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4 在路上 (第2/2页)
使用卑鄙手段什么的,而是和没羽箭张清一样,肖帅戈投掷飞石也存在一个伤人易致死难的弱点。 肖帅戈的为难之处在于:用飞石把敌人打伤,敌人会暂时失去战斗力。之后再把所有失去反抗能力的强盗一个个杀死,会显得太冷血。 倒不是说肖帅戈的性格嫉恶如仇,非要把坏人都杀死。肖帅戈对于消灭世间所有的罪恶一点兴趣都没有,他只是有一种朴素的道德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那就不能轻易放过! 杀死那些强盗未必能够让世间变得更美好,但至少不会变得更糟糕。 肖帅戈其实不在乎自己的形象是否冷血,只是考虑到团队里女性成员的感受,所以就不想当着她们杀死没有反抗能力的强盗。这就好像烟民出于礼貌,尽量不在女士面前抽烟一样。 如果不使用飞石就无法顺利消灭敌人,肖帅戈自然不会自缚手脚。但既然不用投石技能也能轻松解决敌人,肖帅戈自然更愿意考虑一下队友的感受,便基本上不使用投石技能。 一路上遇到层出不穷的强盗团伙,肖帅戈总是冲在最前面,而队员们也没有胆怯。 肖帅戈只是严词拒绝女生主动参加战斗,倒是没反对男人跟着冲锋。只不过,如果敌人人数不多,通常队员与敌人接触之前,肖帅戈就已经解决战斗了。 而如果敌人人数多,肖帅戈便委托第五使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技能。一旦队员生命受到威胁,肖帅戈便使出没羽箭张清的本领。 所以,所有的敌人全都被肖帅戈团队砍瓜切菜一般消灭了,没能给团队造成任何的威胁。 经过一路上的战斗之后,队员们除了增加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外,还极大地增强了战斗信心。放在古代,这些身手矫健、精通战斗技巧并且信心十足的队员,都可以算是不折不扣的精兵了。 一般而言,一次又一次的无损胜利会让团队士气高昂。然而从难民和俘虏口中得到的消息,却让众人的情绪变得非常低落。 中国历史上饥荒导致的暴乱和起义,通常都是由乡村而起。如果农民起义获得阶段性成功,才会严重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然而这次末世灾难导致的社会动荡却截然相反,首先在城市暴发,然后才逐渐扩散波及乡村。 原因很简单:粮价暴涨后,最先受影响的便是城市贫民。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家无隔夜余粮的城市贫民,在粮价暴涨后,随即就陷入了即将饿死的可怕境地。 社会秩序相对稳定,民众相对富裕的国家,有政府出面赈济也无法彻底杜绝动乱甚至暴乱。而社会秩序本就混乱,贫民本就众多的国家,出现大规模的暴乱自然毫不出奇。 埃塞俄比亚属于后者。早在末世真相公布之前,埃塞俄比亚的社会秩序就已经失控。待到末世被确认后,埃塞俄比亚全国更是彻底进入了无政府状态。 持续的城市暴乱使得大量城市人口涌入周边,同时将血腥和杀戮也蔓延到乡村。 于是旅行团成员也弄明白了一个之前的疑惑:为什么隔离营地所在的部落还保持着正常的社会秩序,反倒是距离阿尔巴门齐越近就有越多的难民和暴徒。弄了半天,原来难民和暴徒是由城市向乡村流动的。 旅行团的很多成员之前都认为自己倒霉,总觉得如果是在大城市被隔离,那么一旦隔离解除就可以立即乘飞机回国。然而现在一看,又忍不住庆幸自己幸好是在偏僻乡村被隔离,否则大概没等到隔离解除就得遭受暴民的荼毒。 大家想要到南方州唯一拥有机场的城市阿尔巴门齐去,希望能够乘飞机回国。然而从难民和俘虏处得到的只鳞片爪的消息却让他们明白:阿尔巴门齐机场仍然正常运作的概率实在太低。因此,大家的情绪不免低落了。 不过,虽然离阿尔巴门齐越近会遇到越多的危险,但也没人提议不继续朝着既定目标走下去。 从隔离营地到阿尔巴门齐大约有两百五十公里,他们已经徒步走了两百公里。平均算下来,队员们一天只走三十公里左右,看似很慢,但实际上大家都尽力了。宿营需要搭建营地,不想饿死就得打猎采集,哪一样不需要时间和精力? 总之,到下午宿营时,离目的地大概只剩下大约二十公里,预计明天就可以抵达阿尔巴门齐。既然如此,哪有千辛万苦坚持那么长时间,然后距离目标近在咫尺时却又放弃的道理? 毕竟,去了或许仍然没机会乘坐飞机回国,但不去就绝对没机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