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八章 没有您我可怎么办(第五更) (第1/1页)
但这份好奇,总归是维持不了多久时间。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不管是做何等样的生意,首先自己的东西要足够吸引人。否则,可以看在人情份上买一次,买不了下一次。 许三春早就想好,刚开业的时候,多备上一些绣品供客人们挑选。而之后,便一季出几个新鲜的图样、款式,售完即止。 有句话不是说,物以稀为贵么,她想尝试着参考现代社会的轻奢品路线。 这样,她的压力不大,哑娘也会轻松。 成为绣娘后,能在绣学领到朝廷俸禄,足可以让她们三个人过上手头宽裕的日子。 闲暇时,再将自己在刺绣上所习的心得与画画结合起来,专研出一些有意思的图样。再做成绣品卖出去,也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情。 只是这个逻辑说起来有些复杂,也未必能让旁人明白,她连对哑娘和陈惠都没有说过。而她不管做什么,哑娘都无条件地相信她,从来也没问起过。 此刻,既然郑文萱问起此事,她便拣众人都能听懂的略略讲了几句,笑道:“我这个绣庄只是名头大,其实哪里称得上是什么绣庄呢?” “哑娘把我拉扯到如今不容易,我只想好好孝敬她。但她年纪不大,我去绣学后只怕她一人闲在家里,会闷出病来。” 三人听了,纷纷点头,赞道:“有你这样的女儿,哑娘果真是好福气。” 许三春正色道:“不,我能遇上哑娘,才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分。”若不是哑娘,她还不知道流落到了哪里。 她从来不觉得孤儿的身世丢人,也没想过要去掩盖出身。无父无母是凄惨了些,可她有对她这么好的哑娘,还有什么不满足? 许三春坦然的态度感染了三人,贾佩玲笑道:“怪不得我爹说你是个爽利人,直来直去藏不住话的。今儿细细一聊,果然如此。” 两人见过好几面,不过都只匆匆说过几句话而已,只有今天坐下来才聊的深入一些。 送走了三人,暮色渐渐降临。 “哑娘,我们把门关了好吃饭。”许三春扬声道。 不一会儿,陈惠到院子里说道:“哑娘说,今儿第一天开张就提前关门不吉利,让我们先吃。” “有什么不吉利。”许三春摆了碗筷,自己到前面去叫哑娘。只是哑娘一意坚持,许三春又拗不过她,只好三人轮流用饭。 许三春发现,一旦哑娘坚持的事情,自己是一点辙都没有。 比如还在许家时,哑娘就坚持不让她进猪圈,再比如坚持不让许三春管她叫做娘。 不过,这也没什么关系吧!哑娘为了自己,辛劳了大半辈子,付出了女人最青春最黄金的年华,自己就多随着她的意。 到了时辰便关了店门,三人在灯下清点今日的收支。 卖出去不少绣品,打破了两个杯子,又请了王记酒楼的午饭。这么七七八八算下来,还贴了些银子。 不过,前来道贺的人都送了贺礼,哑娘已经登记造册放入临时仓库。 许三春看着那本每一笔都记得非常清晰的账簿,把头靠在哑娘肩上抱住她撒娇,“哑娘啊,没有您我可怎么办呢?” 哑娘目光慈爱,比划着:“我会一直在你身边的。” “那当然,必须的!”许三春有些傲娇地抬起下巴,哑娘这么疼爱自己,怎么会舍得和自己分开。 “还有几日我就要去绣学报道了,在这之前我再画个花样子出来绣几样。” “着什么急,家里又不等这银子过日子。”哑娘不想她太过辛苦。 “没事儿,我喜欢呢!” 刺绣确实是她喜欢做的事情,哑娘深知这一点,于是便由着她去。 因为知道在绣学里要教识字,许三春干脆连找哑娘学认字的事情都停了下来,窝在家里完成她脑子里冒出来的新想法。 九月初一,盛夏的酷暑早已褪去,田地里的麦穗沉甸甸地压在麦秆上,再过几天就能收割。 一向安静的绣学,在今日里变得热闹了许多。这一日,全天都是绣学报道的日子。 许三春隔得近,一大早就到了。在她后面不久,保甲千金王丽钗就到了,跟着她来的,还有王太太和伺候她的丫鬟。 门口的亲卫将几人拦住,“闲杂人等不得进入绣学。” “闲杂人等?”王太太气得肝疼,她好歹也是保甲太太,还从未受过这等待遇。 普通百姓怕织锦府怕得如同老鼠见了猫,连带着对绣学也是十二万分的畏惧。可她毕竟是保甲太太,绣学是朝廷供养,但里面的人总要生活,便免不了要跟保甲府打交道。 因此,绣学对于王太太,并不那样神秘。 她原以为,女儿成了绣娘这么光宗耀祖的事情,她也能沾光进去绣学里逛逛,回头跟人说起时,脸上也有几分光彩。 没想到,这才刚到就被挡在了外面,让王太太如何不气恼。 “你们太过分了!”王丽钗怒道:“睁大你们的眼睛好好看看,这是我娘!” 她长得跟她娘有点像,容貌在南凤镇里算是出挑的。只是眼睛有点三白眼,看起来平白多了一份刻薄。这会儿生起气来,神情显得越发鄙夷。 “谁也不能进。”亲卫不为所动,拦着的手并没有放下。 王丽钗气得直跺脚,把后面的小丫鬟扯到跟前,质问道:“那她呢?我总不能没有个伺候的人吧?” 从小到大,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毛巾都没有亲自拧过一次。 没想到亲卫看着她道:“不能。” 王丽钗简直要气得被晕厥过去。这是什么地方,她不来了还不行吗? 什么绣娘,她不稀罕! 这句话,她原本想要脱口而出,好在织锦府一直以来的名声让她管住了自己的嘴巴。 “娘,这个绣学我不上了!”王丽钗转身,“我们回去。” 见她们没有要硬闯的意思,亲卫就放下手退到了一边,并不阻止几人的离去。 王丽钗几人正举步欲走,从里面传来一个声音道:“绣学报道的时间只有今日。若超过今日名册上的绣娘未曾前来,全家获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