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一章 竟然是吴胖子 (第2/2页)
怎么还能有意见提呢?如果非得让我说,那只有优点可说,缺点一点都没有。” 听着吴不收的言语,赵大宝竟然微微的点了一下头,意思是你吴不收说的有道理。 这一点头,差点膈应死众多观众,哪有这样的奇葩,别人违心的夸奖你,你就谦虚的推辞一下,那有像赵大宝这样的,还tm的点头同意了,这不是恬不知耻么? 赵大宝这种雷死人不偿命的做法,真是让在场观众大开了眼界。 但也同时提醒了,能看出点眉眼高低的这三位富豪。 刘金贵、旷山、吴不收,这三位,无论是亲近赵大宝的,还是仇视赵大宝的,仅从这小子恬不知耻的动作中知道: 这个赵大宝、赵大师,在有些时候是没有底线的。就像这个动作,如果有底线的大人物能做出点头同意的这种做派么? 而作为一个大人物,如果存在这种肆无忌惮、毫不顾忌旁人想法、感受的人,其做事风格必然是跳脱不定,毫无规律所言。 一个大人物,乃至巅峰人物,如果摸清了他的行事风格、规律,那是很好相处的。 怕就怕像现在赵大宝这样的大人物,巅峰人物,格跳脱不定、行事随心所,这样的人怎么想?怎么做?你根本预测不了。 虽然老话讲的好伴君如伴虎,但也有伴君、伴虎伴的好的呀。 在夏国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也有很多位大臣、能臣,不但能陪伴皇帝陪的乐呵呵的,大臣、能臣也能乐呵呵的,后面的自家家族自然也跟着也乐呵呵的。 但是要碰到隋炀帝那样的格不定呢?碰到纣王那样的随心所呢? 那时,众多大臣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伴君如伴虎了? 问题是伴虎也就伴了,但要是伴了个得了精神病的老虎,那才是真正的提心吊胆呢。 而赵大宝,作为一个巅峰式的修炼大师,仅从目前而言,堪比皇帝。 你说,这三个人能不产生提防之心么? 刘金贵、旷山还好,怎么说是赵大宝的人。 但吴不收内心就没底了,这该怎么办啊? 然而,话又说回来了,刚才赵大宝的点头同意,没有三人想的那么深邃。 这只是赵大宝受到表扬时的习惯动作而已作,也是这小子有点穷人咋福的一种外在表现。 只是这缺德玩意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个无意动作,竟然让边的这三个人联想到那么多。 不过这也是当今夏国的一种实际况,无论是在一个国家,还是在一个单位。 往往一把手的一个无意动作,会给下面人带来无限的遐想。 领导的这个笑容是什么意思呢? 领导的这个动作又代表什么呢? 而在这无限的遐想后面,必是一系列揣摩后的溜须啊、拍马啊、进步啊什么的。 此时三人中最紧张的是吴不收,只见这老小子脑门上的汗水宛如雨后小溪般的蜿蜒而下。 当然了,这中间有吓的,也有累的。 毕竟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平时整的吃喝玩乐,再加上不注意锻炼,一段好几百米的奔跑,不出汗才是怪事呢。 只见吴不收汗也不敢擦,把头连连低下、略微抬头,再低下、再抬头,往复循环了好几次。 他这样做,是想表示出内心的惧怕与低头,意思是说,我都怕这样了,您就饶了我吧。 至于不敢擦汗,一是真害怕;二也是想做出个惧怕的样子,以期搏得赵大宝的同之心。 所以说,这帮子搞买卖的富豪,没有一个是心眼少的。 一个动作、一句话语,都是具有目的的。 吴不收做完一系列动作后,低着头,自我感觉赵大宝好像没有什么发火的征兆,心里揣摩着:自己的这番低头、服软的动作应该是起作用了,就是不知道这个作用能达到什么程度? 为了保险起见,吴不收恭敬的问道: “赵先生,你看,你还有什么吩咐的么?如果有吩咐,不收立即去办,” 这话刚一出口,吴不收就知道坏菜了,不应该这么说。在此况下,这煞星要是顺着这话接下来,难道自己就得必须办么? 如果不办、不同意,又会怎样? 又会怎样?我靠,只要这煞星吩咐了,我必须得百分百、不打折扣的同意、执行啊。 谁tm的敢鼓动我说不同意,我tm的大耳刮子必定削他,你tm的说句不同意试试。 m的,我面对的是谁,那可是让省城一流家族沙家低头的人。 我吴不收这个小板还能超过沙家不成? 唉,说错一句话,希望这个煞星岁数小,没反应过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