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悍匪荣耀_三百一十一章 明义军政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百一十一章 明义军政务 (第2/2页)

花荣发动众头领,主动到钱庄中,把自己的家当全部兑换成纸币,并把发给军队将士以及政务人员的薪酬,全部使用纸币结算。

    在明义军所有的官方商店,纸币都是通用的,花荣命令商务部下令,酒水、香料、胭脂、水粉、绫罗绸缎以及各种奢侈品,只接受纸币购买,不得使用铜钱、银钱等进行交易。

    对于势力范围内的商家收税,同样只收纸币,不受铜钱,逼迫百姓多多接触纸币。

    为了宣传纸币的好处,消除百姓对纸币的戒备心理,马麟宣传部成立后第一个任务,就是分散到各处,宣传纸币的好处,解答纸币相关的各项专业问题……

    一件件政策强行推广的政策下来,民众虽然依旧排斥纸币,但是已经有人换取小额纸币,在生活中使用,但是在百姓中,金属货币依然占据主流地位。

    ……

    工部部长宋万向花荣汇报了建设方面的各项成果。

    并告诉花荣,明义军建造的第一艘海战船,经过半个月的测试,已经全部测试合格,明天各项工作准备妥当后,后天将举行下水仪式。

    听到这个好消息,花荣激动的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恨不得马上去看看这艘由明义军自己建设的海战船。

    海船在江南大型的造船厂可以订购,但价格非常昂贵,没有二十万贯,根本别想购买新船,这还是商用海船的价格,至于适合海战的海战船,根本不允许民间私自拥有。

    虽然明义军极度渴望壮大水军力量,但是根本没有余财去购买昂贵的海船,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只好买来原材料,由孟康组织船匠们建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海船。

    但是北方大地开发度太高,适合造船的上年份树木极少,所以建造海船的计划一直拖着,只能建造小型的内河战船,为船匠们的积累经验,

    直到明义军在蓬莱岛上站住脚跟,镇海城开始在岛上开荒,才找到了能够用来造船的百年老树,简单加工一番后,由镇海水师把材料带回梁山,供孟康的船厂使用。

    有了材料,孟康亲自带着船厂的船匠们,不分昼夜地进行研制建造,大半年的时间,几乎吃住都是在船厂中,花费了无数的心血,终于造出了明义军第一艘海战船,海战船的建设成功,预示着明义军能够打破朝廷的封锁,凭自己的实力,建造出海战船,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源源不断的海船,加入到明义军的水师之中。

    ……

    礼部部长杜迁出列汇报了礼部事项。

    礼部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难题,教育部门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虽然勉强把学校运行了起来,但是教师队伍中,大部分都可以称为滥竽充数,那些人知识水平并不高,勉强能够教授学子识字,但是这些人对于书中很多东西,都是一知半解,甚至根本就不知所以然,让他们教授学生知识,有些误人子弟的嫌疑。

    花荣一听,又动了绑架读书人的歪点子,闻焕章等人对于这种不要脸的求贤方法,表示强烈反对。

    要是绑架来的读书人对明义军心怀怨恨,便会在教授学生之时,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学生,如此一来,没有太多分辨是非能力的学生,便会受到影响,对明义军产生排斥心里,如此一来,反而是给自己竖立了一堆敌人,绝对得不偿失。

    花荣听的冷汗淋漓,为以前绑架读书人的事情暗呼侥幸,辛亏那批书生一个个硬气的很,大都被他安排去参加劳动工作,直到梁山各部门都有了主管之后,才开始选拔任用这些人,否则一开始就重用他们,恐怕现在梁山之上被搅得鸡犬不宁!

    绑架一途不行,花荣提议让教育部门的人,把教师力量不要只放在读书识字上。

    梁山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既然读书人不够,就想办法,把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拉近教师的队伍中,让这些人跟据自己所长,教授学生一些生存技能,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为梁山培养一批技术人才,毕竟梁山欠缺的不只是文士,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更是势力发现不可或缺的基石。

    花荣令教育部尽快整理出来一套可行的教学方阵,统一教学课程和内容,让各执教教师严格按照统一的课程进行教学,禁止教师脱离课堂,随意教学生一些烂七八糟的东东来,最后教出一堆“*青”来反对自己人,那就让人笑掉大牙了。

    此时,花荣想把后世的简体字弄了出来,简体字笔画少,相比较繁体书写方便,学习的速度也能更快,但是却阻力重重。

    一方面,简体字只有花荣这个督军懂,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进行推广。

    二是外面全都是繁体字,若是明义军使用简体字,对于明义军人员与外面接触将会带来巨大的麻烦。

    而且大部分读书人对于花荣胡乱涂改祖宗流传下来的文字,表现极大的抗拒心理。

    花荣只能在谛听营、军队中,进行小范围进行实验性推广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