,东经119°54′05。而众所周知,鄱阳湖位于神秘的北纬30。地理上的经纬度哪么偏差一点,就已是差之千里。 我们现在在哪儿 或者说我们现在到了哪儿,这个巨大的盒将把我们带到哪儿 一切充满未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