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二章 闪电平仓 (第2/2页)
只见他黑着脸沉声道:“我告诉你们,别把刚刚的话当耳旁风!宝隆出了这大的事,如果你们还不及时抽身,如果贷款真出了不良,我告诉你们,你们几个中肯定有人帽子会被扒下来!怎么做你们好自为之……” 宝隆集团经营的还不错,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袁彬作为分行分管副行长自然也是知道的,宝隆徽州分公司他还去过两次。 但是说实话,也就只能算还不错,一家民营的建筑、房地产公司,能好到哪里去? 又不是阿里、腾讯、华为这样有大量自助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公司。 银行要是抽贷了,分分钟破产倒闭,现在徽州分公司出了这么大丑闻,谁知道其他银行会不会抽贷?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老祖宗几千年前都说的这么明白了,他袁彬还能不知道? 至于会不会错杀…… 就算错杀了又怎么样? 宝隆集团徽州分公司,在庐州的民营企业能排前五十,那又怎么样? 对于一家支行可能是个巨大损失,但是对于宇宙银行诺大的庐州分行,连个屁都不是…… 随便一家国企都能把他比下去,铁路、公路、机场、政府rong平台才是国有银行真正的大客户! 屁股决定脑袋,袁彬是不心疼,宝隆集团这种企业没了也就没了,只要别让他粘上事就行。 但是底下的几家支行行长就纠结了。 愿意眼巴巴供着宝隆集团这种民营企业的支行都不是什么老牌支行,没有国企客户支撑腰杆子不硬啊! 但是被袁彬这么一威胁,帽子和业绩二选一,所有人都知道该怎么选择了…… 严查! 严办! 很快,一封封措辞严厉的“贷款催收通知书”就发到了宝隆集团徽州分公司,同时也传到了孟凯之手里。 马东看到孟凯之传过来的银行内部文件和催款通知书,心底不由得冷哼一声,“果然还是一副老官僚做派,鼠目寸光……” 对于华夏工商银行的这种做事风格,马东太了解了,却相当的不屑。 经营业绩全靠政府政策保护,中高层领导固步自封,一点经营意识都没有,整天就知道想着怎么升官发财…… 拿到银行内部的信息后马东一颗心基本上落地了,但是陈毅斌那边却传来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马总,情况和我们想的有点不一样,宝隆的供应商对他们还挺信任的,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去上门催债,我联系了几个认识的老板,想鼓动一下也没成功,你看现在怎么办?” 这次宝隆股票狙击战虽然还没有收官,但是大赚一笔已经是必然。 现在的马东已经不是一个星期前的马东了…… 从陈毅斌对马东说话的态度就能明显看出来。 以前他喊的都很随意,直接喊名字都算客气的了,毕竟年纪在那里,中了两亿大奖并不能说明什么。 但是现在,马东用自己的能力和手段赢得了尊敬…… 对于陈毅斌态度的悄然转变,马东倒是没有太注意,他现在唯一关心的只有能不能快速平仓! “陈总,你稍等一下,我等会给你回话。” 回过头,对着正严阵以待的林瑞森问道,“林经理,组合拳没有了,有没有把握今天全部清仓?” 林瑞森看着马东手头仅有的最后一张底牌,心里暗自评估一番,然后咬咬牙说道:“基本没问题,不过最后强行平仓有可能会导致股价上涨,到时候会损失一点收益。” 面对着动辄几亿的抉择,马东也是压力山大,不过好在都是赚的,就是赚多少的问题。 反正也是横财,损失一点马东也是可以接受的,于是他不再犹豫,当即拍板道:“好,就这办了,全部平仓!” 马东做好了决定,陈毅斌和孟凯之同时在内地和香江曝光了宝隆集团最后一个利空: “宝隆集团遭银行集体抽贷,资金链断裂在即!” 这标题相当惊悚,搞不清状况的人第一感觉可能宝隆集团马上就要被破产清算了…… 实际上马东和林瑞森都错估了市场的反应,当得知宝隆集团被银行抽贷,而且在催收通知书、内部文件一应俱全的情况下,绝大多数抱有侥幸心里的散户,甚至是资本市场的大鱼,信心都开始崩盘了…… 下午股市开盘,新一轮的股票抛售潮又开始了…… 看着从天而降的巨额抛单,林瑞森两眼放光,右手就跟得了帕金森综合症一样抖个不停。 这不是抖音,是买!买!买! 买入平仓! 直到某一刻,突然看到账户弹出一个显眼的提示框: 您的账户股票余额已足够,请确认是否继续购买。 林瑞森如梦方醒,“这就平仓了?!” 这也太快了吧! 看了一眼电脑下方的时钟,才过了一个半小时…… 回过头,见马东正百无聊奈的看着维多利亚港上飞驰的游艇发呆。 咦,游艇上有好多比基尼美女…… 林瑞森轻喊了一声,“马总,已经平仓了……” 来啊,订阅啊,快活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