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章 铲地皮(求推荐)  (第1/1页)
    本来说好一人三件皮肤,结果程越直接给两个弟弟一人充值一千。    老四老五惊喜的不行,连喊谢谢三哥,谢谢三哥。    周晓玥正在旁边拿着根鸡骨头逗狗,见这两位的没出息样,忍不住嘲讽:“就你们俩那臭水平,还好意思挑最贵的皮肤买,程越的钱不是钱吗?”    她虽然不玩王者,但班里好多同学在玩。    听得多了,自然也会了解一些。    老四程志微微脸红,反驳道:“就准三哥给你买衣服,不准给我们买皮肤?”    老五程超也道:“就是,你一件裙子三千多,还说我们呢。”    周晓玥这暴脾气。    训你们是给你们面子,好好听着就完事儿。    还敢顶嘴?    把鸡骨头往远处一丢,串种的金毛呼呼撒腿追过去。    周晓玥站直身子,掐着腰道;“你们跟我比是吧?要不把你们爹妈都叫出来,让他们知道你们花几百块钱玩游戏,看他们抽不抽你们。”    老四老五顿时不敢说话了。    这时候周茜从屋里走了出来。    周晓玥本来想乘胜追击,赶紧把要吐出来的话咽进肚子里。    “走吧小玥,妈带你先去姥姥家看看。”    周茜老家跟程家村在一个镇。    两村之间距离不过七八里。    她走到门口,对程越道:“程程,车钥匙给我吧。”    程越掏出钥匙,一边往车边走,边说道:“阿姨,我跟你们一起过去吧,我爸让我替他过去问个好。”    “也行。”    周茜笑道。    因为是两家凑成一家,程越从小就没叫过周茜妈,也没把周茜父母当亲人。    小时候跟着程建国,还曾去过周茜爸妈家几次,当时他因为家里刚来了新人,思想比较敏感,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心存芥蒂,从那以后就没再去过周茜家。    以往每次过节,程越都是自己留在爷爷家。    今年突然转了性,周茜自然心里欢喜。    ……    到了地方。    三人下车。    周茜从后备箱里取出礼盒,把最贵的一个递给程越,自己只提了一盒月饼推开家门。    “爸,妈。”    “姥姥姥爷。”    周家老两口都七十多岁,从屋里走出来。    老头腰杆子有点弯,老太太要硬朗许多。    一看到人,老两口就乐开了嘴。    “茜回来啦,呦,这是谁来着?”    “这是程程,建国的儿子。”    “嘿,已经长这么大啦。”    程越提着礼盒上前,笑着唤道:“姥姥,姥爷。”    “哎~好孩子,先进来坐吧。”    屋子不大,收拾的挺干净。    周家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周茜是老大,弟弟和弟媳在村大队门口开了个小诊所,名声远播,平时十里八项的人都来找他们看病,就算是八月十五也忙得很,只能中午有空回来。    小妹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后来干脆在那边安了家。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平均两年才回一次家。    周茜平时在城里上班,一有空就回来,每次带点吃的喝的,陪二老说说话,帮他们把衣服洗洗晒起来,包一锅包子或者水饺。    有这么孝顺的女儿,也难怪两位老人七十多岁气色还这么好。    程越不太擅长跟老人聊天。    在屋里赔了一会儿,就借口上厕所,溜出了家门。    胡同口有两位在下棋。    一老一年轻,大约是丈人跟女婿。    程越闲着也是闲着,就走到两人旁边站下,低头看两人走棋。    正看得入迷,一辆车突然在他身后停下。    村里没有停车场,走亲戚的把车停在路上很正常,程越和两位下棋的人都没理会,直到司机下车,提着两个礼盒走过来:“叔,过节好啊。”    下棋的两人同时抬头看过去。    其中年老的那位,哼哼着笑了一声:“你怎么又来了?”    对方舔着笑脸:“这不是八月十五了嘛,想着该过来拜访一下您,带了点东西,您看我给你送家里去?”    “不用不用。”    老人抬起手,往下拍了拍:“东西你拿回去吧,那画我说过了,五千块肯定不卖。”    这时候坐在老人对面的女婿说话了:“爸,哪张画?”    老人随口回道:“就是那张庐山高。”    “庐山高?”    女婿沉吟了一下。    那张图是假的呀,五千还不卖?老爷子是什么意思?    程越也有些意外。    他还以为这人是走亲戚的,没想到是‘铲地皮’的。    所谓铲地皮,是古董行业里的一个“专业术语”,指的是活跃在最底层的古玩贩子。    他们一般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拿到东西后再卖给各商家,行里人称他们“游击队”,又叫“铲地皮”。    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这个行业十几年前超级盛行。    那时候人民生活水平刚刚变好,有钱人越来越多,对古董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    当时好多懂与不懂的人,全都揣着票子下乡,觉得差不多的就先收上来再说,基本上只要能收到货,起码能赚会个本钱。    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搜刮,农村里的货已经越来越少。    现在想在乡下找到好点的古玩,不是一般的难。    程越没想到自己出来走个亲戚,竟然被他给碰见铲地皮的。    古玩贩子苦着脸道:“叔,我跟您说实话吧,这次回去我找人看过照片了,人家是从故宫鉴定处退休回来的,虽然照片上看的不比实物,但人家也说过,八成有可能是赝品。”    老人摆摆手:“你不用多说,我家不差那五千块,赝品我也自己留着。”    贩子都快哭了。    咬咬牙道:“那叔您看这样成不?再给我看一眼,我让那位专家直接视频鉴定下,要是他觉得能行,我给您加钱。”    “加多少?”    “……这个数成么?”    贩子伸出一个巴掌。    这意思是再加五千。    老人摇头:“至少五万,少一分都别想,我这张图是从宫里带出来的,就算是赝品也绝对值这个价。”    “叔,咱还是先看东西吧,要万一是真迹,我再给您填个零也不够,要真的不值钱,五万您是打算赔死我啊。”    “行,你跟我进来吧。”    老人把棋子儿往棋盘上一放,起身往屋里走。    女婿也赶紧跟着进去。    程越也想跟着去看看。    虽然他很清楚里边的庐山高肯定是赝品,因为真迹现在应该在湾北的博物馆里收藏。    但刚才的铲地皮开着是路虎揽胜运动版,落地要一百多万,可见他已经在这一行干过不少年,也赚了不少钱,在古玩方面肯定是老油条了。    这种人去而复返,肯定不是因为看不清物件真假。    十有九成是因为碰到了好货。    怕给的价高让对方觉得奇货可居,又怕给的太少,对方不差这点钱。    表现的纠结,可以让对方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这样才能以最低价的,最保险的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可是~    程越跟这家人不熟,总不好贸然跟着人进屋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