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悍匪荣耀_三百零八章 到了东平卖棺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百零八章 到了东平卖棺材 (第2/2页)

是为了杀人吃rou……

    有人说董平是个龙阳爱好者,跟呼延灼惺惺相惜,同被而眠……

    有人说董平好色,当年jianianyin了良家女子,为了保密,抓他们的家人去当rou盾……

    ……

    一时间,污蔑董平的谣言,如雪花般漫天乱飞,传的还有鼻子有眼。

    董平听到各种版本的无稽之谈,气的差点儿吐血,暴怒下令让属下官兵大力收捕造谣者。

    他手下信任的多是镇西军,镇西军的军纪在大宋是公认最差的,因为朝廷的粮饷、军饷经常不能准时送达,这些饿着肚子的镇西军,就对驻地的百姓进行抢劫、jianianyin、杀良冒功等各种丑闻,从未间断过,他们的将领为了笼络自己的属下,对这些事情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以至于一提起西军,朝廷大部分官员都是大摇其头。

    刚开始被董平藏着,这些西军的本性还显露不出来,此刻被派出去执行辟谣这样没有具体指标的任务,这些镇西军顿时露出了狼一般的性子,搅得城中血雨腥风,百姓扶墙而泣。

    看到城中的情况差点儿失控,董平、呼延灼急忙带人制止收捕行动。

    但是,寿张城中已经民心尽失,民众看向他们的眼神充满了恐惧。

    东平城,扈成奉命来向知府程万里汇报寿张城的近况。

    东平后衙,程万里的书房内,扈成正在为程万里细讲当时的军报。

    “……此时,多亏了公祖派遣的一千镇西军,乃是百战精锐,瞬间便破了梁山的围困,救出了呼延统制。”扈成口才极好,把寿张城一战讲的绘声绘色听得程万里紧张不已,至于他逃跑之事,被他讲成了自己为了给重骑兵创造机会,拼死攻打贼寇营寨,最终损失惨重,不得后撤,临末了还不忘夸赞程万里隐藏镇西军,拯救了呼延灼属下几千将士。

    程万里听到夸赞,眉毛一挑,脸上露出一阵得意,瞬间变为愤怒,大声道:“梁山贼寇当真可恶至极,犯我东平,还杀我如此多忠勇之士,当杀,当杀~”

    扈成连忙躬身应和程万里。

    “寿张城如今状况如何?呼延统制和董都监可有把握守住城池?”

    “呼延统制、董都监两员大将都有万夫之勇,兵精粮足,守城器械完备,镇守寿张当无忧。”

    程万里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寿张城中民心如何,贼寇攻城,城中百姓可愿为我等效死力?”

    扈成听程万里如此一问,面上表情变得犹豫起来,吞吞吐吐,却是不敢说。

    知府一看扈成如此,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冷声道:“可是城中有百姓通贼?”

    “通贼倒不至于,但是董都监和呼延统制发动城中青壮守城之时,百姓多有不愿,而且城中无中生有,传出很多谣言,弄得民心煌煌,还有贼人编了一首不堪入耳童谣,来辱骂公祖和董都监。”

    程万里听扈成如此一说,脸色变得难看起来,眯着眼冷声道;“是什么童谣?与老夫念来听听。”

    “小人不敢~”

    “无妨,尽管念。”

    扈成看了看知府的脸色,随即小心翼翼地念道:“董双枪,枪法快,遇到梁山坏了菜。

    程知府,掉书袋,到了东平卖棺材;

    说剿匪,不用枪,专抓民壮进坟冈。”

    程万里一听,脸都绿了,捋着胡须的手差点儿把自己的胡须拽断,尚不自知,反应过来后,再也不顾自己的斯文形象,破口大骂道:“刁民~刁民~都是一帮刁民,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马上派人去查,找到造谣之人,本府要砍了他的头。”

    程万里愤怒之下,在书桌上用力一挥,桌面上的笔墨纸砚、茶杯镇纸,叮叮当当落了一地。

    看到知府暴跳如雷的模样,扈成往边上缩了缩身子,做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唯恐知府迁怒于他。

    想他程万里来到东平之后,也算得上兢兢业业,诚惶诚恐地想要为一方百姓办些实事,可他接手的是个烂摊子,府库亏空严重,兵士全是新招之兵,境内竟然还有无法无天的悍匪。

    如此一个烂摊子,他接手之后是欲哭无泪,当他又不能坏了官场规矩,去揭发前任,若真的那样做,他在官场上也算到了头,他唯一能做的,只有打落牙往肚子里咽。

    本来孙静联合三府替他剿匪,让他高兴不已,勒紧裤腰带,要人给人,要钱送钱,就指望着孙静能还东平一个太平盛世,没想到孙静是个样子货,匪没剿灭不说,还把天捅了个大窟窿在京西路搅起一阵腥风血雨。

    他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侥幸从这场无妄之灾中挺了过来。

    竟然有人用“东平卖棺材”来羞辱他,若是这个骂名别捅了出去,他可就真的是遗臭万年了。

    程万里被气得“三高”猛涨,差点儿一口气喘不上来,他是恨死做这艘童谣的罪魁祸首,恨不得一口一口把那人咬碎了嚼着吃了。

    一番发泄之后,程万里有些心灰意冷地瘫坐到扶手椅上,靠着椅背仰头长叹,自己兢兢业业做事,为何却得了个卖棺材的骂名。

    看到知府冷静下来,扈成小心翼翼地禀道:“公祖,小人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程万里对这个“伶俐”跟办事的本地豪强,还是很看重的,深深吐了口气,打起精神道:“本府还是有容人之量的,之进(扈成的字)但说无妨。”

    “公祖,说句大不敬的话,朝堂之上,诸相公都不想我们和梁山水寇开战,现在东平与梁山相争,胜,无功,败,便是大过。

    当初梁山贼寇五千人马,尚打的三府联军尽没。

    呼延统制、董都监此时虽然兵精将勇,可是贼寇的数量增加了三倍不止,最终能否战胜梁山,实属未知。”

    说到此处,扈成停了下来,再往下说就难听了。

    程万里知道他的话意,月前一战,梁山实力暴涨,寿张县的官军虽然暂时挡住了贼寇,但不代表能永远挡住贼寇,若是最后被贼人破了寿张,再次围攻到他东平城下,无论结果如何,他这个知府都做到头了。

    经过刚刚一番发怒,程万里已经慌了心神,想到寿张被破的后果,一时没了主意,口中喃喃道:“如之奈何?难道跟贼寇讲和?这些贼寇没有拿到钱财会退兵吗?”

    “贼寇打的旗号是说我们不守约,我们何不派人先跟他们接触一下,暗地里答应他们遵守以前的约定。

    反正前段时间我们逮捕了几个商人,已经严正警告过他们了,我想就算我们不阻止,恐怕也没几个人敢和贼寇做生意了。”

    “那就派人试试吧,此事全仰仗之进。”

    “公祖对小人大恩,为公祖办事,小人万死不辞。”

    程万里无奈地摇了摇头,用力推开椅子,摔袖去了后衙,留下一句屈辱的叹息:“不成想,我堂堂一州知府,竟然被一介草贼如此欺辱,真是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