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95章 影片最终剪辑权 (第1/2页)
王耀城默默地看着谢伊,片刻无语,没有匆忙地作出许诺。 这是一把锋利的刀,用不好会割伤自己。 谢伊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制片人,混迹于好莱坞上层圈子数十年,拥有潘石义和黄白鸣无可比拟的深厚人脉和优势,因为他是个昂格鲁·萨克逊血统的白人。 对于谢伊而言,上流社会圈子的大门一直都是敞开的。 在原来历史上 看得出《魔戒》的市场潜力,能够制作出诸多火爆大卖影片的谢伊当然很有才,同样的也有电影艺术家致命缺点,那就是浪大发了。 能力超群的人脾也大,尤其是搞电影艺术工作的。 谢伊尤其如此,赚得了大钱,作得了大米田共。 要不然也不会浪到将好好一家新线电影公司搞到濒临破产,只能卖身时代华纳,依然秉性不改习惯**下去。 最后变得人憎狗嫌,迎风臭出十里去! 搞艺术的都有这种特点; 落魄时一碗泡面都吃不起,膨胀起来六亲不认,浪到没边儿。 这不是谢伊一个人的缺点,而是好莱坞导演及当红影星群体大部分人都会犯的毛病。 大把捞金的同时,心心念念想着给自己弄个奥斯卡小金人玩玩。 从此,慢慢的走上迷途。 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好莱坞,唯一能够做到票房与奥斯卡小金人双丰收的只有斯皮尔伯格,所以他才是好莱坞最伟大的导演。 华裔著名导演李安执导的武侠剧情片《卧虎藏龙》,荣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项。 好莱坞取得的成功,大大刺激了李安导演的新野心,紧接着拍了一部扑街商业大片《绿巨人浩克》,让环球影业赔的裤子都差点掉了。 华裔著名导演吴宇森闯荡好莱坞,先后拍摄了叫好又叫座的《变脸》《断箭》《碟中谍2》,一时间在好莱坞混得炙手可热,大制片公司纷纷上门邀请执掌导筒。 结果咋样? 2002年 应米高梅影业邀请,导演吴宇森与尼古拉斯·凯奇合作拍摄了反映二战的大片《风语者》,试图探讨战争与和平的深刻内涵,结果演变成真正的票房惨剧,拖累米高梅影业亏损上亿美金。 因此一役 吴宇森彻底断送了自己的好莱坞上升之路,米高梅影业亦深陷亏损泥潭。 是因为导演不会拍片儿了吗? 当然不是。 而是因为想法多了,在影片中想添加更多沉重的内涵,反思人生,反思社会,反思伦理道德,探讨人性的善于恶,以及世界和平云云。 这一切,都在迎合各大电影奖项评委的喜好。 所谓的专业性,艺术性和深度啥的。 一部商业大片中掺杂这些东西,主线不清,剧情副线反而干扰到故事的讲述,最后变得不伦不类。 既得不到电影观众喜欢,也不能够得到各大电影节专业评委的认可,自然会扑街。 欧洲电影人热衷搞艺术电影,还发展出专门的艺术电影门类。 这些高冷玩意儿了普罗大众多不认可,只能在小圈子里玩儿,电影票房更是惨淡到让人哭,放映厅基本上可以跑耗子。 凡此种种 等于是电影艺术家拿投资商的钱试错,争夺各大电影节奖项提名。 这事儿 香港著名的墨镜王干的最溜,投资商亏的要跳楼,墨镜王却是欧美各大奖电影奖项常客。 片刻之后 王耀城问道; “谢伊先生,你深刻反思过自己,新线电影公司为什么走到今天这一步吗?” 这句问话,犹如重锤一般敲打在谢伊的心灵中,令其不得不正视一直在逃避的核心问题。 思索过后,谢伊眼神逐渐的坚定起来; 遭遇连番的重挫,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浅薄之处。 原本桀骜不驯的人,在输掉所有的筹码之后终于大彻大悟,愿意洗净铅华素手调羹,这变化不可谓不大。 真可渭; 风雨过后彩虹现,大浪淘沙始见金。 “我现在算明白了,从能力上来说我是个优秀的制片人,或许有几分才华,但是在好莱坞这样的人才一抓一大把。 毕竟天才导演加成功的电影公司老板只有斯皮尔伯格一人,更多的人从事自己擅长的领域。 迪士尼出生的杰弗瑞·卡森伯格知道自己擅长动画领域,在梦工厂里独树一帜,推出了叫好又叫座的爆火动画长篇《谁陷害了兔子罗杰》,成为迪士尼旗下皮克斯动画的有力竞争者。 术有专精,他如果参与真人电影制作,一定会亏到姥姥都认不识。 基佬大卫·格芬一直在搞自己的音乐厂牌,投入在梦工厂的精力连1/5都没有,这让他在流行音乐界的耀眼才华尽情绽放。 人必须要做自己擅长的事儿,这是我经历失败得到最深刻的教训。 商业大片的制作我得心应手,但是在制作小众的艺术电影上力有不逮,我应该专心于自己擅长的领域。 毕竟 像斯皮尔伯格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