祂来之后_13 人海战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3 人海战术 (第2/2页)

炮声了,连绵不绝,此起彼伏。

    可是在如此凶猛的火力下,敌人却像是飞蛾扑火一般,朝着办公大楼猛攻。

    其实人海战术在二战末期的主要战场上就已经威力大减。

    人海战术的精髓在于,进攻方在单位时间内投放的兵力超过防守方的火力,就能冲进并占领对方的阵地。

    而二战末期,当越来越多的突击步枪和冲锋枪装备一线部队后,人海战术大显身手的机会自然也就越来越少。

    按道理说,如今人海战术本该绝迹才对。然而此刻情况却有些特殊。

    第一,进攻方轻而易举获得了大量用来冲锋的炮灰——难民营里饥饿濒死的难民。

    白天参加战斗的非洲和中东难民,哪怕气色不佳身材消瘦,却好歹还有个人样子。可是现在舍生忘死冲锋的难民,却一个个骨瘦如柴犹如骷髅。

    这些看起来似乎连风都能吹倒的难民,一边跌跌撞撞拼命往前跑,一边发出凄厉绝伦的嘶吼声。

    那种非人的嗥叫,再伴上黑暗中蜂拥而至的鬼影幢幢,造成的视觉效果非常可怕——就算打开十八层地狱,把所有的恶鬼全放出来也不过如此。

    至于说这些仅剩一口气的难民为什么还有力气冲锋,别人不知道,肖帅戈却知道。

    之前他闻到过军人俱乐部的食物香味,想必敌人彻底占领军人俱乐部后实行了“开仓放粮”。那些只剩一口气的难民得到食物补充后,又休息了一阵子,多少能够恢复一些力气。

    而且,听力出众并且语言天赋异于常人的肖帅戈还知道一件事,因为他听到里军人俱乐部那边的动员口号。

    大概是因为难民来源复杂吧,所以动员口号语言种类各种各样。肖帅戈不是所有语言都懂,但所有听得懂的动员口号全都是一个意思:

    “冲过去,有饭吃!”

    卧槽!

    如果是动画片,肖帅戈听到敌人的动员口号时,脸上应该挂满了黑线。

    第二,末世后食铁细菌高速进化,枪械更容易出毛病。肖帅戈使用枪械时动作温柔轻拿轻放,从来不狂放粗暴,却也照样遇到过几次子弹卡壳。

    现在办公大楼直接承受人海战术的压力,所以出现的问题更多。

    “卡壳了!”

    “我也卡壳了!”

    “怎么办?怎么办?啊……怎么办?!”

    “谁来帮帮我,我的枪不能射击了!”

    “都冷静,静下心来去除故障!”

    “快换一只枪!”

    “卡壳了先不管,朝外面扔手榴弹!”

    “小宋,你去楼上告诉首长,就说我们需要更多的枪,更多的手榴弹,更多的人手!快去!”

    ……

    所以说,末世后火力的猛烈程度达不到末世前的标准——事实上火力投放比正常情况下逊色很多。

    好在,办公大楼防御时,除了一楼可以杀伤敌人外,战士们还可以居高临下在楼上发动攻击——如果不是办公大楼防御占据了这样的客观优势,没准敌人的人海战术都已经成功了。

    而这种情况,也就迫使敌人不得不咬着牙再次在二楼和三楼与办公大楼对射——如果我军能够从二楼以上的位置居高临下对敌人形成立体打击,那么敌人的人海战术就会破产。

    其实办公大楼楼上的士兵与敌人对射非常吃亏。

    虽然双方基本上都是以轻武器为主,但是敌人的装备却更具优势。但凡在楼上射击的敌人,枪上都装备了微光瞄准镜、主动红外瞄准镜甚至热成像瞄准镜。

    中国军队倒不是不装备瞄准镜,但主流制式装备95式步枪的人机功效却可谓败笔。

    95瞄准基线高,但还勉强可以接受。真正的问题在于提把上加装瞄准镜以后,就太高了。士兵很难在托腮的情况下用眼睛对准瞄准镜。

    光学瞄准镜的廉价普及,使得过去三点一线变成现在的两点一线,非常方便士兵在战场上快速瞄准。

    像红点,全息瞄准镜,只需要看着红点就能射击,而传统的三点一线,还要对准瞄准具和准星的平正关系,难度完全不同。

    95的枪栓在顶部,这就使得安装瞄准镜非常麻烦,而由于不是上下枪机结构,每一次的拆装枪支都会直接影响瞄准镜的精度。

    这就使得在必须使用瞄准镜辅助射击的情况下(比如黑暗环境下),哪怕敌人并不全都是精锐的特种士兵(一部分是加入十字军圣战组织的退伍兵,也有较少的对自己特别自信的平民),中国军人和敌人对射时还是形成了惨烈的交换比——虽然战斗的胜负并不完全由武器决定,但装备明显劣势时,却只能依靠血rou长城。

    看着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倒在血泊之中,却无人退缩,继续前仆后继与敌人对射,肖帅戈眼睛和鼻子发酸,心里又疼得象针扎一样。这就是中国最可爱的人!

    于是肖帅戈一边跑动射击一边不停地大喊:“你们躲在窗口旁边侧面朝下射击或是扔手榴弹,正面的敌人交给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