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 脑插技术 (第1/1页)
众人散去,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野猪还没有处理,大家的午餐还没有着落,得有人去做饭。 林克将长门有希留了下来,带着她来到另一个房间。 朝仓凉子不在身边,长门有希稍微有些害怕,她其实挺害怕和陌生人打交道。 目前来说,林克不仅有陌生人属性,还有着上司这个更可怕的标签。 打开房间,出现在长门有希面前的是堆叠成小山的书册。 “长门,你看一下这些资料。”指着这些技术资料,林克回头看向长门有希,“我希望你能做出来一套设备出来。” 弱弱地看了一眼林克,长门有希咽咽口水:“这……这些是什么东西的资料?” “意识转移装置,一种来自未来的技术。”林克点了点自己的太阳xue,“只要在大脑中植入一块小小的芯片,就能将自己的意识转移到备份身体中。” 听到林克的说明,长门有希几乎是瞬间明白这个技术的恐怖。 “啊,别想多了,这个东西是需要大量配套设备的,比如说制造备份身体的克隆中心,接受上传意识的信号塔等等。” 不解释还好,林克一解释,长门有希眼前瞬间浮现出大量资讯数据。 林克所说的那些技术,比如说克隆,比如说高效的无线数据传输,人类已经具备,只不过成本很高而已。 换句话说,这项技术已然具备普及的条件。 注意到长门有希的神色,林克就知道她想歪了。 “唉,算了,你自己看一下吧,看完之后大概就明白了。我只是想做一下实验,不是想普及这个技术,而且这个技术也真普及不了的。” …… 埋头在书堆中,尽管理解消化这些东西很困难,很耗费心力。 可是自从获得资讯cao作的能力后,长门有希就发现现在的自己比起有剧情的小说,更喜欢理论、研究资料之类的东西。 翻阅这些东西的时候,资讯cao作能让她很容易理解里面所蕴含的技术与原理,让长门有希有一种学到东西的感觉。 而知道的知识与理论越多,看相关的资料也就更容易。 这种正向反馈形成之后,长门有希就达成了普通人永远也达不到的境界——学习使我快乐。 毕竟人类那原始的身体限制着大脑的使用,让高耗能的学习过程变成一种负向反馈,阻止人类进入学习使我快乐的境界。 不知不觉间,长门有希就看完了这些资料。 虽说理解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不到,可已经足够让她制作出林克想要的东西。 当她找到林克,说自己可以做出东西的时候,林克十分诧异。 “你已经能够制作了!?”林克比长门有希更加震惊,他万万没想到长门有希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制作脑插了。 “嗯,不过不是那种无线传输的最新版,而是记录中提到过的最原始的版本。”长门有希弱弱地说道。 林克皱眉,问:“最原始的版本?有多原始?” 长门有希小跑着回去,没过几分钟又跑了回来,手里还拿着技术资料中的一本。 翻开资料,找到其中的某一页,长门有希将它展示给林克看。 一种全覆式头盔类型的意识转移装置。 通过两个相近的全覆式头盔,以及体积略大的转移中枢,将一个人的意识从原本的身体中导入到另一具身体。 两个头盔分别承担着读取意识和写入意识的作用,使用者不能戴错头盔,不然就有可能让自己的意识承载机器运转的压力,导致意识崩溃。 而且这套仪器的效率极低,需要长达十个小时的转移,才能成功转移意识。 和资料中光速读取加上传、写入的无线脑插根本就是两个东西。 “好,那就先搞一套这个东西出来,我需要实验一下。”林克有些开心,这样渚就有救了。 看出林克的心情,长门有希小声问:“林桑很开心?” “是啊,很开心。有这个东西的话,就能救人了。”林克含糊说了一句,没有再解释。 见林克不想细说,长门有希暗自记下,没有再问。 …… 系统在今天其实抽了两张卡,其中一张是神光棒,另一张就是关于脑插的技术资料。 脑插的技术可以在士兵临死前一刻,将士兵的意识上传到中枢信号塔,再瞬间导入一具提前准备的克隆身体中。 在克隆身体中苏醒,只要渡过最初的几秒认识障碍,就能顺利掌握新的身体,反正是克隆出来的身体,和原本的身体没什么两样。 这样只要有信号覆盖,就能保证士兵的生命,死亡的只是一具身体。 脑插芯片读取上传的是意识,而不是将记忆上传,让另一个个体获得这份记忆。 这里的意识便是林克知晓的那个意识,那个光粒子、X细胞绑定的意识,个体唯一认证标志,独一无二的意识。 在这项技术普及之后,人类就能突破生与死的边界,用科技达成永生。 老得快死了?给自己来一枪,换个年轻的身体。 可以悍不畏死地冲锋,发起自杀式攻击,只要有信号覆盖,老子几分钟后又是一条好汉。 不死的军团,无惧无畏的士兵。 然而,现在看来,那只是一个奢望。 没有足够低价的克隆体,那么能够享受这项技术的人就少之又少,只能救重要人物,不能救基层士兵。 同时,意识在中枢的存在时限为六十秒,超过之后,人类的意识就会自行崩溃,救都救不回来。 因此克隆技术为一个前提。 第二个前提就是通讯技术,脑插读取意识上传需要足够强度的信号,信号不足信道不宽的话,就无法及时上传意识。 其结果就是意识崩溃。 只要丢失信号,脑插就没有任何意义。 从资料上来看,这项技术是为宇宙战争而开发出来的。 似乎在开发出这个技术的未来,人类拥有超光速的高效通讯手段,能够覆盖以光年为单位的范围,但是没有足够优秀智能的舰载AI,以至于所有宇宙战舰都需要人类驾驶。 为了不让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船员损失掉,那个未来的人类不得不开发出这样的技术。 船可以不要,但人一定要保下来。 大概就是这样的思路下,诞生了这种技术。 和先前的行星发动机资料类似,这些资料中并未涉及那种超光速通讯技术,只有脑插相关的资料。 而和行星发动机不同之处在于,脑插技术并不衔接人类现在的文明,甚至就算人类文明吸收了行星发动机中的技术,也还有一定的差距。 现在的人类文明无法推广,使用起来也极为困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