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百零五章 (第2/2页)
啊,直接组建步兵得了。 骑兵是冷兵器战争当之无愧的王者,没有之一,直到火器快速崛起,这个王者的桂冠才被无情摘掉。 这也是花荣如此亟不可待想要灭掉呼延灼重骑兵的原因,明义军各种兵种都有,唯独没有重骑兵,在野外面对重骑兵的冲锋,明义军除了崩溃,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与呼延灼的重骑兵一战,共剿灭了重骑兵九百余人,步兵六百余人,一共带来两千人马的重骑兵,可谓一战损失了五层,对于呼延灼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虽然战果辉煌,但是面对刀枪不入的王牌军队,明义军同样损失惨重,近五百战士当场阵亡,两千余明义军收到不同程度的伤势。 战前,为了防止计划泄密,被选中参与伏击的兵士,在各自长官的严密控制下,单独成营,与普通战士隔离开。 普通战士只有连长及以上的军官,才允许知道夜袭的具体计划,近半的士兵都被蒙在鼓里,直到敌人的袭营开始,他们的连长才告知他们此次的伏击计划。 但是当敌人袭营开始,新兵们产生了巨大恐慌,加上一部分战士有夜盲症,不可避免产生了巨大的混乱,很多将士没有在第一时间聚拢到自己的长官身边,恐惧的四散乱跑,还有忠义的将士,看到敌人袭营,奋不顾身地冲上去,想要阻拦敌军,最终却惨死敌人铁骑之下。 虽然参谋部早预料到了这个结果,但是没有一个人提醒那些不知情的战士们。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一个过于仁慈的人,领不了兵,一个讲义气的人,是长不了财的,因为“仗义疏财”,你手中有钱,自己兄弟却过着苦日子,你若是没有点儿实际行动,只能说你这人没义气。 一个过于仁慈的人带领部队,他往往会因自己的仁慈,变得优柔寡断,因小失大,使得属下的将士死伤更多。 历史上能成大事的,都是凶残无比。 曹cao“宁负天下人”; 李世明“宣武门”杀兄逼父; 朱元璋的杀心之重,天下胆寒; 就连小说中的宋江都以灭人满门,来达到招募“兄弟”的目的。 每一个名将都是踩着别人的尸骨爬起来的,如何用最小的损失,换来最大的成果,是一个合格的将领必须考虑的事情,若用几个人的性命,换回几千人、几万人的性命,每个名将都会毫不犹豫的牺牲少数人。 这样做会被很多伪君子大骂不人道,那些被当为旗子的人觉得很不公平,但每个名将都对此乐此不彼,这种战斗被人们称为出奇制胜。 战斗不是过家家,关系着千千万万人的生死。 若是将领不想牺牲小部分人,那就只能跟敌人红白短刃进行决战,一场大战下来,他们所损失的人数,是所有人都无法接受的。 这就是所谓的慈不掌兵,不想死人还想打退强敌的将领,还是回家洗洗睡更适合。 夜晚时分,“飞天虎”扈成易容潜入营中,他因为镇西军打破了花荣的计策,要当面向花荣请罪,因为战前他根本就不知晓镇西军的存在,他也是逃回到寿张之后,才被董平告知这些镇西军的来历。 朝廷此次调了三千名中央禁军,前来协助程万里防守东平府,但是在调来的途中,就被童贯用一千精锐的镇西军掉了包,冒充中央禁军调来东平, 到了之后,程万里为了把他们作为奇兵使用,直接把这些镇西军送到了寿张城,把他们另起一营,严密封锁消息,除了调来寿张的董平,东平府内再无其他人知晓这支镇西军的存在。 知道这些镇西军的来历后,花荣这才恍然大悟,他知道程万里在做知府以前,曾经做过童贯的幕僚,算是童贯的心腹之人。 想来童贯是怕明义军伤了程万里这个心腹,特意把一支精锐的镇西军派来,保护程万里的安全。 知道了镇西军的来历之后,花荣忙安慰扈成,让他别往心里去。 花荣让扈成在营中稍等片刻,派人把陈箍桶、梅展、康公弼等几名军机处的重臣叫了过来,几个人在大帐中,一起商讨针对东平府的下一步的策略。 接下来的几天中,双方不约而同地偃旗息鼓,各自舔舐自己的伤口。 两军在寿张对峙之时,远在济州的黄泥岗,发生了一件大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