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界录之当归_第一百二十七章 烟消云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烟消云散 (第2/2页)

孝三年,各地在这三年期间,在原先已经减免的徭役赋税的基础上,再减两成。文物百官堂前后宫一律着素服,且一年内不得有嫁娶定媒之礼。

    而百姓们在听得尉迟魏如此作为后,都是心中称赞,暗暗道他们迎来了一位好皇帝,迎来了一位明君,自是遵守着这位新继位的魏帝的旨意,为已经故去的明武皇帝守孝。

    而他们所不知道的是,这位人们口口相传的孝子皇帝,正是逼死了尉迟魏的罪魁祸首。

    尉迟魏在将这一切做完之后,拿着一本奏折颇为犯愁。护送惠世子和世子妃前往南疆的队伍,此刻竟是回来了三名满身是伤灰头土脸的士兵,告诉他说,他们的队伍遭受了贼人的劫掠,而那些贼人都是武功高强,并且净行些不规矩不光明的手段,竟将他们足足有五百名护卫军二十名禁卫军的队伍全部杀掠。而据他们所说,那些贼人杀死了世子妃,而惠世子因此便也殉情在那里。

    整个去往南疆的队伍,竟紧紧只剩三人生还。

    尉迟魏将这本奏折翻了一遍又一遍,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不敢相信,那个据说武艺高强的惠世子,竟然会连他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住。他更不敢相信,他西宁的五百二十名士兵,包括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的宋领军,居然敌不过半路杀出来的不到二十人的一伙贼人。

    尉迟魏想到此处,心中竟隐隐有些喜悦。他知道,如果他能够找到这伙人并让他们为自己所用的话,这对于他这个刚刚上任的皇帝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而这股喜悦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另一股烦恼便又升了上来。

    他该怎么给还在齐县盼望着儿子归来的姜王一个交代。他该怎么给那些将士们的家人一个交代。听闻筎县县令为了防止瘟疫的发生,在第二天便差人将那些无法辨认的尸骨一把火烧了,所以他甚至连尸首都没办法给他们带回去。就算是放下这个不论,单说要付出的这笔抚恤,就不是一个小数目。而尉迟浩在晚年的时候干出的这些事情,国库并不充盈,如果要支付这笔抚恤的话,那势必会让本就不充盈的国库面临亏空的风险。此刻,西宁国的内乱刚刚平定,百姓急需休养生息,但是周围的几个国家又对西宁有些虎视眈眈,可是西宁的国力和财力还支撑不起战役。

    种种的事情都摆在尉迟魏的面前,可是陪伴着他的,只有一盏安静的燃烧着的油灯。他忽的想到了父亲曾经跟他说过的话,他忽的就懂了为什么他不能从浩帝的脸上看到笑容。

    他忽的想念起柳诗娴,想念起存活在他记忆里,铭刻在他心里的属于柳诗娴的笑容。他记得,当时的她,银铃般的笑声在阳光下闪烁着点点灿烂的光芒,那是他在宫中从来都没有见过的笑脸,那么单纯而质朴的快乐。

    从那时起,她便一直住在他心里。他有心想将她收入自己的皇子府中,做自己的皇妃,却又担忧自己强硬的态度会不会吓到她,宫中的压抑氛围会不会让她难以承受。于是,他选择了在旁慢慢看着她,却终究是错过了她。

    有些人,有些事,一个转身,便错过成为了永恒。

    虽然他把自己的玉佩留给了她,但是他自己也清楚,他给的那个承诺根本无法兑现。他终究是血统尊贵的皇子,终究还是选择走上了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而她,终究只是一个身份卑微的商贾之女,终究还是沦为了一个风尘女子。是了,此时的她,已是一个经历过一次痛彻心扉的骗局的女子,会在这软香楼里,将用她那姣好的容颜,柔软的身段,和那短暂的韶华,来为自己博得一点生存的余地。此时的她,只能是各家贵公子前来偷腥时的一个玩物,满腹诗书却博不到谁的真心,身下承欢确是满心的空旷寂寥。

    尉迟魏苦苦一笑,看着眼前跳动的烛火发呆。而遥远的齐县的姜王府,满头灰白的姜王也是同样的姿势,看着自己眼前的烛火,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浩帝驾崩之后,那些被浩帝安插在王府中的人都离开了这里,要么是回了宫中,要么就是回了自己的家。那些被浩帝强塞给自己的女子,姜王看着心烦,便随便给了些赏钱,能打发走的就都打发走了,不肯走的人,虽是留在了王府里,但是却从来没再见过一面。

    偌大的王府,此刻竟只剩姜王一个人,如此的空旷寂寥。阅读最新章节请关注微信号:rdww444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